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
(1.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部,北京100024;2.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4)
中、日、美医疗剧音乐美学特点比较
张 磊1,2
(1.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学部,北京100024;2.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4)
医疗行业与人类生命紧密相关,医疗剧中经常出现生死考验,与之相伴的是价值、终极意义的追问,因而医疗剧具有比普通电视剧更鲜明的价值拷问的哲学内涵。在凝练电视剧思想主旨方面,电视剧音乐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日本、美国的医疗剧音乐,除了具有医疗剧音乐共同的美学特征崇高美之外,因民族个性、文化环境、电视剧创作内容、制播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点:内地医疗剧音乐具有平实之美,香港医疗剧音乐具有精密、有序的职业之美与消解悲苦的坚韧之美;日本医疗剧音乐有着悲慨、沉重的反思之美;美国医疗剧音乐则有着空灵、神秘的内省之美。
医疗剧;配乐;美学特点
医疗行业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医疗剧)的兴盛最早起源于美国电视剧《综合医院》《急诊室的故事》。香港地区、日本等都曾推出过经典的医疗剧集。中国内地近些年也出现了医疗剧热播的现象,从早期的《无限生机》《柳叶刀》,到掀起了收视热潮的《心术》,之后又有聚焦妇产科的《产科医生》《产科男医生》、反映医务工作者高强度工作与家庭生活之困境的《急诊室故事》,以及以青年医生群体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青年医生》《长大》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产科医生》在数轮重播之后收视率依然排名靠前,至今仍在山东卫视重播;2017年4月,《外科风云》播出,目前居同期播出电视剧收视率前四;已经杀青的《急诊科医生》即将播出。可以说医疗行业在近几年成了电视剧题材的一个热点。
医疗行业是个崇高而神圣的行业。医疗剧与其他行业题材剧在主题内涵方面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医护工作者守护的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安全,需要时刻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医护人员本着对生命的无限尊重与平等、仁爱的精神,同病魔、死神相抗争,挽救生命、解除病痛,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人类顽强生命力的巨大肯定与赞美,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份职业所要求的高度道德责任意识。这两种特征使得崇高美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医疗剧音乐共同的美学特征。崇高具有对主体生命的肯定和超越意识,同时具有道德判断的内涵[1]127,这与医疗剧高度肯定人类生命的珍贵并赞美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相契合的。
崇高体现在主体的使命感和超越意识,而这正是主体在与对象之间在空间、力量等方面的巨大悬殊面前所产生的恐惧当中激发而出的[1]53。医疗剧中,这个在空间和力量等方面无限巨大的对象便是死亡。人类正是在病痛、死亡的巨大威胁之下,才意识到了生命的渺小与无常。主体在这种威胁中所感受到的巨大恐惧便是对死亡的恐惧,也正是在这种恐惧中,人的意识被激发,产生出超越精神,即人意识到了健康与生命的珍贵,也意识到了生命的顽强,进而产生了从病魔和死神手中挽救生命的对抗与超越精神。
这种对主体生命的肯定和超越意识,一方面体现在对生命的礼赞当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医务人员与死神搏斗、抢救病人于生命垂危之时的超越精神当中。对主体生命的高度肯定使得医疗剧音乐大多具有“颂歌”风格,用以表达对人类世界生生不息的礼赞,对蓬勃生命力的歌颂;但同时,这种颂歌与普通的欢快优美、开阔明朗的颂歌又有所区别,它们或者具有庄严肃穆的神圣感,或者在急促剧烈的节奏与陡峭的旋律走势中表现出对抗和竞争的态势,从而体现不屈与超越的精神。这种带有对抗和超越意味的礼赞是医疗剧音乐崇高美的第一层内涵。
康德认为,人们通过认识论和审美批判完成了对自然崇高的解构和单纯美学崇高的解释,最终将道德归之于人,实现了道德崇高的建构[2],纯粹美的崇高开始向道德崇高过渡。道德崇高的本质在于一种精神性和伦理性,主体在无形中依靠一种道德的力量与威胁相抵抗,甚至突破限制,“个体在失去自我的同时,实现了和实体的统一”,“这也是对主体道德自律性的一种验证”[3]。因此战士的牺牲、舍己为人等行为具有崇高美。医生无疑是受人尊敬的职业,“白衣天使”守护生命、救死扶伤、解除病痛、给予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救助与关怀,由此社会对于医疗行业的认知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医务工作人员要对病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负责,拯救病人于危难之中,他们往往是英雄的化身。虽然此意义上的英雄并非浴血沙场的战士,但因其挽救生命的职业能力、尊重生命的态度,医生身上总是有着英雄般舍己为人、英勇无畏的崇高之美;医术当中蕴含了一种仁爱、奉献精神。因此医疗剧的音乐无不把这种救死扶伤、礼赞生命、歌颂奉献的高尚情怀作为整个剧作的核心美学价值来体现,这是医疗剧音乐崇高美的第二层内涵。
