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挺,陈思伽
(1.南京邮电大学组织部,江苏南京 210023;2.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是否具有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关系到高校能否正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关系到高校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社会的繁荣稳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是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高等学校主要承担着继承知识、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等职能。独特的社会职能决定了高等学校要建立以服务引导为内在逻辑的管理体制。高校领导干部承担着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推动教学与科研以及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这对高校领导干部应该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具体而言,高校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教学与科研,并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指导自身不断创造性开展工作;第二,要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既要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执行党的政策的水平,又要深入实际,勤于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努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第三,要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开展工作,不断推动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面对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的知识分子群体,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此外,高校领导干部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如何,检验的标准就是看他在实践中工作能力和效果如何。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能力;二是组织协调能力;三是语言文字能力;四是说服教育能力;五是自我调节能力;六是应急处置能力;七是动手操作能力;八是科学研究能力。高校领导干部只有使自身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围绕高等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高等学校的各极领导干部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正确的教育政策和方针需要干部去贯彻落实,师生群众需要干部去组织动员。邓小平同志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正是强调了干部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之中,应该看到,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高等学校仍然有一部分干部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事业推进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包括高等学校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高等学校要牢牢把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在能力素质方面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等学校干部首先是一名教师,他们是保证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的主体和核心,是学校教学改革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因素。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干部教育水平,对于切实打造一支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善于研判发展形势、精通管理业务的干部队伍,对高校实施民主管理,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集聚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是服务社会的重要主体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应该基于高校的特点,融入高校的建设,承载高校的使命。加强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着眼于不断改善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服务师生员工、服务高等教育事业、服务发展的本领,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需要。
快速发展的高等教事业对高校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长期沿袭下来的高等教育培训模式又极大地限制了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既造成了干部培训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部分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训仍然采用“上级制定计划,下级贯彻执行”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完成,但却难以保证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这种培训方式如果不能关注社会与时代的最新发展,往往陷入简单执行上级任务的重复教育模式,而忽视了干部教师的实际需求,违背干部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必然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此外,部分设高校的领导认为干部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事务性的工作上,教育培训则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因此不够重视。
由于缺乏对培训对象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从而导致培训方案的制定完全以上级行政命令为依据,培训内容大多以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为重点,而参训干部在教育培训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对培训内容毫无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地调动。此外,部分高校不能将培训内容与干部工作实际相结合,培训对干部日常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导致部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受传统的培训体制机制影响,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一元化教育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对于高等教育规律则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于培训对象缺乏应有的尊重。程序化的教育培训缺少必要的弹性和应变性,缺少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适应性。这种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并不能真正调动参训干部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了。
部分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尚未与干部选拔任用实现真正的融合,缺乏对教育培训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手段。相当多的培训流于简单形式,而没有真正形成学用结合的培训体制。同时,很多高校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缺乏一套健全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方式方法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总体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为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必须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高校管理工作实际和干部实际情况,做好培训方案的内容设计,力求体现培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体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干部培训模式要改变传统的“被动”灌输方式为“互动”培训方式;教学方式要实现由传统的“教授为主”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转变,真正让干部成为学习的主体。
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高校具有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先天优势。高等学校应“积极尝试引入符合资质的市场和社会培训机构,采取项目外包、定制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对党校等体制内培训机构予以补充,拓展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供给主体,以满足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自主化和多元化需求[2]。”高等学校应该从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结合自身在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实现与干部培训需求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具有各学校自身特点的特色品牌。
现代化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需要有一套成熟的、规范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坚持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本人培训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3]。”应该围绕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时效性,不断建立完善干部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培训计划审核机制、培训考核机制。
干部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高等学校要持续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 ,不断提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光荣使命。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陈亚平,崔志林.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7):16-17.
[3]穆玉兵,秦晓钟,高一丹.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