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取向
——科学化、生活化与系统化的视角

2017-03-11 14:34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德精神传统

郭 丽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论新时期繁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取向
——科学化、生活化与系统化的视角

郭 丽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沉淀,见证着荏苒岁月,也传承着绵长的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日益凸显,如何将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嵌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繁荣发展进程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主题,论者试从科学化、社会化、系统化的三维视角分析传统文化的时代取向,以便促进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精准定位与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科学化;生活化;系统化

传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客观存在,反映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并随着社会的演进不断发展变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实践中沉淀的文明成果的集合,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在现代性的扩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展现,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融合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极具时代性的社会中以何种视域繁荣发展传统文化,成为当今文化领域及社会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以理性为核心的发展思维科学化:批判、继承与繁荣发展有机融合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是由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种因素的竞相进步所致,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与时代性因素摩擦的过程与结果,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保守性与现代文明的时代性、开放性的冲突。在全球化浪潮下,传统文化不仅受到本国社会进步力量的压迫,而且受到各国多元文化因素的冲击,因而在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化的辩证理性思维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把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与今天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其成为人们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组成部分”[1]。

(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现代性与非现代性之辩的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必有其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价值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其二,扬善抑恶、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念[2]。这些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对民族气节和个体内在思想的塑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以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底蕴的形式存在,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价值与精神导向。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亲缘性。我国实现社会现代转型,不仅要“找寻决定性的物质因素”,而且要“探讨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素”,民族精神正是这种“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素”,系统地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不仅出于理论探讨的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3]。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社会的物质欲求与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需要民族精神的价值引导以弥合现代化进程中的外部利益意识与内在精神意识的落差。因而,独具精神特质的民族精神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进程中,将传统性因素与现代性因素进行理性融合,以此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整个机体之中。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不可避免地遗传了历史的基因。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不可避免地传承者某些历史阶段的价值观念,比如传统文化中强调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性,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领域的建设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君主都是最高的决断者。传统文化的内涵中或多或少地透漏着专制主义色彩。传统文化中这种具有专制思想的非现代性思维,逐渐成为制约现代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发展的关键文化因素,因而在促进传统文化适应现代民主发展的进程中,需要避免此种非科学化的思想毒瘤对于社会的负面作用。

精神价值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落后观念对时代的制约作用,使传统文化不断处于祛除与保留的逻辑冲突之中。尽管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架构之间的发展矛盾不易调节,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加以彰显,这就要求现代性中国的建设只能以承载着民族精髓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破除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扬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适应现代性发展的勃发力与生命力。只有在长期积淀起来的文化心理及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变迁之间建立起某种历史的和现实的联系,使传统的抑制力量转化为推动力量,方才有利于现代化的推进[4]。

(二)传统文化发展的去魅化:传统文化的世俗功能

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选择的目的,在于以传统文化的世俗化发展,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良性运行。构成社会整体机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都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撑。

首先,传统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根基。市场经济的出现是现代文明的结晶,而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需要时代的生产技术,还需要依靠社会的历史环境与文化背景。约翰·泰勒指出,只具备物质条件,不足以完成市场与交换的产生,权利、道德、伦理等也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5]。以权利、道德、伦理等因素建构的内在道德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理性内涵,在这种道德品性的指导下,经济领域才能理性的完成其发展目的。

其次,当代民主政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延伸发展。民主政治作为政治文明的舶来品,其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吸收西方理性精神的指导,更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精华。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无法则乱”的法治思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德治思想;“亲贤臣,远小人”的任贤思想等等无不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为基点不断创新发展。

再者,传统文化是时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渊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阵地,一直将传统文化作为其思想渊源,并置于顶层设计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6]。

(三)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科学化机制建构

建设现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中蕴含的适合现实境遇的文化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建设者与改革者的精神诉求。传承与延续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以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以时代的先进性因素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

繁荣发展传统文化时代意义在于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大地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于共产党人善于分析中国的内在特

质,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适应的理论指导。在重新激发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时,需要继续传承共产党人敢于突破创新、勇于与时俱进的人格品质,积极促成传统文化优秀精神成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需求的有机契合,同时,以现有的调和机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优秀传统文化在满足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需求、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才能显示它的真理价值。强调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并不是在强调它的与时同化。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交融发展的现代世界局势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的受到多元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价值理念在某种程度上的冲击。这就需要在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决不能毫无批判的兼收并蓄,适时地否定性与排斥性的发展方式,看似是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愚蠢”行为,其实是对自己历史的尊重,“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7]。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生命力顽强的文化实体,其具备的强大内在力,是促成自我调整与自我创造的不竭动力,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能够找到其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建设的经验相结合,将以新的视野、方法和策略恰当地对待当代现代性的悖论,避免西方现代性的悖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现代化事业更健康地在全球范围内发展[8]。

二、以社会道德养成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社会化:精华的吸纳与养成机制落成

顺应时代发展的市场经济,在提升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以经济利益为第一要义的发展模式,违背了社会发展的人文取向。在物质利益的诱导下,社会主体逐渐从具有道德人格的社会人蜕变为以利为主的经济动物,社会道德的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振兴,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重新认知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非神圣化: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展现

