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本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

2017-03-11 17:59:2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大学生专业

于 波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经济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每年七八百万的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再加上往年未就业及二次就业的大学生,数字还要更多。新兴行业与新兴事物的快速出现也让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困难重重,因为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在毕业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新事物取代了,学校专业方向的调整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所以,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原来的大学生就业也已转变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建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实施创新创业计划,尽早与社会接轨,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很高,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学生们升入大学后会产生一个误判,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高高在上,生活在象牙塔里,不注重社会实践,对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平台应付了事,获得学分即可,对未来步入社会的规划存在于梦想之中。这就导致了一旦毕业后,眼高手低。这也是近年来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类本科学生的特点,创新、创业和就业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明显,与文化结合紧密,创新创业途径丰富。设计改变生活,但同时艺术设计也担负着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由于艺术设计主要方向是环境、工业产品、艺术品及视觉传达等,传世的作品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巨大财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对其受众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包括主流文化的导向、民族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营造乃至于民众自身修养的提高等等。所以说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方向也不能仅限于专业范围之内,一定要灵活,一定要定位在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世界,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不断调整,单纯的工业生产所占的比例逐年缩小,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那么艺术设计紧紧依托的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的文化一定要走向世界,这是战略方向,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全面的改革开放,为我们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舞台,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要有完整的传承和特色创新。文化产业一本万利,重点是要占据主导,提升在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与比例。

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创新。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源于创意,创新与创意同时都要依托于传承,依托于艺术类教育对其塑造起来的美学修养、文化底蕴。没有完整传承的创新是空中楼阁,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创新创意的源泉。创新并不意味着颠覆,并不是一味的向前发展,好的传统进行创新或创新性的还原,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作品或是新的行业。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创新过程中对我们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比如说当下的美食视频达人李子柒,将我们的传统美食带入到田园和自然,在宣扬美食的过程中,对我们的传统居住环境营造、世外桃源的情景营造都非常的成功,其代表作品《面包窑》将家庭土窑的制作过程及其烹调方式生动展现给网友,全网播放量将近2亿次,引起年轻人的强烈共鸣。其实究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发现了我们传统美食自身的魅力,将其融入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展现制作过程中让大家又觉得好生活实际是触手可得,并不遥远。其一系列的作品都获得巨大成功,其企划团队的创新手法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创新性的还原。

第二,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对创业无从下手,创业积极性不高,这与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独生子女时代背景及地域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教育成本的增加也形成了最后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生活压力不大,忧患意识不强。再有,就是高校的创业平台开放程度不够,改革不到位,和社会和企业衔接不好。李克强总理已多次提及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离职创业、休学创业,但真正做到的高校寥寥无几。世界上不论什么层次的教育,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和提高生存的技能和方法。高校实践平台的不完善,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会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同时,在校的学生们还会产生自己文化层次高的错误认识,这是对社会对实践认识不足的直接表现。相反,社会上没有或是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迫于生活压力,早早接触社会,谋求生计。近一两年,我国线上市场风生水起,笔者在河北省涞水县亲历,几个农村孩子,几部手机,在网上销售文玩核桃,年销售额动辄几十万、二三百万甚至四五百万,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似乎是两个极端,其实反映的是我们教育的不均衡,改革不到位。这些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们迫于压力去创业,步入社会早,实践经验多。但是虽然短时间得到了可观的收入,但长远看,他们可能不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条件,比如说管理、规划、对未来市场的发展和风险预判等,同时财富迅速的到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往往会产生挥霍等不良习性的养成。综合两种情况,高校可以充当两个方面结合互补的角色,灵活掌握在校学习和离校创业的尺度,突破四年制的框架。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是创业渠道多,创业方式灵活,通过互联网、社会实践解决学生创业是重要途径,重点是要把实践平台扩大,加大实践学分比例,让学生关注的实践热点得到认可,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的热情,让学生用创业取得的业绩来完成更多的学分,而不是为了完成学分,交一份实习报告而了事。

第三,就业。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创新创业不具备条件或不作为自己发展方向的学生,鼓励其就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面广,就业灵活,在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平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知识积累,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就业的两个方向,管理与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艺术设计类就业灵活多变,高校现如今实行的把就业率作为招生与专业发展的条件的政策应适度调整,因为艺术设计类的就业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同时引导学生在面对就业的问题上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在专业的大的框架下,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在本专业的外围相关产业也要投入精力探索,以防走入死胡同。

引导学生崇尚工匠精神,这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另外一个鲜明特点,设计与制作是紧密相连的,让学生意识到并不是学习艺术设计最后的出口一定是设计师、设计大师。工匠精神可以影响或指导学生在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位置,让学生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诚信,敬业且富有责任心,专注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类本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教学系统,学分平台,实践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出大力度的改革,让学生能够学用结合,拓宽课堂与实践转换的空间,针对创新、创业与就业设定出各自的平台,对学生的实践成果科学客观的进行评估考核,方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让高等教育真正担负起在社会中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周纯,王锋.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9)

[2]魏东初.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大学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