浅议西北地区油画艺术面貌形成的原因

2017-03-11 18:2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西北陕西油画

姚 青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1 西北地区油画发展所处的地域环境

特定的地域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总是自然而然的,在视觉艺术领域更为直接。地域性美术是地域性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那么,什么是地域性文化呢?我认为阐明这一概念,对于研究西北地域文化大有裨益。相关研究者定义是这样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中并受此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中既包括以该地区的自然特色、名胜、文化古迹、地方信仰,传统等内容为主的显性文化,也包括该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道德观等内容为主的隐性文化,还包括某些文化潜意识遗存(集体无意识)等内容,并有地域性、丰富性、亲缘性、稳定性,动态性特征。”[1]本章节主要是针对显性文化中的自然环境展开阐释。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间不同的艺术风貌。首先是不同自然物象景观的样式影响着多样化风格的形成。其次,不同区域审美主体的认识论生成了艺术的独特形态。如张冬峰先生说的:“中国油画审美价值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油画审美品格与油画艺术语言的地域性特征。毕竟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所形成的地缘性景观的差别,是形成油画本土性审美特征的重要基础,而因这种地域环境的不同形成的审美心理与审美风尚的差异,无疑更是构成这种油画本土性特征的审美内核。”[2]例如陕西画家的作品格调与新疆、青海画家绝对不同,其作品内蕴,秉性气质也大相径庭。究其因,我认为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先决条件。

从“外在形象”看,西北地貌给人的感觉是:“旷远荒寂,广袤富腴。”有雪山、森林、盆地和黄土高原;有河流、湖泊、沙漠、隔壁滩,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多民族区域的自然生态为西北地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陕、甘、宁、青等生态区在丘陵与半丘陵状态下,孕育出的丰富的艺术遗产为艺术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创作资源。(如陕西的半坡遗址、秦兵马俑遗址;新疆的克孜尔石窟、米兰遗址;甘肃的马家窑彩陶艺术、敦煌石窟;宁夏的贺兰山岩画、青海的马厂彩陶艺术)女性绘画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成的,并有大量作品以此为创作题材。

特定的地域自然因素还制约着艺术发展中的艺术状态。如处在“边缘”地带的新疆艺术的精神内核是人文热情及生命意志,而处于“黄河文明腹地”的陕西艺术的文化状态则是:“积极的保守主义”。[3]由此可见,这一要素在评判艺术作品时应首当其冲的进入评价体系,否则,就谈不上丰富性和亲缘性特征的体现。

2 西北地区油画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及文化背景

人文环境,它是当今最时髦最常用的词汇,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适应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实际上是指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文革”后,西北美术一直处于各行其是、独自创作的状态,基本上都是在本地域各文化中心展开。改革开放以来,西北美术家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西北蕴涵的深沉质朴的历史文化及绵远恒久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大批艺术家。他们通过手中的画笔,向世人展示着西北的自然人文之美及时代发展的风貌。但因为区域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时代的不同,其艺术发展也不平衡。不同城市的文化面貌、历史积淀、自然景色导致了作品的差异性。

首先,我们以西北绘画产生的重地-陕西,作为探究的一个核心点。西安有着它深厚的历史文化之根,因曾是十三朝文明的古都。内陆深闭的黄土文明,使得西安在近古历史上就具有了保守性特征,文化特征上为自给型的,从而也产生了一种局限性,或者说是“劣根性”。(即惟我独尊、不允许多元、自由发展)[4]正因此,导致新时期的陕西美术界状态是:“平庸、保守,缺乏活力与创造精神。”[5]其原因在于一是:“文化氛围缺乏锐气,心态多向农耕文化趋同-希望在各自的‘自留地’里辛勤耕耘,便会有朝一日丰收。不听不看不愿了解陕西之外美术动向与视觉革命的新变化,对不合己一意者一概而斥之。尽管素无影响,但自我感觉良好;二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批评;三是所有有关中国新时期美术运动的重要成果与陕西美术界无关;四是95%的业内人士作品面貌雷同,个性化、风格化倾向极其微弱,文化感几乎无所显示,理性精神与哲学精神内涵无所建树。对视觉新样式的探索极为被动与拒斥;五是中场,后卫意识,缺乏前锋精神与人物。”[6]无须赘言,陈云岗一语中的地将所有问题道破,而作为油画创作重要阵地的西安美院的画家们近年的发展也囿于上述原因,所以也未能脱颖而出。

回顾甘肃美术的发展历程,“风格上追求历史和人文精神的厚重感,在对题材的表现中追求与地域气质相一致的雄浑,恢弘气度,使得许多作品都蕴涵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西部阳刚之美”[7]很好地体现这一艺术特征的莫属西北民族大学出身的燕娅娅的作品了,其选用的“南疆儿童”题材在当代刮起了一股正宗的“西部风”。

新疆-边缘化的,最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西北城市,多年来,一批执着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画家汇聚在这里,出现了大画家黄胄。其油画以民族民间美术传统作为最主要的文化根源,其独特性在于:“对传统的迷恋非常淡薄,既没有中国古典文人画传统,也缺乏欧洲传统绘画的纯粹。”[8]地处边疆的画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自我意识的张扬与表现。但历史总是发展的,在近年的开放、自由、并蓄的时代里,他们仍在全力地利用各种民族文化资源,在女性绘画里,出现了姜伟玲,哈丽达两位以“佛教”“少数民族”题材为主的画家,并以独具个性的语言找寻着“自我”。

较之以上三省,青海,宁夏一直是被当代艺术遗忘的省份。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是其原因外,主要原因也是“作品形式缺乏新意,表现内容缺乏深刻性,较多的是对少数民族生活图景的复制”。[9]

不管怎么说,在历史文化背景的演变下,西北的艺术家已从过去的单一的文化思路走出,向着更加积极的个性化方向发展,但是还留有许多问题,只有不断调整文化方针,加强不同城市间的艺术对话,共同扩大艺术文化话语,才能使艺术形态丰富多元起来。

[1]何延喆 刘玉睿《中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地域性研究》北方美术 北方美术编辑部2008年2月第28页

[2]杨飞云《寻源问道》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张冬峰画语录240页

[3]程征《陕西油画漫谈陕西油画60年》中国油画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6期 第28页

[4]张渝《也说陕西新时期美术状况》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杂志社1998年第4期(总第29期)第15页

[5]陈云岗《新时期陕西美术状态批评》美术观察 美术观察杂志社1997年第9期(总第22期)第7页

[6]马花《西北当代美术要略》美术大观 美术大观编辑部2009年7期第 26页

[7]刘建新《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绘创作的几点思考》美术 美术杂志社2007年4期(总第472期)第110-111页

猜你喜欢
西北陕西油画
一张油画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油画《塬下》
一座西北小城
油画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