电视剧《柳叶刀》片尾曲《爱能拯救一切》用了近似教堂唱诗班一般的纯净音色和吟唱般的发音方式,旋律始终在高音区托举,营造出肃穆、圣洁的氛围,同时,弦乐合奏又带来一种悬而未决的紧张感,体现出了在死亡威胁下人类对生命的歌颂、对生的无限向往,同时升华出对爱的歌颂:正是人对于生命的热爱,正是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使人得以超越死亡,爱比生命更加可贵。国产电视剧《产科医生》的片头音乐和日剧《白色巨塔》的片尾音乐都用到了著名的美国基督教圣歌《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这是一首创作于18世纪的赞美歌,旋律线条悠长舒缓,音乐充满了圣洁、祥和与庄重。这样一段旋律用在医疗剧中,表达了对医生无私奉献的仁爱精神的赞美,对医务工作者“医者父母心”的礼赞和感恩之情,同时又代表了对生命的赞美,对充满希望的人类生命的讴歌。
电视剧《心术》虽然请台湾艺人张宇作曲,走流行歌曲路线,但在强劲激烈的节奏下,主题音乐的旋律走势在一个六度音程之内反复不断地由低音向高音行进,同样使得音乐带有冲刺、激越和礼赞、歌颂的意味,因而具有一种超越的激情,由此与普通流行歌曲的伤感抒怀区别开来。电视剧《青年医生》主题曲采用一种快速行进、倾泻而下的节奏和旋律,既表现出死亡或宿命对个体生命压倒性的逼近,又用男女不同音色对唱营造出一种与死亡或宿命你追我赶的拼搏、超越感,表现出了医护人员在死亡面前分秒必争的超越意识。
“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一部电视剧,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的映现,民族的精神生活状况决定了一部电视剧的实际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确实是一个民族集体写就的。电视剧处在一个民族的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中,其编导人员无法脱离这一语境去创作,观众也无法脱离这一语境去欣赏[4]。医疗剧音乐除了共有的崇高美之外,各个国家、地区又各有其独特的特征,不同国家、地区的电视剧配乐风格特征与各自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以及电视剧制作的行业传统都有关系。本文以中国(内地、香港)、日本、美国的医疗剧音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美学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借鉴,剖析国产医疗剧音乐在审美价值层面的得失。
(一)内地医疗剧音乐具有平实之美
作为类型剧,行业剧的特征之一是以行业的专业逻辑展开叙事,但内地医疗剧总是与中国内地电视剧行业所一贯偏爱和擅长的家庭伦理剧、情感剧等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合。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观念占据重要地位。不同于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由此形成中国社会独特的注重人情味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秩序。因此中国电视剧总有一种伦理化倾向[5],剧中往往充满了几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恨情仇。《产科医生》《外科风云》的情节围绕父辈医生们在当年的一起医疗事故中的种种悬疑而展开。《急诊室故事》虽主要叙述医院发生的故事,但其着力表现的是医务人员陷于事业与家庭之间的两难境地,剧中融入了浓厚的伦理亲情意味。此外,在《心术》《长大》等医疗剧中,都不乏对家庭、亲情、人情、伦理的极具东方色彩的表现。
其次,中国电视剧创作和观众审美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章回小说的影响,对于讲述一个连续性的、完整的、前后呼应的故事有着天然的期待,医疗剧特殊的行业特性,决定了作为医患双方中的患者一方的角色不可能贯穿整个剧集,这一点与中国内地电视剧观众的期待是相悖的,为了弥补观众期待中的这部分缺憾,中国内地医疗剧在人物、情节处理上,更加重视对医务人员这一贯穿全剧的特定人群的叙述,于是便不可避免地融入家庭伦理剧、情感剧等叙事策略,用以在这部分人物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以求得更加持续、完整的人物关系叙事链条。
