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

2017-03-11 14:31:23薛春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景德镇瓷器陶瓷

薛春梅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

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是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陶瓷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英语中“China”是中国,“china”是瓷器。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是从瓷器开始的。景德镇有两千年的治陶史、一千年的官窑史、六百年的御窑史,创造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还孕育了浮梁茶文化、乐平古戏台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被世人称作“千年古镇、世界瓷都”。景德镇拥有着独特的文化标识:独一无二的皇家直属工厂奉献了无数最顶尖的极品御瓷;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被称作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更是一张凝聚着中国文化斑斓色彩的国际名片,广泛影响着世界人们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1 一带一路战略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带来机遇与挑战

景德镇是江西与世界对话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景德镇,整个江西都恰逢其时迎来发展机遇。的确,过去陶瓷作为丝绸之路上中国最早参与全球化贸易的大宗商品,为中国文化和各国文化的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今,陶瓷依旧是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以及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由此,景德镇作为陶瓷文化圣地,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以陶瓷文化为核,以创意创新为翼,推动陶瓷产业不断孕育新经济、释放新动能,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2 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简述

景德镇在宋代就和海外建立了贸易往来。几百年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将被海外视为“神奇奥秘”、“白色黄金”的景德镇瓷器,以及制瓷技艺先后传到高丽(朝鲜)、安南(越南)、暹罗(泰国)、日本、波斯、非洲和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景德镇瓷器还直接影响了近代世界瓷器的产生和发展。2004年,日本最早出产青花瓷的有田町町长江崎干夫在景德镇举行的世界著名产瓷区市长高峰论坛上说,景德镇作为“世界瓷器的原点”,给世界陶瓷文化带来的影响至今仍然“十分强大”。

早在1716年,清政府就同英国“苏丹娜”号商船签订协议,允许其进行景德镇瓷器贸易;1728—1731年,康熙朝廷分别和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签订协议,允许各国在广州建立贸易站,专司贸易景德镇瓷器;1774年,伦敦做瓷器的商行就达到52家,其中大多是做景德镇瓷器贸易。18世纪,瑞典有一艘叫“哥德堡号”的远洋商船,曾三次远航中国广州,专门从事茶叶、丝绸和瓷器贸易,每次返回瑞典,哥德堡全城就像过节一样。1745年,“哥德堡号”在距离港口900米处触礁沉没,人们带着悲痛打捞沉船,茶叶和丝绸都已经坏了,但是景德镇的瓷器完好无损,这些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扣除全部损失竟然还获利14%,足以显示当时景德镇瓷器的价值和景德镇陶瓷贸易的繁荣发达。

3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交流路径分析

3.1 铸“文化之魂”

一是要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要把握好御窑厂遗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一重大机遇,以“申遗”工作为龙头,以御窑厂为核心,整合遗址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博物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地标。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全面抓好老城整体风貌的保护利用,修复好历史文化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传承陶瓷文化、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厚重文脉,使景德镇始终是“活着的历史”。从历史看,景德镇的陶瓷就是中华文化的文明使者;从产品看,陶瓷体现了土的敦厚、火的刚烈、水的灵动,可以说“金木水火土”等传统文化都在陶瓷产品上有所体现,集中诠释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华文化;从城市看,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这座城市的厚度、高度和宽度可以承接各种国家级的试验和示范;从机遇看,传承陶瓷文化,创新陶瓷产业,城市未来发展都需要主动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把景德镇打造成一个国家级的试验示范区。

二是要建好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金融的深度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动力、文化经济。要谋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好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陶阳十三里历史街区,以陶溪川、名坊园为核心的文化街区,以陶源谷为核心的创客空间、休闲街区,支持发展小微陶瓷文化创意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此外,还要加强文化交流。继续办好瓷博会,打造好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服务好来自国内外的陶艺家、艺术家、企业家。加强与国际文化平台的合作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促进人才与国际对接、文化与世界对话。

3.2 铸“产业之魂”

产业是城市的支撑,产业兴,城市旺。现在我们的环境好了,产业发展也就更有条件、更有空间了。应该说,景德镇的产业基础是扎实的、产业特色是鲜明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促进陶瓷产业抓创新、树品牌,引导陶瓷产业从无序到有序、低端到高端、分散到集中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要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适应经济动力转换、产业转型的趋势,呼应资本市场投资旅游、优势资源聚焦旅游的大势,通过招大引强、培育龙头、完善配套,打造一批体现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把景德镇真正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此外,要引进产业人才。人才需要环境,平台,土壤。最近,景德镇市成立了招才引智局和“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这篇文章做足了、做好了,未来就有了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我们讲新经济、新动能,新经济靠人才引领,新动能靠人才推动。人才来了,项目就跟着来了。

有学者预言:随着互联网+、三D打印机等智能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正在成为过去。人类社会正向生态文明转型,大量的人员正在转向手工业,未来将出现手工业的全面复兴。以单一陶瓷手工业生产支撑了千年发展的世界瓷都景德镇,无疑也将迎来自己一次伟大的文化与城市复兴的机遇。

[1]杨霁,吴玄.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J].景德镇陶瓷,2012,23(1):19.

[2]刘均建,李兴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路径——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30-31.

[3]程久发.景德镇陶瓷艺术对外交流的平台——景德镇洪源国际陶艺村[J].中国陶艺家,2006(1):79-80.

猜你喜欢
景德镇瓷器陶瓷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不忘你,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景德镇颂歌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问一声,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8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44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财富堂(2016年7期)2016-05-14 08:55:25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大众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 07: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