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2017-03-11 14:17张维天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海绵武汉水资源

张维天

(武钢三中 高三(八)班,湖北 武汉 430080)

关于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张维天

(武钢三中 高三(八)班,湖北 武汉 430080)

“海绵城市”建设,是为了解决因建筑、道路、地面等设施的建设而导致的水体污染、内涝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2016年武汉启动海绵城市试点工作, 开始改变以往雨水“以排为主”、“一排了之”的粗放管理模式,而代之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理念。武汉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武汉水资源条件,加快观念更新,拓展“海绵蓄水体”规模,提升建设标准。

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武汉模式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水资源的地域性、季节性分布不均横贯中华历史发展进程,既滋养了华夏大地又不时给我们造成暴雨积水甚至泛滥成灾。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变水患为水利,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古有大禹治水神话、也有都江堰工程的不朽传奇;今有三峡出平湖和南水北调的壮举。可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而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是在当代社会城镇化发展、生产生活集聚的大背景下,提倡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武汉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先试

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30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点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环境、水生态和内涝问题。2016年武汉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统筹城乡建设、国土规划、发展改革、财政、水务、园林和林业环保、气象等多部门,组织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积极推动海绵城市观念和政策落地的区域实践。其中心举措就是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以往雨水“以排为主”、“一排了之”的粗放管理模式,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理念,在管理部门、建设资金配套、建设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这实际上也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一个必选命题或多样化思考:到底需要建设和发展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从哪些环节入手才能更好实现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或许从历史人文、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等要素综合考量,每个城市发展定位和机遇可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表现出多样化的可能性。宏观愿景的制定和引导不是泛化的口号,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长时间的主观努力来实现。当中国城市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有必要追根溯源,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气、水源、土壤、植被等资源环境利用方式进行反思和尊重,避免走上“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这次从中央到地方以水环境建设管理为切入口,实际上也反映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海绵城市理念源起和积极意义

(一)世界范围内“海绵城市”的兴起

海绵城市,狭义上讲是指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城市为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提出的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实现全过程地管理雨水,实现综合、生态排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名词首次出现于荷兰,其起源于西方单体建筑设计中的节水、净化设计理念,逐渐发展成为绿色基础设施和环保概念。在西方城市发展中,不同国家也不同程度的推广雨水的治理和利用措施,以解决因建筑、道路、地面等设施的建设导致区域过度硬化而产生的水体污染、内涝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在涵养地下水、净化水质、改善微气候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纵观海绵城市从单体建筑设计概念到城市管理理念,进而推动环保意识的发展轨迹,也就是二三十年时间,兴起的速度异常迅速,虽然各国实践中侧重环节和表现方式有差异,但总体已经成为植根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刚刚起步,推进决心不可谓不大、铺开范围不可谓不广、实施速度不可谓不快。各地如何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广相关工作,依然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5.8 %左右, 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考虑到人口规模和南北地域的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性、蓄水功能的退化、水污染程度加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旱涝灾害不同程度频发、水供给不足的弊端益发明显。

(三)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与内地许多城市相比,新疆吐鲁番“坎儿井”的工程建设体系造就了一个果蔬飘香的田园世界。华北诸多地区由于长期过渡抽取地下水,目前形成地下水巨大“漏斗”,极大制约了当地生产生活的进一步发展。两个范例说明了,人为干预对于环境改变产生的巨大影响。

当前中国城市经济正处于创新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口,把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做到综合考量,在发展质量、社会效益上得到全面体现,是每个城市面临的新课题。在水环境的治理和利用上,自然条件、城市形态、观念习惯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必须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在新城区规划、旧城区、老设置改造上,提高实施标准,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有效改善区域水“微”生态。

三、关于深化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武汉水资源条件

武汉市是水资源丰富的中原城市,江河纵横,湖泊密布。长江、汉水汇流穿城而过,东湖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湖。城区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庞大水域网,总水域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蓄水能力强。同时城区纬度位于中部腹地,形成降水丰沛的区域特征。与中国北部、西北部干旱地区比较,自然水资源条件优势明显,但局限于较长时间以来城市建设在水环境、水面积的粗放式管理,区域无法形成水体的季节性、自然平衡交换,暴雨季节“看海”模式时有发生。积极推动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服务于生产生活便利化、可持续化,是实现武汉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

1.加快观念更新

海绵城市不是新生事物,只是现代社会深化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和改造的成果。一是我们要有从雨水管理这一微小切入点开始,把水系统、空气系统、土壤系统等看成是影响社会系统的必要因素加以保护,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是环境修复不仅单纯依靠政府主导,在政策上、经济上、技术上的支持就能一蹴而就,更多需要的是凝聚社会共识,人人参与,全民推进;三是要有长期建设的思想准备和对复杂性的认识,要从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新旧城区建设改造、功能性设施建设、不确定性的水文条件的多样性的社会需求等角度出发,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力求长远。

2.拓展“海绵蓄水体”规模

武汉水体资源丰富,江河、湖塘、林田均是巨大的蓄水海绵体,也是蓄洪蓄水的“主通道、主动脉”。保护过程中可依照“水系平衡”的原则,在城市建设中做到“填一还一”,缓解水面积萎缩的困局。同时采取措施雨污水有序排放、改善水质、疏浚河塘等,确保水体环境持续改善。同时辅以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更多实施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不断丰富城市存蓄、渗透、净化的“毛细血管”。

3.提升建设标准,严格治理措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局阶段就需做到“建管并重”。在政府工程、公共设施、社会项目等管理上先行实施,设计、施工、验收等每一个环节要抓好落实。同时在数量更大、分布更散的民用设施建设维护上,更要做到规范和有效的引导。对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高污染、高消耗企业实施关停和改造。这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监管,更需要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和市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自觉性,不断提升城市——家园的意识。

责任编辑:周小梅

F299.24

A

1009-1890(2017)03-0019-02

2017-08-04

张维天(2000-),男,湖北武汉人,武钢三中高三(八)班学生。

猜你喜欢
海绵武汉水资源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