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转换
——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

2017-03-11 14:3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资本

陈 鹏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 天津 301600

马克思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转换
——从《巴黎手稿》到《资本论》

陈 鹏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 天津 301600

理论是概念运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核心概念作为“概念中的概念”,是对理论基本观念的高度凝练,也是理论体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学术界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看,历来认为《巴黎手稿》和《资本论》两部著作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断层,本文认为,某种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经历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马克思同样如此,剩余价值理论的最终确立,必然要经过异化劳动假说的铺陈,而这一转化的关键,就在于核心概念的改造和完善。

核心概念;异化劳动;剩余价值

《资本论》逻辑的严谨性之所以令人折服,从研究方法来讲,就是运用了辩证法,从论述体系来看,就是遵循了概念运动。在辩证逻辑中,各个概念之间都有着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的转化、发展,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理论图景。而在概念的运动过程中,处于“中枢”位置的就是核心概念,选择对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概念进行研究,就相当于掌握了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金钥匙”。

1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理论是概念的体系

逻辑学将思维的基本形式归纳为概念、判断和推理,与形式逻辑不同的是,辩证逻辑认为三者并不是平列的,概念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位置,这一点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1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对矛盾本质属性最基本的反映,这一特性,使它能够成为其他思维形式活动的基础,也决定了它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概念自身具有内涵和外延两种属性,所谓内涵,是指对特定范围矛盾本质属性的规定,外延则是对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范围及其数量关系等的规定。这两种规定有机统一在概念之中,也是它凝结全部思维形式成果的两个方面。这里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理论体系看作一张反映矛盾系统的交织纵横的网络,那么其中的概念就是网络的纽结,而判断和推理就是一条条网线,概念之所以能够将判断和推理之线扭在一起,结成一个纽结,就是因为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相统一的特性。

1.2 概念的层次

由于现实社会的矛盾是多重的、复杂的、有层次的,作为反映本质属性的概念也应当是有层次的。相应地,概念的存在形式将分为四个层次,即核心概念、主体概念、前导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在特定的逻辑架构中,这些不同层次的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它们按照自身内在逻辑所构成的一定组合,便搭建了整个理论大厦的框架。从语义表述上也可以看出,核心概念必然在整个理论中处于核心位置,可以说是理论的“精髓”或“灵魂”。而主体概念就是对核心概念的展开,是它的“躯干”。前导概念是对核心概念的铺垫,或者说是“向导”,而辅助概念则是对主体概念的论证,起到支撑核心概念和主体概念的作用。

1.3 核心概念的渊源

核心概念的提出也有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标志着人类思想认识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形式逻辑认为各个概念都是平列的,互不相干的,因此也就无所谓核心与不核心而言。而康德认为,观念并不是普通概念,而是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这种思想后来经过黑格尔的发展,代之以“绝对观念”,他将其看作“最后结果的纯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以往全部知识的总结。虽说“绝对观念”这一提法有着很深的唯心主义烙印,但就这种认识本身来讲,对后人有着很大启发意义。之后经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改造,并运用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其科学性的一面便得到了充分发挥。

1.4 核心概念的地位和作用

理论是概念的体系,核心概念是概念中的概念,它是某种学说的基本观念,即基本观点的高度概括。一个理论想要表达的思想,主要是由核心概念来界定和阐发的。而各前导概念、主体概念和辅助概念,都是围绕核心概念这个“轴”运转的。因而,对核心概念的研究和论证,自然应当成为理论研究的中心环节。毫不夸张地讲,核心概念完善与否,标志着其所代表理论的成熟与否,更进一步地,对核心概念的规定、改造和完善,也反映着一种学说或理论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的过程。从哲学发展史中,特别是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这一发展历程中,可以更加清楚明确地看到这一点。

2 异化劳动假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早期研究成果

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也不例外,劳动价值论也好,剩余价值论也罢,这些科学理论不可能一下子就确立起来,都要经过由思想到假说再到理论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将产生于《资本论》之前的异化劳动学说称为假说阶段,并没有贬低甚至否定马克思早期研究成果的意思,反而是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得出的结论。

