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

2017-03-11 14:29:09李丽娇华艳娇吕国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企业

李丽娇 华艳娇 吕国朋

(昭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21世纪是一个文化冲击的时代,我国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博采众长,每一种文化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冲突、相互包容应运而生。不同的地域环境,企业文化各有不同,但均与各自母文化紧密相关。研究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首先要进一步分析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1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基本概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关于民族文化的界定,学者观念各有不同,但基本可以归结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具有一定独特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包括物质文化,即饮食、服装、配饰、住宅、生产工具等;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信仰、风俗、节日和传统等。从理论概念可总结民族文化具有的特征:一是统一性,每个国家由一个或多个民族构成,但必然有一个主体民族文化;二是包容性,中华民族传统历来遵循“求同存异”,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三是连续性,民族文化在演变过程中仍然在传承与发展;四是多样性,我国民族多样,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迅速兴起,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管理经验,在交互开放的自觉思维中孕育。在这背景下,理论界开始进一步研究“企业文化”相关概念,1981年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20 世纪 80 年代,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国内学者开始进一步研究企业文化理论,包括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企业中有关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也就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各学者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可以综合为:在特定的背景下,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守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形成的经验与理念的概括与精华,对外,企业文化表现为企业的品牌与形象;对内,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方式。

2 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1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源泉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民族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有学者指出:“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特定时空的社会民族文化中”。可见,企业文化形成于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品牌形象均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为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企业在追求在发展变革中,便会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内容,其在社会文化系统形成中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民族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而企业文化本身就源于社会文化,因此,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例如云南白药集团“传承文化 、超越自我、济世为民、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等的企业文化精神,极大的反应了云南地区民族群体在面对生产生活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所以企业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在时空上的一种体现。

2.2 民族文化利于企业文化创新和稳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与本国优秀历史文化相融合,脱离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企业文化创新不可能持久和富有生命力,特别是地方企业文化,若与地方民族文化相悖,其发展会受到巨大阻力,例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当地诸多民营企业包括酒店、旅游、农特产品、服装设计等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汲取当地彝族“开拓进取”“生生不息”“诚信共赢”等优秀的民族文化。另外,外来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将当地社会文化融于原有的企业文化,根植于特有的民族文化并且适应周围环境才能带来稳定和发展,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促使企业管理者自觉地学习、研究、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创新自身经营理念、价值伦理,将民族文化灵活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去,消除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提高全体员工的创新改革意识,充分发扬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例如,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主张以“和”为贵,这样一种和谐的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凝聚人心、集中力量、维护统一稳定,企业将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引入企业文化,重视情感交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环境,让全体员工参与管理,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因此,民族文化是构建企业文化的根基,是企业文化创新的持续动力。

2.3 企业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再造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全球化的影响导致我国在追求经济信息快速运转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努力守护越来越离散的民族文化时,企业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如今诸多企业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团结奋进”“以人为本”等优秀民族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即利于创新企业文化,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企业在汲取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便间接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一个名片和象征,企业在塑造和宣传具有民族特性的企业文化时,客观上也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首先就要尊重民族文化,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次,在企业文化中汲取本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需求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实现二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 陈丽琳.企业文化的新视野[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

[2] 梁滨.刍议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路径--以广西为例[J].经济视野. 2013(23).

[3] 张丽华,蔡宁伟.企业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互研究-基于企业并购与文化整合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

[4] 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