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视角下“丹·布朗现象”的文化透视
——评《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

2017-03-11 13:05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亮南京农业大学肖明慧
外文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布朗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綦 亮南京农业大学 肖明慧

本土视角下“丹·布朗现象”的文化透视
——评《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綦 亮
南京农业大学 肖明慧

朱振武和张爱平教授合作的英文专著《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布朗文学创作的学术成果,也是中国布朗研究首次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声。这部著作从本土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特质,深刻揭示了布朗取得空前成功的堂奥,丰富了我国通俗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的内涵,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丹·布朗;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通俗文学;美国文学;国际化

2003年,丹·布朗凭借《达·芬奇密码》红遍全球,创下了无数的销售记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热潮,帮助已经被宣判“死刑”的小说起死回生。一年以后,布朗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与此同时,针对布朗的学术研究也迅速展开,出现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2015年,虞建华教授领衔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文学大辞典”出版,将“丹·布朗”收录为词条。这表明布朗已经引起中国主流学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国内丹·布朗研究专家朱振武教授和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张爱平教授联袂撰写的英文学术专著《丹·布朗现象诠释:文化悬疑小说创作程式研究》(TheDanBrownCraze:AnAnalysisofHisFormulaforThrillerFiction,以下简称《诠释》)由英国剑桥学人出版社出版,再度引发学界对布朗的热议。这部著作依托本土文学和文化经验,综合运用比较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方法,对布朗的全部作品进行系统研究,在国际学界有力地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是一部厚重的补白之作。

一、精心梳理布朗的接受和研究史

细致、扎实的文献综述工作是成功学术研究的必备条件。缺少这一点,任何研究都不免会言之无物,流于空泛。《诠释》的首要特点是对国内外丹·布朗的接受和研究史进行了精心的梳理,对各种观点和立场进行了客观和中肯的评价,为国内外受众了解丹·布朗学术研究进程,从而推动该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导引。

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诠释》首先聚焦国外研究,爬梳出国外研究从单纯关注《达·芬奇密码》的“《达·芬奇密码》现象”,到对丹·布朗作品进行整体探讨的“丹·布朗热”的演变线索。在这条纵向线索之中,它又展现出正面和负面评价两个横向维度。从《诠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国外学界对布朗的评价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欣赏者认为布朗“重新燃起了我们再度接洽那个神圣世界的欲望”(Zhu & Zhang 2016: 3; 下文此书引用只注页码);批评者则指责他的创作“笨拙、不符合语法规范、不断重复”(3),是对基督教的亵渎,甚至有抄袭的嫌疑。但无论认同还是质疑,都充分说明布朗作品引发的轰动效应。

在考察完国外研究情况之后,《诠释》将视角转向国内,从比较视野出发,阐释了布朗在不同的学术和文化语境的接受过程所产生的变异。《诠释》首先从总体上指出,相对国外研究中的褒贬不一,国内学界对布朗多持肯定态度。像王蒙和陆建德等文化名人都对布朗表示赞赏,认为他的创作并非一般意义上哗众取宠的通俗作品,而是具有广博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颇有洞见地指出,对布朗文学创作品质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学界和创作界对“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划分的重新思考。相应地,与国外普遍将布朗的作品称为“惊悚小说”的做法不同,国内研究者更倾向于将其作品定义为“文化悬疑小说”。另外,对于布朗作品中引起广泛争议的宗教主题,国内受众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像西方读者那样挑剔,更多的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探讨布朗对宗教纷争的再现”(11)。

《诠释》不仅关注布朗在中西两种异质语境的传播和接受中表现出的差异,还借鉴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方法,考察布朗的创作风格和理念对中国本土作家的启示,探究布朗现象如何催生中国本土类型化写作热潮。研究发现,中国本土化类型写作近十几年发展迅猛。这与布朗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几乎是同步的,与布朗在中国文学文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不无关系。在布朗的启发下,中国当代文坛涌现出了麦家、蔡骏、何马等一批优秀的悬疑小说家。麦家更是被誉为“中国丹·布朗”。其代表作、谍战题材小说《解密》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打破中国小说海外销售记录,并赢得40多家西方媒体的高度赞誉”(16),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在文学批评与创作关系的视阈下阐释布朗的中国之旅,《诠释》突破了平面式的研究成果评述,对外国文学在中国本土文学生成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受众从单纯的猎奇心态到反思本土文学创作范式的文化心理嬗变过程,都进行了深刻的揭橥,为国外研究者更加全面地认知布朗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有效素材。

二、深入挖掘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诠释》共由“引言”和七个章节等部分组成。除“引言”中的文献综述和第一章的总体创作情况介绍,其余六章从背景设置、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主题关怀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布朗已经发表的六部小说,深入阐发了布朗创作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能够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各大畅销榜单,俘获数以亿计读者的心,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升腾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样的作家大都会被认为是天才。但《诠释》向我们展示了天才的另一面,或者说,它深入到天才背后,揭示出天才是如何炼成的。不可否认,儿时的解谜体验、英文教师的严格要求、欧洲的求学经历,这些外在因素与布朗日后的成功不无关联,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布朗发自内心的、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对读者的敬畏之心。每创作一部作品之前,布朗都会对故事的发生地进行实地调查,广泛搜集素材,同时虚心向各路方家请教,确保细节的准确性。而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布朗更是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把创作潜能发挥到极致。不论是对闪回、留白和蒙太奇等技法的娴熟运用,还是对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等叙事方略的有机糅合,抑或是对色彩的精心调配而达成的视觉效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创造赏心悦目的审美体验。这种追求效果的创作理念在美国文学中并非没有先例,侦探小说的先驱爱伦·坡就是典型。坡取得的成就“主要归因于他的创作理念,而其创作理念的核心就是他反复强调的‘效果’说。以搅动读者心灵为核心的‘效果’理论既是坡对前人创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自己创作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朱振武 2007: 128)。与坡相比,布朗对效果的追求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传承了美国文学的“效果美学”原则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布朗的作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是苦心经营的结果,这是《诠释》通篇论证的一点。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它才能够有力地反驳认为《数字城堡》过于情节化、人物刻画单薄的观点,指出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互为补充,相得益彰(65),才能够令人信服地读解出,正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一样,兰登教授虽是“扁平式”人物,却丝毫不影响他的重要性(105)。