2.1 异化劳动是异化劳动假说的核心概念

早年的马克思将异化劳动概念作为研究的核心,这表明,他已经自觉地把研究对象锁定在资本主义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还仅仅停留在通过劳动的异化进行阐述的阶段。异化劳动假说的全部内容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称《巴黎手稿》)中,其中对异化劳动这个核心概念,以及由此出发而设立的雇佣劳动、工资、资本、利润等主体概念,已经有了明确界定,应当讲,这已经是一个相对完整、较为系统的概念体系。

2.2 异化劳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以对人本质的规定和劳动价值论作为先导,进而对异化劳动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规定。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进而,他又指出,工人自身同所创造出产品的关系变成一个同异己对象的关系;异化不仅仅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还贯穿于生产过程中;工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背后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即产品的创造者与占有者之间的异化。基于上述分析,马克思得出结论,如果劳动产品对劳动者来说是异己的,那么它只能属于工人之外的非劳动者的资本家。通过对异化劳动概念的规定,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矛盾的本质,并由此作为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依据和出发点。

2.3 异化劳动假说的概念体系

从异化劳动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马克思展开了对以前政治经济学所规定概念的改造,首先针对的就是雇佣劳动、工资、资本、利润等主体概念。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就是工人为了生活而作为商品出卖的劳动。此时的劳动不再是人自身的本质活动,而是为实现他人目的——赚取利润的手段,雇佣劳动是异化劳动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对雇佣劳动概念的改造,基本上保留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涵义,但加进了异化劳动这种新的思想,从而为进一步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奠定了基础。而后,马克思又进一步讲到了工资,认为是雇佣劳动的动因和纽带,是异化劳动的手段。

与异化劳动相对的,就是资本和利润。马克思指出,资本是雇佣劳动的条件,也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和使之继续的手段。对资本概念,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观念的基础上,进而指出,“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是对资本概念的实质性改造。与对资本的改造如出一辙,马克思认为,利润是异化劳动的产品中不属于工人,并被作为使异化劳动继续的手段的那一部分价值。这里,马克思把利润和异化劳动联系起来,显得更为深刻。此外,马克思还依据异化劳动这一核心概念,对积累、竞争、地产、地租等概念进行了改造。由此,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认识就构造在这张概念之网中,借此也论证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3 异化劳动假说的缺陷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

与价值这些一般性概念比较而言,异化劳动更能准确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本质特征,但异化劳动概念也是不完善的,其自身缺陷导致了必将为剩余价值概念所克服和替代。

3.1 异化劳动假说的局限性

异化劳动之所以被称为假说,就是因为其体系存在固有缺陷,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摆脱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比如未异化——异化——异化的消除这一推断就明显带有黑格尔三段论式的印记。尽管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适用性,但如果生搬硬套的话,反倒变成了一种程式而被困住了手脚,起到了反作用,不利于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二是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自身来看,相对比较抽象,其内涵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关系,而在外延上并没有很明确地把资本主义与其他私有制相区分,特别是没有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规定,导致与由其展开的工资、利润等主体概念相脱节。三是概念运动的轨迹还不清晰明确,起承转合的逻辑体系还不完善。上述这些缺陷是马克思早期研究的必然表现,也正是由于马克思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自觉加以修正,最终才实现了由假说向理论的跨越。

3.2 剩余价值概念的萌芽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本人已经意识到异化劳动概念的缺陷,于是用剩余价值概念加以替代,对它的最初规定是:“资本在生产过程结束时具有的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作为产品的更高的价格,只有在流通中才得到实现,但是,它同一切价格一样,这些价格在流通中得到实现,是由于他们在进入流通之前,已经在观念上先于流通而存在了,已经决定了,——按照交换价值的一般概念来说,表示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时间即劳动量(就静止状态来说,劳动量的大小表现为空间的量,就运动状态来说,劳动量的大小只能用时间来计量)大于资本原有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劳动量。而这种情况只有当物化在劳动价格中的劳动小于用这种物化劳动所购买的活劳动时间时才是可能的。”这个规定,已把内涵放在原有资本价值与新创造价值的关系上,并把外延明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从而使剩余价值概念成为不同于异化劳动的另一核心概念。依据这一概念,马克思又规定或改造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雇佣劳动、劳动力等概念,进而规定或改造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积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利润、利息等具体概念。但是这个规定在内涵和外延上也是有缺陷的,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分册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又作了进一步完善,从而在内涵和外延上成为一个成熟的核心概念。