因此,在中国的医疗剧中时常能够看到家庭伦理剧、情感剧的影子,甚至是精神内核。“美是生活”“美是真实”[6]。中国内地医疗剧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其在语言、镜头、造型上总是贴近日常生活,侧重于表现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用质朴的伦理温情来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温暖和抚慰观众作为普通人的生活艰辛。这就使得内地医疗剧的音乐在美学风格上也总是注重追求一种平和、真实的美。在视听冲击感的营造上,内地医疗剧音乐很少见到美剧中大段的流行、摇滚音乐的铺陈,或港剧中忧郁、慵懒的蓝调风格配乐,也没有日剧中古典、庄严的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植入,而大多是以温情感动观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将特定的情绪、情感渗透给观众。这类音乐一般无情绪上的奇崛突兀,总是平淡真实,音乐风格与整个剧情对真实性的要求相一致,与剧情接近生活的语境相一致。《心术》的主题音乐基本就是同名主题歌《心术》的变奏,但是通过节奏、配器的变化,将原本在表达礼赞的同时带有迷茫、沧桑之感的一首流行歌曲改编成了轻松、诙谐的音乐,穿插于剧情之中,与剧中人物机智幽默、插科打诨的台词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真实平凡的美感。《产科医生》的片头曲在圣歌《奇异恩典》的基础上加以改编,通过一个巧妙的转调进入改编部分,加入了深情的女声演唱,使得音乐在原先庄重、圣洁的基础上更加通俗和优美。《长大》的片首音乐使用轻快的女生哼唱,流露出比较浓郁的青春剧、职场剧气息。《急诊室故事》反映医务工作者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与对家庭、亲人的愧歉,其配乐除了崇高感之外,深情中亦有凄苦和依恋,与家庭伦理剧的配乐风格较为接近。
由于内地医疗剧过于重视人物情感关系叙述,而缺乏足够的医疗专业底蕴,在行业剧所一贯擅长的通过行业折射时代大背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曾被诟病为“披着行业剧的外衣谈恋爱”,其配乐风格相对来说并没有非常鲜明、突出的特色。在这两方面,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验恰是值得借鉴的。
(二)香港医疗剧音乐具有精密、有序的职业之美与消解悲苦的坚韧之美
香港地区的行业题材剧起步较早,题材亦较为广泛,涉及法律、警务、医疗、消防、航空等多个领域。早期有《壹号皇庭》等律政、警匪剧,1998年TVB播出《妙手仁心》系列剧集,医疗剧的创作愈发成熟。香港医疗剧擅长行业职业感的营造、人间百态的描摹和洒脱不羁的小资情调的抒怀,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被殖民的历史使香港文化具有一种微妙的矛盾性。一方面,发达的经济、科技水平使得香港文化中充满了自信和优越;另一方面,作为中西文化的混杂之地,香港文化缺乏深厚的底蕴和人文思考。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一方面带来繁荣、有序的表象,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人的精神麻木,让人们无暇思考,于是形成一种以回避、消解悲苦为目的、伤感又洒脱的所谓小资情调。
香港的医疗水平较内地发达,不少医疗剧正是对这一发达行业的展示和宣传,因此港产医疗剧十分注重对行业职业感的表现,营造出一种充满精密感和高科技感的、井然有序的医疗氛围。音乐如何营造出一种科技感,这是香港医疗剧对整个行业剧的重要贡献之一。《妙手仁心》系列三部电视剧中,一些与手术、生化检测相关的场景音乐贯穿始终。这些场景音乐一般都使用电子音乐,音色极富金属质感,音符与音符之间甚至都不构成12音体系中的音程关系,这种场景音乐几乎可以视为介于音乐与声效之间的一种“音效”。它由一连串短小的音符组成,节奏急促紧凑,却一成不变,整体旋律形成高低起伏的线条,循环往复,规律整齐,与画面中电脑屏幕里的DNA立体模型的特写镜头配合,营造出一种极其精密的科技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先进发达、医疗工作所要求的精密准确。
然而这种充满科技感的配乐并没有堆砌出神秘不可接近的听觉奇观[7]效果。短小音符的轻快跃动消解了奇诡的氛围,节奏和旋律线条起伏的整齐划一营造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行业氛围。这种对医学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表现充满了明朗之气,同时折射出整个行业兴旺发达的前景。这类配乐是港产医疗剧的一大特色。这一美学特点的背后是创作者生存环境中自信无忧的生活氛围的体现。
相较港剧这一场景配乐,国产医疗剧在手术、生化检测相关场景中使用的音乐大部分都是紧张、沉重、激烈的配乐。这类风格的场景音乐突出了医疗行业的严肃,渲染了剧情当中的紧张氛围。但可以说,其只对当时、当下的剧情发生作用,仅仅从观众的角度出发,配合了观众当时、当下的收视心理感受。而港剧的这类场景音乐却跳出了具体的剧情,在整部剧集中频频出现、不断重复和相互呼应,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能够代表医疗行业专业性和有序性的标志性场景音乐,形成一种鲜明、独特的风格,成为港产医疗剧的一大亮点。在内地古装剧《女医明妃传》中,女主角每次为病人诊脉时都配有一阵类似的音效,也许是对这种场景音乐的借鉴,是可喜的进步。但在古装剧中出现这类电子合成音效,未免有些突兀,创作者如果使用传统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可能更加符合古装剧的历史定位。
