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雨
(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发展概况研究
韩晓雨
(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得以保留和延续,以”民汉兼通”为目标的双语教育也顺势而生。对于经济落后、汉族人口稀少、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和田地区而言,少数民族语言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更加普遍,双语教育也就更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
和田地区;双语教育;汉语
和田地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喀什、克州并称“南疆三地州”,有225.82万人口,其中维吾尔族人口比重为96.3%、汉族人口比重为3.5%、其他民族人口比重为0.2%[1]。至2014年末,和田地区共有1 271所学校,43.43万在校学生,其中有665所小学,19.86万小学生,99.6%的入学率[2]。和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维吾尔群众的汉语水平较低,作为国家级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其维汉双语教育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因此,对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和田自古就有汉文化的教育,但直到解放以后,和田地区才将汉语加入到小学课程当中。1984年,自治区提出了“民汉兼通”的目标,成为维汉双语教学的总方针,自“民汉兼通”的目标提出后,和田地区就正式进入了双语教育阶段。从1994年开始,和田地区为探索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双语教育实验工作。在1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和田地区初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语实验班,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2004年,自治区下发《新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学习”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文件,“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其双语教育模式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同时加授母语文的模式”[3],并规定了民汉合校建设、在校教师汉语水平、学生毕业汉语水平、双语教育工作领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该文件指出了今后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的具体方向,对和田地区的双语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由于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双语教育发展程度在新疆属于落后水平,难以做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因此,自2010年开始,和田地区中小学可以根据本校师生汉语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田地区的双语教育进入到了多种模式阶段。
在和田地区教育教学工作中,选择语言教育模式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平等政策、教育公平政策和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贯彻实施。因此,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和田地区具有重要的教育和政治意义。
和田地区现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一类模式”是指:所有课程用民族语授课,另开设一门“汉语”语文课,也叫“保持型”双语教学;
(2)“二类模式”是指:所有课程用汉语授课,另开设一门维吾尔语课程,也叫“浸入式”双语教学;
(3)“三类模式”是指:部分课程用维吾尔语授课,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
和田地区的“一类模式”在县乡学校比较普遍,各门课程都用民族语讲授,占据主导地位;“二类模式”主要存在于少部分的汉语学校中,这就导致很多维吾尔族孩子由于语言环境的匮乏到高中都不能用汉语正常沟通,这也是目前和田地区教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和田地区教育基础非常薄弱,具备全汉语授课能力的教师不足,且学生的汉语理解和接受能力都较差,如果单纯在和田地区使用全汉语教学必将矫枉过正。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部分课程用维语、部分课程用汉语的“三类模式”应运而生,小学数学、汉语、信息技术、科学,初中汉语、数学、外语、化学、生物、物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民族语言授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和田地区教学成绩的提高,尤其是理科成绩的提高。根据和田教育局的统计,到2012年,和田地区学前两年的“三类模式”推广率为95%、小学为56%、初中为27%[4]。2010年以来,和田地区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田地区的双语教育进入到多种模式阶段。
1.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研究表明:使用双语进行交流,将对人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为了自身发展还应学习主流语言和文化。汉语是我国最新科技的语言载体,少数民族学生如果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学习汉语,就可以掌握较为先进的科技知识、第一手优惠政策、更新的发展动态,不仅可以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更可以依赖双语优势,将最新信息传播到维吾尔族地区,创造更大的辐射范围,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2.继承和发展维吾尔族文化,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民族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传播、借鉴与创造的作用,双语教育对提高少数民族整体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行维汉双语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也能更好地保存民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的传承需要熟悉维吾尔族语言的人才,将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同时,在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优秀内容的基础上,对维吾尔族文化进行创新,才能使维吾尔族文化历久弥新,所以只有“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维吾尔族文化。中华文化作为全国各民族的文化总汇,在发展汉文化的同时,也吸收和接纳着维吾尔族文化。因此,实施维汉双语教育不仅能继承和发展维吾尔族文化,还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3.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文化水平的需要
和田地区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虽然为增强和田地区的教育质量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升学率仍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在广大农村地区汉语仅仅是一门语言课,所有教材基本都是维吾尔语,内容上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少数民族学生又难以直接阅读和利用其它语言的资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同时,教师的民文参考书匮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田县第三小学开办了小学双语班,在各个年级试点成功后在全校推行。学生在学前班期间进行汉语强化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除了学生的母语课一门用维吾尔语教学之外,其他课程都用汉语授课。这种教学方法使和田县第三小学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成为和田县的“名校”。众多双语教育实践证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可以给少数民族师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所使用教材保持在同一知识量的标准上,同时,也可以就学习中的难题展开讨论,维汉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讨论教学方法。因此,推进维汉双语学习是提升民族教育质量必须采取的措施。
4.加大与外界沟通,提高经济水平的需要
经济交流是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属于落后状态,和田地区更是新疆的贫困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在资金上有明显优势,在人才、技术、信息、科技等方面更是远超新疆。和田地区要想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经济水平,就必须虚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学习,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双语教育,只有学习双语才能学习到最全面、最先进的知识,也只有双语的人才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与本民族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为本民族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样,只有维汉兼通的人才越多,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科技、人才来新疆投资和发展。因此,推行双语教育是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和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5.代表维吾尔族面向世界的语言态度
语言的多样性可以看作是社会开放的标志和现代文明的进步。对其他语言的接纳代表着本民族的开放,而对国内主流语言的接纳则反映了文化的交融。维吾尔语作为少数民族语言在全国范围内并没有扩散开,并不是通用的语言,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向世界展示出维吾尔族文化是开放的,并且与中华文化相适应、相融合。但双语教育并不单单是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过程,同样也是维吾尔族对维吾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在和田地区推行维汉双语教育,既是维吾尔族继承、发展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必然要求,也体现出维吾尔族积极与中华文化相嵌入、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的态度。
6.体现多民族国家对待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
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推行双语教育是践行我国基本民族政策的最好体现。维汉双语教育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有条件和有需要的学校采用少数民族课本、用民族语言授课;鼓励少数民族教材和刊物的编译出版工作。实行维汉双语教育反映出我国民族关系的融洽程度,对于我国社会系统的整合与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推行和发展在整个新疆地区比较落后,但也是整个新疆双语教育的缩影。我们能从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看到整个新疆双语教育质的飞跃,也坚信新疆的双语教育将会发展得更好。
[1]地区统计局.和田地区2013年人口普查资料[M].乌鲁木齐:新疆统计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15.
[2]和田地区统计局.和田地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5.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党发号文件:新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学习”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Z].2004.
[4]涂红梅,陈得军.新疆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新疆社会科学,2014(3):146.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5.013
2017-03-01
韩晓雨(1992—),女,甘肃静宁人。
G434
A
1008-6714(2017)05-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