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榆晴 吴晓川
(1.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2.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南充 637002)
“生态文化”是在生态价值观、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所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 生态精神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的总称。生态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凝聚了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生产进步、社会进步、人类思维发展的相关思考。因此,生态文化是始终伴随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文明形态。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生态文化”这个概念来源于“罗马俱乐部”。该俱乐部成立于1968年4月,其创始人为意大利的著名实业家、学者 A.佩切伊和英国科学家A.金。他们认为人类急需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其中包含生态价值观、思维方法、经济法则、生活与生活方式、社会管理制度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任务、举措,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就必须走向生态文化建设之路。这是 21世纪人类建设新文明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发展的未来之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所构建的生态文明, 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平共处。如何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态文化的历史遗存,来助力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将通过对嘉陵江流域的节庆活动为考察对象,来浅析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影响。
嘉陵江流域早在7000─8000年前就留下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考古遗迹。嘉陵江白龙江上游的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距今4900—8120年,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阶段。此后,这些早期先民们在嘉陵江河谷、台地上依山傍水而居,建立起了众多的部落。嘉陵江流域四季分明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这些先民们通过农耕、采集、狩猎、养殖,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自然的时序变化,影响着人们对春种秋收的认识,所以,古代的先贤们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独立的运行规律,而自然的规律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支配的。这种整体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天道与人道放置在一个有机统一系统中,从而在嘉陵江流域铸就了中华文明史上多个领域的辉煌成就。到了西汉,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上众多成就;以及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在天文、星象、数学方面的成就,都是继承古代先民“天人合一”思维而产生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节庆活动的民族,具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节庆活动就多达数千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类文明活动逐渐活跃起来,从祭祀活动到婚丧嫁娶,从时令仪式到春种秋收,各种节庆活动广泛开展。“数千年来,节庆活动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并且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节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任何一项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文化内容,以及它能为老百姓所接受。节庆活动不仅是满足人们劳动丰收后娱悦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2]中华民族众多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逐渐完善,并慢慢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过程。古代的节日,基本与古代的天文、历法有关。农耕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对四季转换的观察总结,创制了各种历法和节气,而这些历法和节气,又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古代节庆大多与历法、节气有关。我们从历史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等。到战国时期,中国农历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就基本齐备了,后来的传统节日形成几乎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嘉陵江流域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四季更替,天象变幻,遵循气象节律的变化,来安排生产、生活已是常态。到了西汉时期,这里出现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巴郡阆中人),传说其曾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是浑天说创始人之一,并参与创制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在天文学上有较大的影响。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文版,第Ⅲ卷,第 459页上,有一张‘东西方天文学发展对照表’,仅在这一页的表上,就有三处直接同落下闳有关,落下闳是此表上惟一这样突出的天文学家,”[3]另外,查有梁先生在其著作《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中,也认定落下闳的创新之一,就是“将24节气纳入中国历法的体系之中,将农学、天文、数学融合为一体。”[4]到了唐代,像袁天罡、李淳风等一批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又相继在这里观天象,律历志。
几千年来,嘉陵江流域由于战争、贸易、交通、人口迁移等要素的变化,使流域人居环境整体文化特征不断地发生演变,文化特质由自然环境维度向社会文化维度不断转变,因而产生出嘉陵江流域独有的名目繁多的各种节庆形态。嘉陵江上游各地有“女儿节”、“红叶节”、“豆腐节”、“梨花节”等;中游有“耍龙节”、“牛王节”、 “梨花节”、“桃花节”、“橙花节”、“采桑节”、“龙舟节”、“橙果节”、“放牛节”、“登高节”等;下游有“枇杷节”、“年猪节”等。“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古代民众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了解和掌握的过程。传统节庆是对传统农耕生活关系的重要调剂。”[5]由于嘉陵江流域长期以来是传统的农耕地区,在春、夏、秋、冬的自然推移中,流域的人们以节庆的方式,集中体现人与自然山川和时令农作的融洽互动。人们在春耕秋收中体会着生活的韵味,在祈福团圆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在春花秋月中抒发着自然的情致。
由此可见,通过我们对嘉陵江流域节庆活动的生态文化价值的考察,可以从中看出嘉陵江流域传统节庆的形成和发展,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众思想、伦理、价值形成的过程。它们既源于古代的农业生产生活,又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渗透于不同节庆活动的各类仪式中,成为流域民众形成生态文化素养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遗存。不仅如此,嘉陵江流域的节庆活动基本上都是与原生态的山川风景,农林物产和民间生活相关联。因而,今天我们在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地方节庆旅游经济时,可以通过节庆策划、活动组织来配置相关的节庆生态资源,引导健康、生态的节庆旅游消费方式,营造参与性强的原生态节庆体验环境,推出全新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达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实现生态节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嘉陵江流域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朱铁臻.燕归--传统节庆文化[J].中国会展,2005 (23):58-59.
[3] 查有梁.落下闳的贡献对张衡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3.
[4] 查有梁.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
[5] 张宏丽.论传统节庆的形成对古代文化生活的意义[J].商业时代,2011(2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