香港电视剧一般较为回避对于崇高理念的提炼,港产医疗剧在这方面已经算是有所突破,剧中不乏对与命运、死神相抗争时的不屈精神的赞美和对医者仁心的歌颂。但这些都只是淡淡地暗含在剧情的细节之中,而非正面歌颂。港产医疗剧中的医生形象和普通的都市男女一样,也经历迷惘痛苦,在挫折中成长。香港文化中常常有一种用豁达一笑来消解苦难的“韧劲儿”,这一点在电视剧配乐上也有所体现。港产医疗剧的音乐与香港本地流行的爵士乐、流行歌曲等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这类音乐一般节奏较为轻快,配器采用钢琴、萨克斯等,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洒脱、无所羁绊的所谓小资情调。这种轻快的音乐消解了剧情里人间万象中的悲苦元素。这恰恰暗和了爵士音乐最早起源于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间歇时的吟唱的历史[8]。有时这种略带慵懒之意的配乐与剧情中有关生死的大喜大悲之间形成一种极具张力的对位关系,反而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颂歌”。可以说这种用于消解悲苦的轻快、不羁之美,正是港剧审美中坚韧之美的体现。
悲慨、沉重的反思之美是日本医疗剧音乐的美学特点。
在电视剧领域,日本近十几年来都在道德拷问、人性探讨层面走在前列。早年的都市爱情剧《东京爱情故事》中就已有对社会阶层问题的思考,2014年的《昼颜》更是在人性问题的探讨中展现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在涉及生与死、道德、良知等问题的医疗剧中,日本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鲜明的悲剧色彩。与美国将医疗剧与刑侦剧、言情剧相结合,中国内地医疗剧与家庭伦理剧、情感剧相结合,中国香港医疗剧与情景系列剧相结合的做法不同,日本医疗剧似乎不愿将其与任何套路的电视剧相嫁接,而是专注于对行业腐败问题的反映和对人性复杂、矛盾的探索。因此其音乐风格具有遒劲、厚重的正剧之风,充满悲慨、沉重的反思之美。
日本长期以来都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这与其生存空间狭小、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不无关系[9],也使得日本文化中有一种对生命的焦虑感和直面现实的决绝、果敢。因此,日本电视剧对于现实问题的揭露、批判常常是直接大胆的。电视剧《白色巨塔》《医龙》反映的腐败等问题,即是其国民心态中对民族生存发展前景的忧患意识的表现。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文化”[1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在保留其高度自觉、自省、自我约束的传统的基础之上,逐渐超越了此传统的发生前提——对“社会群体的压力”[11],而逐渐走向由对“外在约束力”的恐惧向良心、道德等内在因素的制约过渡。这两方面主要原因使得日本医疗剧充满了悲慨、沉重的反思之美。
日剧《白色巨塔》可以算是医疗剧中极具思想内涵和深度的佳作,它暴露出了日本医疗体制的黑暗和权力游戏的潜规则。该片的主题曲开篇即采用管风琴这一在教堂中使用的、极具宗教色彩的乐器,其尖利、恢弘的声音刺破天空,与画面中高耸入云的白色巨塔画面相互映衬,发出沉重而又尖锐的警醒之声。这似乎是对医疗行业腐败、医疗体制弊端的宣战之声,给观众以灵魂的震颤。该片主题曲全曲未加改动地采用著名的宗教圣歌《奇异恩典》,歌曲中所蕴含的忏悔、感恩、赎罪与重生的主题与剧情完美契合。可以说这段音乐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对美好圣洁的歌颂,又是对黑暗现实的慷慨悲叹,既仰视天空又俯瞰现实,气势磅礴,充满了反思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自毁于权力野心的男主人公财前医生,每次在幻想自己做手术的场景时,配乐也都配以这首《奇异恩典》的男声哼鸣版本。这段哼鸣没有伴奏,只有男声纯净的音色。在哼鸣声中,财前医生醉心于手术幻想中的手部特写与乐队指挥的手部特写形成两个时空场景中的相似物(与此类似,用场景音乐和手部特写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音乐蒙太奇手法在日剧《医龙》中也出现过),成为观众观剧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这段音乐将财前医生价值观的矛盾性暴露无遗:他热爱医学,醉心于医学研究,然而他坚信只有不择手段地获得最大权力,才能自由地从事医学研究,于是逐渐在权力斗争中失去了自我,最终葬送了自己。歌曲和配器的宗教意味将这段音乐上升到了哲理高度,以宏大的气势将观众笼罩在一种近似于教堂般的氛围当中,迫使观众产生一种忏悔的冲动,不得不去反思什么才是医术的终极目标、医学手段和初衷是如何相互背离、医疗体制的弊端和黑暗现状到底要怎样来解决等沉重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已不是对医疗这一行业弊端的反思,而是对人类生存异化问题的反思。这段音乐是对观众良知的拷问,洋溢着慷慨悲歌的气势,厚重冷峻,发人深思,充满了反思之美。日本医疗剧音乐中的这种勇于直面现实、鞭策观众进行价值思考的勇气,对于当今的中国电视剧音乐创作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空灵、神秘的内省之美是美国医疗剧音乐的美学特点。