社会心理学将人的社会化解释为,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通过个体的学习而使社会文化逐步内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体成为社会文化要求的正常的成人。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以及个体对自己的要求趋向一致。[9]基于对人的社会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就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通过时代的传承与改造使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内化为个体与社会的精神价值,以适应并实现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传统文化的社会化通俗来讲就是一种“接地气”的价值呈现,而不是像某种宗教文化那样以一种不可触碰的神圣化形式存在。

1.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对个体人格的完善与道德品质的养成

塑造高品质的社会个体,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具有较高文化涵养的建设人才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目的。家国于己的责任意识,富贵不淫的德性操守,老人之老的道德情怀等等无不是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对人性之善的彰显。新时期的领导人对传统文化在塑造传统文化与独特人文情感方面非常重视,提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0]。

2.传统文化对人伦观念的建构,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伦理基础

传统社会以三纲五常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伦理。三纲五常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扼杀人性的嫌疑,但是在这种社会理念的规约下形成的稳定的人伦关系与社会规范,为传统政治的统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现代社会的建设虽不再提倡“三纲五常”,但历史积淀下来的尊长爱幼、尊师重道的人伦理念依然焕发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在儒家的道德理论中,一切的问题皆是道德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又可归结为人伦的问题,只要人伦的问题解决了,一切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人伦观念的重视,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更是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3.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与建构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资源与历史支撑

从现实性和创造性来讲,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因而需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

价值,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族精神的建设中去。作为历史沉淀的产物,传统文化是构筑现代文化的精神之基,将传统文化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是增强国家文化实力的必要举措。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改造,让传统文化重新发挥其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整合价值观念、构建精神家园的积极作用,通过自觉衔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识,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资源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

4.行为规范与道德精神的养成是传统文化生活化的根本展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核心价值理念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氛围与生活情境的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意蕴渗透在日常生活情境之中,让抽象的精神意念内化为社会的行动意识,让笼统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指导。传统文化社会化的根本在于,与时代环境相交融,与日常生活相协调,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追求和行为遵循,并进而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认同和价值共识。

总之,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展现,就是将束之高阁的精神与价值,转化为与社会民众息息相关的指导意识与行为规范,能否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形式,是衡量能否发挥传统文化真正价值的重要指标。

(二)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生活化养成机制的建构

西方社会在理论学说中的逻辑一致性与同质性,以及在社会领域中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形成人类理性与社会现实二者的有效契合;中国社会在理论学说体系中的逻辑抵牾与异质化,以及在社会领域中一元化与排他性,形成了人类理性认识与社会现实二者的矛盾性,因此,一直存在着意识形态与社会现象二者之间的契合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在发展传统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功用的宣示与社会的内化吸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经济理性与道德人格之间的矛盾冲突,因而要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高度落实为生活化的行为规范,需要充分解决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之间的尖锐矛盾。

1.调和经济活动与道德精神的逻辑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逐渐被利益观念淡化,从社会现实上来看,似乎是人们对利欲的追求直接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但是这种社会表象并不是导致利益与道德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传统社会中,一向重视道德教化的孔子不仅不反对追求一定程度的利欲,甚至还表露出求富的思想,他说“富尔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作为实实在在的人,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社会之中,需要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这就决定了他并不排斥利欲的作用。在社会机制并不健全的传统社会能够有效处理利欲与道德的矛盾关系。但社会制度的不断演变,使人类在生产力、制度和文化发展上的不足造成了一种历史局限,这种局限又使经济与道德之间缺乏一种相互融洽的机制和契合点[12]。因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认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宣扬的道德精神并非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同时撇开当前价值冲突造成的困顿与迷惑,找寻追求物质利欲与精神诉求的契合点,建立一种有效调和经济利益与优秀精神价值之间逻辑矛盾的社会解决机制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化的重要解决路径。

2.促成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发展

经济与道德不仅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这就是说在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大力发展经济事业与大力繁荣发展传统文化是可以相互兼容的社会事业。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依托,社会素养的提升促进经济领域的健康发展。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融合发展能够促使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转化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意识,完善经济人的道德人格,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原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素养是现阶段繁荣传统文化生活化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建设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价值理念的渴求,成为实现传统文化世俗化与生活化的助动力,在传统文化的理性观念向生活规范转换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优秀文化传统毕竟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得以形成的条件决定了其中的某些要素不可能与当今时代需要完全吻合,因而需要在比较与抉择之中,促进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现

代转型:变重群体轻个体为群体和个体并重,变重义轻利为义利并重,变伦理中心主义为伦理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13]。

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生活化机制的落成,需要以社会道德的养成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纳为社会的精神素养,同时需要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处理好物质欲求与道德塑成的内在矛盾,促成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协调发展。