布朗的作品深入人心。他费心打造的独特美学景观是重要因素,但更为关键的是其创作的文化属性。这也是《诠释》重点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时势造英雄”。“9/11”事件的冲击、SARS病毒的肆虐,这些20世纪初的突发灾难加重了已经让人们困惑不已的“世纪焦虑”,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布朗的横空出世。“9/11”给美国人造成的创伤记忆和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更迭,更是让热衷探讨国家安全的布朗风行一时。另一方面,布朗作品的内在主题特质又与时代精神完美契合,让读者沉醉其中,欲罢不能。《诠释》敏锐地指出,相比J. K. 罗琳和斯蒂芬·金等畅销书作家,布朗的不同在于他善于用通俗的形式表达严肃的主题(370)。的确,布朗的作品不仅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还通过阐发正义与邪恶、人性与神性、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引领读者思考后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事关人类生存福祉的文化命题,让他们获得一种智性的愉悦。《诠释》的第七章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地狱》,认为小说探讨的人口过剩问题“是人们今天普遍面对的伦理问题。布朗在小说中展现的不仅是关于人口过剩的激烈争论,他还揭示了人们日益加重的、对于当下和未来日常生存的焦虑”(376)。《诠释》的研究表明,布朗的作品虽然属于通俗文学,却有着与严肃文学一样的深刻与厚重;布朗的作品能够雅俗共赏,皆因其题旨对当下性、前瞻性和普世性的完美融通。

三、处处彰显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芯”

如何处理好异域文化与本土视角的关系是外国文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涌入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一直是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陷入各种“术语”和“概念”的泥淖中不能自拔,缺乏从本土文化立场出发、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原创成果。20年前,曹顺庆先生(1996: 50)曾经振聋发聩地指出:“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这一观点也是对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诊断。事实上,文论的“失语”和外国文学研究的“失语”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那么,应该如何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诠释》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诠释》的一大特点是它在阐释西方文学现象时,对中国文学观念和范例的自觉运用。譬如,它以白居易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形容布朗设置悬念的功力;用苏轼的观点说明布朗作品中留白的艺术价值;用李汝珍的《镜花缘》解读布朗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用鲁迅的洞见阐述布朗作品的知识性;用朱光潜的见解论证细节的重要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涉猎面之广,令人叹服。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类比和分析丝毫不显突兀和生硬,而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让我们对中西两种文学样式都有了更加细腻和准确的感知,体现了论者“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功底和眼界。“只有体现出民族特色,文学创作才能在借鉴他者的过程中推陈出新,从而真正地实现本土化,走向世界”(朱振武 2015: 124)。文学批评亦如此,缺少文化自觉的文学批评只能是人云亦云,隔靴搔痒;只能是“我注六经”,很难做到“六经注我”。

当然,强调本土视角绝不意味着排外,甚至是恐外,而是发自内心地对本土文学文化价值的认同。《诠释》虽然大量引证中国文学观念,但它同样注重借鉴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它对布朗小说后现代叙事风格的论述就非常娴熟。以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解读布朗对时间和空间的精巧布局,则更显现出它对“西学”的精到理解。《诠释》对理论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套用,而是在充分理解本土文学文化精髓基础上的一种自然的生发,是对“中学”和“西学”的“视阈融合”,故而避免了理论与文本“两张皮”,方能信手拈来,收放自如。其实,说到底,从本土视角出发研究外国文学,最终落脚点并不仅仅在本土。它不仅仅是对外传播本土文化这么简单,还涉及外国文学本身内涵拓展的问题。为什么许多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比中国学者要深入得多,能够发现中国学者发现不了的问题?盖因他们的研究正是从本土立场出发的,也因此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因此,“对外国文学进行本土性的解读,从而丰富外国文学的内涵,这才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正确途径,这是对外国文学本身和外国文学研究双赢的方向”(高玉 2009: 90)。

从本土立场出发研究外国文学文化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研究者身体力行,落实到实践中去。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诠释》顺势而为,它从本土视角出发,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对布朗文学创作进行系统和深入的解析,是我国学者直接与西方学界对话,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尝试,对我国未来的通俗文学研究和美国文学研究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将进一步促动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借鉴和利用外国文学这块“他山之石”。

Zhu,Z. W. & A. P. Zhang. 2016.TheDanBrownCraze:AnAnalysisofHisFormulaforThrillerFiction[M].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曹顺庆. 1996.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 [J]. 文艺争鸣 (2): 50-58.

高 玉. 2009. 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研究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 86-91.

朱振武. 2007. 爱伦·坡的效果美学论略 [J]. 外国文学评论 (3): 128-137.

朱振武. 2015. 丹·布朗现象与文学中国梦 [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 119-125.

(责任编辑 李巧慧)

通讯地址: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綦)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肖)

I712

A

2095-5723(2017)03-0099-03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移情视阈下的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16jsyw-29)的阶段性成果。

2017-03-20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布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