3.3 剩余价值概念的规定

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个条件,一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生产资料以资本的形式存在;二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对剩余价值概念的规定,就是要从这两个条件入手。马克思在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资本进行了价值构成分析,通过对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划分,马克思发现,当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以工资的形式转移到工人手里时,它就被工人用来购买生活资料,其价值不可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是,通过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为劳动力而进行的买卖过程,工人已经把自己劳动力的使用权交给了资本家,从而通过对这部分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力的运用,再创造出超过购买它的价值,这样,就达到了资本生产的目的.即价值增殖。

单有关于资本价值构成的分析,还不能全面规定剩余价值,还需要对可变资本所购买的劳动力和劳动进行区分。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购买的,也即工人作为商品出卖的,不可能是劳动,而是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精神力和总和,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中,他的活的人体中。一个人在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总是要把它发动。”购买了劳动力的使用权,也就掌握了对劳动过程的支配权和劳动产品的占有权。对劳动力和劳动的分析,与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分析是相对应的,将这两个分析相综合,就是对剩余价值概念的规定,即通过可变资本与劳动力相交换,取得劳动力使用权的资本家,超过构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对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来的超过预付可变资本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概念是由异化劳动概念演变而来的,比利润和工资概念都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异化劳动概念的科学成分,当然已包含在剩余价值概念之中,而异化劳动概念的缺陷,则在剩余价值概念中得到了克服。

4 马克思《资本论》的论述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是剩余价值理论正面论述的开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通过对商品、价值、货币这些前导性概念的论述,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角度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前提和来源。第二部分以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始,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及全部经济矛盾的本质规定——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对剩余价值及其发展阶段;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统一关系,这是从综合的意义上对前面的总结性论述。第三部分是从对工资概念的论述开始的,通过对资本积累概念的论述,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

第二卷共三篇,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对抽象个别资本运动形式的考察;二是对社会资本运动形式的总体考察。第一篇考察“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在这里,马克思分别考察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及其统一。第二篇论述资本周转,即连续不断的循环,在资本周转过程中,呈现出新的形式变化,而且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一篇中对此也作了系统性论述。第三篇是在前两篇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对社会资本运动形式的具体考察。

第三卷是对社会资本运动总过程中各种具体范畴的论述。一是剩余价值向利润和平均利润的转化,二是从平均利润到商业利润和利息的转化,三是对资本主义地租的规定和论述。关于第一个问题,马克思先是论述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和剩余价值率向平均利润率的转化,紧接着是对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的论述,这在本层次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具体论证剩余价值各特殊形式的关键。最后,是对利润率倾向下降规律的论述。关于第二个问题,马克思着重规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概念,进而是对利息概念的论述,说明了利润分为企业利润和利息的原因,进而对生息资本的各种形式及利息的概念作了论证,并考察了生息资本的历史过程。关于第三个问题,对地租的论证,也是从剩余价值的本质规定所展开和说明的最后一个具体概念。在这篇中,马克思规定了地租的本质及其两种形式——级差地租Ι和级差地租Ⅱ,然后规定了绝对地租,考察了资本主义地租的发生史。至此,《资本论》论述体系的理论部分,已经结束,这是一系列以概念转化过程为主体的论证。

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首先源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这主要归结于对概念及其运动的理解和运用。这里,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核心概念的规定,以此为依据,通过对前导概念、主体概念和辅助概念的展开论述,便构成了理论体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是概念运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揭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异化劳动假说,一是剩余价值论,相应地,二者对应的核心概念分别是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概念是在克服异化劳动概念种种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以此为核心概念的剩余价值论更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矛盾,也理应定性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高级阶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8-90.

[2]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1-75.

A811

A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资本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