三、繁荣发展传统文化机制的系统化:避免价值原则与落实策略的异质化

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首先应置于整个文化大系统中来考察,繁荣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文化系统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促进文化大系统中各种文化因素的共同繁荣,避免出现只重视传统文化发展而忽略其它社会文化成份的现象。同时在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进程中,突出策略落实与价值原则的一致性,是促进文化系统性与协调性建设的必要抉择。

(一) 中国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系统化的厘清

从宏观上看,当代中国文化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多元纷呈、包罗万象。无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还是百年西学东渐过程中传至中土的外来文化等,皆是这个大系统之下的子文化系统。

1. 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具有经济特性的世俗文化与市民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下,皇室文化与贵族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世俗文化因具有市侩性与媚俗性而成为不入流的文化形态。但是社会制度的剧烈转变,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冲击下, 文化正从传统一元化的低分化的机械整合, 向多元化的一定程度分化的有机整合转变, 并在各自的运作规则和合法依据的支撑下谋求现实的生存和发展[14],原有的皇室文化与贵族文化的文化形态不复存在,世俗文化逐渐走上社会台面,市场经济的利益取向为追求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世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温床,以泛俗性、娱乐性、消费性为特点的世俗文化与市民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催孕下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基础,同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础

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既为世界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又指导着中国政治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推进。无论是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化一直是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方针,并逐渐内化为中国人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创新性与前瞻性,弥补了我国原有文化形态的不足,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倡导对普通大众的人民主权与平等权利的诉求而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价值理念。

3.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世界文明成果是中华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特殊形式,是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与价值共识,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为中国文化的进步方向指明了道路,法治、民主与文明的基本精神理念在中国的适时性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中国在地文化的互惠融合,完善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内容,因而发展中国文化需要汲取世界文明的精华、遵循世界文明成果发展的基本价值规律,自觉追求中国文化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一致性。 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是体现中国文化体系的魅力所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要求与国际“接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造成各民族传统文化差异逐渐减小而变得具有同质性,维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是现代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的不尽源泉。作为绵延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使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的突出特质,多元民族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的融合发展是构成中国现代文化形态的重要方式。

传统文化置身于中华大文化系统之中,其生存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大系统中各个文化成份的给养作用,在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同世俗文化、马克思主

义文化、各种世界精神文明成果、民族文化的交融、渗透与转化是推动传统文化系统化发展、生活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 传统文化发展的系统化机制建构

从系统论之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框架来看,中国文化大系统中各子系统均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发挥着特定的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保持民族特色的精神依托,外来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则是丰富中华文化、增进其活力的重要镜鉴。确保中国文化的各子文化系统与文化状态的协调、均衡发展,是注重文化体系一致性的重要体现,也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

第一,在经济领域出现的世俗文化与市民文化,并不是市场经济的特殊产物,而是产生于传统文化形态时期,但传统社会对商品经济的蔑视使得市民文化没有生存之机,在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特征为市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社会空间。繁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像传统社会那样打压市民文化的存在,而是需要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化解市民文化中的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部分,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原则规制世俗文化的发展方向,以保证其发展状态符合社会特质但又不违背经济秩序的社会建制。

第二,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在其指导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之中,都离不开传统精髓文化的滋养。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份的活力与创新动力,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时代道路。因而繁荣发展传统文化不能撇开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优秀特质,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质的变迁,必然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其进行的适时性改造。

第三,纷繁璀璨的世界文明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排斥、隔离世界文明成果对传统文化的“染指”并不是明智之举,吸纳世界文明成果的精华,弥补传统性的不足,开创先进性的新知,以世界性视角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多元思维与多维功能的开创提供有力援助。

第四,保持各区域在地文化、地方民族文化的特性是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文化基础。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避免民族文化的边缘化、同质化、衰落化与异质化,是繁荣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持独特性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改造,多元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各自身份特征,以其多元性、独特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兴盛发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的独特性与民族性,是不时使现代性动摇“传统性”根基的重要保障。

因而,繁荣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实现中国文化大系统的内和谐,使各种有益文化成分在统一体系中各安其位又各显其功。要求在传统文化发展机制的构建中,注重厘清文化大系统的逻辑关系,使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在各自的逻辑范围内正常运转,避免各领域文化的封闭性发展,避免强调传统文化发展的一元价值理念,避免发展原则与落实策略的异质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在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生活化、民众化,在与文化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1] 包玉琴.从优秀文化传统到现代民族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7.

[2]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7.

[3] 张瑞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2.

[4] 俞思念.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论纲[J].社会主义研究,2005,(05):3-6.

[5] 蔺子荣,王益民.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伦理型市场经济[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18.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8] 高宣扬.马克思与现代性的悖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9-17.

[9]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75.

[10]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2016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2.

[11] 关键英.大学生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与现代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1,(02):112

[12] 唐凯麟.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石:经济与道德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06):5.

[13] 李家氓.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特征及转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5,(2):60-62.

[14] 孙秀昌.世俗文化的成因、特征及历史合法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07-112.

(责任编辑:刘学伟)

2017-05-05

郭丽(1991-),女,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3.016

G122

A

1009-2080(2017)03-0072-06

猜你喜欢
道德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