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审思

2017-03-11 14:34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刘 南 林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南昌 330095)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审思

刘 南 林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南昌 33009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随父母迁移而迁移,由此进入城市。随之,城市中出现一个新群体——流动儿童,他们的城市适应问题也日益受到众多学者以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本文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展开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建议策略。

流动儿童;适应;城市适应;社会支持网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员进城务工,由此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民工”人潮。一方面,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大,然而,另一方面,其迁移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由以前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移”的形式,呈现一番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随之,出现城市中的另一个新群体——流动儿童。

如果说,“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个城市新群体,那么,流动儿童则可以说是伴随“民工潮”而出现的又一新的特殊群体,有学者把他们称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或是在家乡出生之后被父母带到城市,或是在城市出生并继续在城市抚育成长。然而,他们的父母在城市中从事既苦又累且脏的工作,在当前城乡二元体制这一大环境背景下,他们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在大城市的一角,并继而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群”。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谓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容小觑。因此,他们的城市适应日益受到政府、众多学者乃至社会人士的关心和关注。鉴于此,笔者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审思,并进而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1998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又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

本文所谈论的“流动儿童”概念取自上述国家文件的规定,他们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在城市就读小学和初中。但本文中研究对象指的是非在城市出生且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那批流动儿童,他们与城市孩子共处校园。

(二)城市适应相关界定

1.适应界定

什么是适应?“适应”(adaptation)一词是达尔文1958年提出生物进化论时最先使用的名词,其含义起源于生物学,是指生物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做适度的改变以符合客观环境,即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后来心理学家将这一概念用于解释人类社会,把“适应”视作人类为应对内外环境要求及压力所做出的改变,以期与环境达成平衡。

“适应”和“社会化”两者概念相近,都是人在成长及发展过程当中不断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适应侧重于心理健康功能,是个体通过不断进行身心调整,主动自我调节,进而实现与生活环境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而“社会化”则偏重于社会功能,是个体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特征,掌握其所公认的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是一个不断学习道德规范并适应社会角色的过程。与“社会化”关系密切的另一个概念是“再社会化”,指的是个体放弃原有生活方式来适应另一种对其而言全新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可以是个体自愿选择的,也可能是被迫强制的。

2.城市适应界定

鉴于上述对于“适应”“社会化”以及“再社会化”的定义提出了本文中“城市适应”的概念。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是指流动儿童在“城市”这一对他们来说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反映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和融入度,具体表现在流动儿童城市文化(语言)适应、城市生活适应以及心理调适(归属感)这三方面。

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分析

根据上文对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概念的界定,对其城市适应现状的分析将从城市文化(语言)适应、城市生活适应以及心理调试(归属感)这三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1.城市文化(语言)适应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认为,外来族群适应本地族群文化的衡量标准有3个:一是语言,二是宗教,三是风俗习惯。出于对三个维度重要性以及实际考虑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中语言这一子维度。

流动儿童在进城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然习惯使用家乡方言与他人交流沟通。然而,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语言差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不可避免会产生障碍。作为主流人群的城市群体无需变更自身语言系统,而作为边缘人群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则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母语”,转而向城市主流语言靠拢,否则他们将很难适应和融入城市文化,这也就带来流动儿童与城市同龄儿童之间交流的语言冲突。

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初期,尽管也能够讲普通话,在学校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要么普通话讲得不标准招致其他同学的歧视,要么还有许多流动儿童难以开口,不习惯使用普通话,固守家乡方言,等等。这种种原因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在校园里与他人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

2.城市生活适应

流动儿童还面临自我想象中的城市与实际体验中的城市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还未进入到城市之前,他们主要通过身边人,包括父母、亲戚、老师、同伴等的描述以及电视、书本、报纸等传播媒介来建立最初的城市认知。那个时候,他们幻想城市是高楼林立、物质丰富、设备先进、生活惬意的标志,是各种需求的满足和实现。总之,他们心中的城市一切都很美好。

然而,等真正到了城市,他们发现现实中的城市与想象中的城市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实际上,他们和父母租住在郊区或是城郊结合部,生活周围也多为流动农民工,彼此生活处境十分相似。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感受到,所谓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与他们无缘,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不到,轻快愉悦的休闲周末也不属于他们,好似城市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相反,他们实际经历的可能是由于父母工作变动所需或学习所需而带来的经常性搬家,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时体制、经济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生活环境的脏乱差,城市人的瞧不起,等等。现实城市生活与理想城市生活的巨大鸿沟,使得他们极易陷入一种由认知困境所带来的紧张焦虑矛盾之中,且短时间内难以逾越。