美国医疗剧的发展起步最早,从1963年的《综合医院》开始到今天,美国医疗剧不断借鉴各种类型剧的模式和元素,以真实性强、情节吸引人、充满人性关怀等特点备受好评。美剧的音乐风格与其宗教文化和电视剧制播方式、体裁样式都有很大关系。
美国的宗教传统来源于西欧,强调“原罪”意识,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来塑造人的良心,由此形成美国文化中个人与神直接对话从而进行灵魂救赎的心灵净化模式。注重内心体验、强调个体藉由现实世界的情境而生发出的主观世界的感悟,是美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美国医疗剧虽然整体来说节奏快、信息量大,音乐也多用一些时尚的流行音乐来铺陈,但在其中常常出现画外音的段落,配以神秘、空灵的音乐,营造一种内省之美。
美国医疗剧中的音乐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一种是与美剧的剧情发展节奏相一致的快节奏、时尚流行的配乐。这类音乐一般采用“音画同步”[12]74的方式,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烘托气氛的作用。美国医疗剧中经常出现大段的流行音乐,配合剧情当中的线性叙事,音乐起到把多个时段、场景中的故事串联和压缩到一起的作用。这种段落看起来像是一段MTV,音乐参与叙事,同时也表征一种情调和氛围,成为画面中剧情发展基调的注脚。这种音乐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美剧的节奏较快、单位时间内的剧情信息量较大而决定的,因而常把一些交代背景的段落都组接、压缩到一段音乐当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叙事。
另一种配乐则是与整个叙事节奏迥然不同的配乐,这类音乐一般节奏较慢,采用钢琴等纯净明朗的配器,音乐风格空灵、神秘。音乐采用“渐入”的方式悄悄进入剧情,画面与音乐呈现出“音画对位”[12]80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向内倾斜的趋势,引导观众逐渐将注意力从画面中抽离出来,从快节奏的剧情中抽离出来,将思路由故事文本导向心灵感悟和内省、导向对于无限和永恒的主体的体验,从而获得一种形而上的愉悦[13]。很多美剧在此时会配以画外音,表达因之前剧情而引发的对某个话题的感悟。这类音乐其实是将剧中人物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其内心的主观世界相区隔开来,让观众从剧情所叙述的现实中穿越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情感体悟空间,实现由故事讲述向理念表述的转变,是故事与理念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美国医疗剧中,这种内省风格的音乐和心灵对话桥段的反复出现,与美剧的制播模式有关。美剧一般采用边写边拍、每周播出一集、按季播放的制播模式,播出时间拉得很长,剧情又无限延展,在一个如此漫长、零散的文本中,电视剧特别是医疗剧很难保持一个一成不变的主题和风格,剧情由于病人的不断更换而产生风格、主题偏移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只有那些真正终极意义的命题才能够在一部几十年的剧集中一以贯之地存活下来,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态度、爱与被爱等主题。美剧在叙述过程中,想要不至于将整部剧的风格和主题发展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系,就必须时常停下纷繁复杂的叙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一些终极意义的命题,传达一些价值观念。这类空灵、神秘具有内审之美的音乐便是在这种需要下产生的,它们是由叙事文本层面通往与观众心灵对话层面的过渡。另外,美剧的片头、片尾比较短,不像亚洲地区电视剧那样将全剧主旨内涵提炼升华至片头片尾音乐中,所以美国医疗剧音乐配乐的特点一般集中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的配乐上,这也导致美剧音乐的主旨内涵不十分凝练、突出,缺乏一种贯穿全剧的主题思想。
美国医疗剧配乐风格虽然有其宗教背景和解决制播模式问题的实际需要,但对我国电视剧音乐创作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电视剧需要在完成文本叙述的基础上,为观众留出空间,有意识地引导观众的思路向内倾斜,倾听和探索内心,体会电视剧的人性闪光点。这样一种在音乐的引导下,让观众不断叩问和内省自身、收获心灵感悟、让电视剧文本与观众进行心灵对话的模式是十分可贵的。
从以上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日本、美国等地医疗剧音乐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医疗剧音乐在礼赞生命、歌颂奉献与仁爱的共同点之下,受到各地民族个性、文化环境以及电视剧创作内容、制播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各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中国内地医疗剧在叙述百姓烟火、生活点滴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在对行业特点的挖掘与表现、直面现实的勇气、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音乐审美风格上的薄弱之处实际上正反映出创作中的不足。中国内地医疗剧往往集中了太多的精力在人物情感关系的叙述当中,而忽略了行业题材剧所特有的职业特点的表现。首先,行业剧涉及某专业领域内极富科技含量的技术和知识,这些专业性的技术知识内容是行业剧独有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出了时代进步、科技日新月异的大背景,给人以振奋和希望,另一方面也普及了知识,丰富和拓展了电视剧的主题。观众的观看体验在从故事情节中获得愉悦的同时又增加了知识经验的获取。其次,医疗事业的服务对象并非是一个固定的人群,医院这一特殊的空间每天要接纳无数的病人,医疗剧情节的展开过程中总是不停地加入新的面孔,带入新鲜的叙事单元,因此医疗剧的情节叙述空间更加广阔,这正是打破普通电视剧格局、视野局限的一个突破口,应当备受重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提升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格调。再次,行业剧不应只是将行业作为一段普通故事叙述展开的背景板,而应通过对行业现实问题的关注,将冷峻的思索融入其中,并传达出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启发、引导观众的思考。
美学风格的形成与作品的思想深度直接相关,与其他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内地医疗剧虽然呈现热播趋势,但其音乐美学风格还没有形成十分独特鲜明的特点。电视剧音乐美学价值的提升,有赖于电视剧作品对现实关注广度的拓展、对价值思考深度的挖掘,有赖于电视剧创作者精神格局的进一步开阔和创作态度的精益求精。我们拭目以待。
[1]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申扶民.从自然崇高到道德崇高——康德崇高理论的解构与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2009(10):33-36.
[3]乔利丽.崇高——沟通美与道德的哲学尝试——康德崇高理论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34-38.
[4]杨新敏.电视剧艺术的当代性、民族性 [J].中国电视,1998(10):10-15.
[5]王乃华.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品格 [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4:36.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51.
[7]转引自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19.
[8]紫图速查手册编辑部.爵士圣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9]王梦立.日本民族精神之剖析 [J].日本问题研究,1994(4):60-63.
[10]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M].吕万和,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4.
[11]庄严.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差异——《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读后[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4):29-31.
[12]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13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25-434.
(责任编辑:田 皓)
J617.6
A
1674-9014(2017)04-0112-07
2017-04-24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电视剧创作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GDT1220);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中国电视剧民族寓言叙事与跨文化项目研究”(CUC16B07)。
张 磊,女,安徽阜阳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电视剧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