3.心理调适(归属感)

心理调适是社会适应的最高层次,突出强调由文化融入和身份认同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归属感。而社区归属是指社会成员主动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融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色彩(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1995)。鉴于此,在论述流动儿童心理调适这一方面状况时着重分析其心理归属这一核心要素。有调查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归属感、身份认同感、自我意识水平以及社会融入度等各方面程度均低于城市儿童。其个中原因在于,他们有着矛盾的、混合的地域差异感以及身份认同感,自然难以拥有与城市儿童相同程度的城市归属感。社会关系、文化和经济等层面上的融入障碍,致使他们无法感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主人翁”身份。相应地,他们在心理上也很难像城市儿童一样对城市充满喜爱,而且,一旦他们体验到城市对其的排斥和歧视,其心理融入就更加难以实现。

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应对策略

对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社会上流行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流动儿童强烈感受到城市社会的排斥和歧视,因此其内心表现出较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以致不能够顺畅地融入城市主流社会,更有甚者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和社会倾向。与此相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流动儿童尽管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与城市儿童或者说“城市人”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强度并没有成年人感受到得如此深刻,因而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改善他们目前的生活境遇,那么他们就会和城市儿童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笔者较为认同第二种观点。要使流动儿童适应并融入城市这一全新的社会环境,进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和再社会化,需要政府、学校、社会(或社区)以及家庭四者之间齐心协力,形成教育合力,建构一个对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1.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首先,政府要加快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坚持城乡平等和统筹城乡的原则上极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减少“户籍”这一名词所承载的附加社会功能,实现逐步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以及排斥。其次,政府还要修改完善现有的教育公共财政政策,统筹并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资源的配置,努力实现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无需缴纳额外借读费的目标。最后,政府应该在形成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合力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搭建一个属于流动儿童的良性社会支持网络。

2.学校实行组织上的指导

首先,公办学校要特殊关照刚转入的流动儿童,引导他们在内心消除预设的“边缘人群”这一角色认定,倡导学校教师对各班流动儿童提供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号召全校师生特别关心流动儿童,帮助他们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建立起多元交往的关系。其次,学校教育要承担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吸收功能,使得流动儿童在保留原有家乡文化特质的基础上,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城市新文化,帮助他们实现家乡文化与城市异乡文化的融合,进而取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最后,学校还要扮演“桥梁中介”这一角色,在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中发挥核心指导作用。可以与所属社区共同举办一些活动,如关爱流动儿童、当地文化知识竞答、围绕文化主题举办演讲比赛,等等,也可以在校内开展一些需要家庭参与的活动,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安排教师不定期家访、学校开放日,等等。总之,通过发挥学校的桥梁中介作用,与社区和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

3. 社会(社区)发挥协力作用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社会各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如流动儿童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居委会等部门要协同一致,加强有关流动儿童政策的教育和宣传,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尤其是确保流动儿童的家长充分理解这些政策。另外,流动儿童居住地所属社区要不定期举办一些教育活动,如家长培训、亲

子活动等,最大限度地争取流动儿童家长的支持,以协助学校一起共同办好流动儿童的教育。

4.家长配合各项工作

流动儿童的家长在工作休闲之余,要更加主动关心子女的成长,并加强和子女的日常沟通与交流,以增进对子女的了解。同时,家长也要多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情况。此外,家长还要积极配合学校、社区的工作,主动参加举办的一些相关活动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更好适应城市、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结束语

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一个新的特殊“边缘人群”,他们在城市适应方面存在语言、生活、心理归属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改善他们的城市生活境况,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社区)、家长四方联动,协同一致,组建一个良性的社会支持网络。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坚信曙光就在不远处。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 冯邦.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11,(5).

[6] 吴新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J].社会,2004,(9).

[7] 张铁道,梁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西安:未来出版社,2003.

[8] 项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9] 陆士桢,等.社会排斥与社会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

[10] 段成荣,梁宏.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

[11] 周浩,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12]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3]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责任编辑:张连军)

2017-05-05

刘南林(1991-),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究处教师,硕士。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3.018

B844.1

A

1009-2080(2017)03-0082-04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
健康教育也要“流动”起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流动的光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