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健 杨鹏程(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校园篮球对小学体育课的影响
□陈 健 杨鹏程(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在新世纪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园篮球给小学体育课特别是篮球课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走访调查等方法,界定了校园篮球在新时期的内涵,分析了校园篮球在小学体育课的作用及开展现状,提出了在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中校园篮球开展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小学校园篮球更好的开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校园篮球小学体育篮球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对我国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要求教育模式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广泛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到价值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质量诉思想观念大变革,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能力为主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社会性充满竞争力的人的教育,同时又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球类项目尤其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校园篮球和校园足球的普遍开展更是成为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对于整个的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丰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必然对小学体育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校园篮球是在校园内这一特定环境中,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广泛开展与延伸,篮球运动的发展与校园的发展相伴随,但在特定时期它所含的意义是有所不同。校园篮球文化是以学生和教师参与为主体,以篮球运动为主要内容和运动手段,所创造的篮球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表现出一种具有校园独特形式的学生群体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开展校园篮球高度重视,据新华社电国务院(2014年9月16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以及冰雪运动给予特别关注,并将中长期足球发展规划和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列入“重点任务”,由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共同负责。这体现了在特定的时期国家对于发展体育运动的决心,篮球运动与足球和排球统称为三大球项目是球类发展中的重点,对于篮球的发展重中之重在于学校,校园当中充满了浓厚的运动氛围,而篮球是深受广大学生深爱的运动项目。
2.1、校园篮球在小学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现在的校园篮球已经成为校园足球后又一个受到全民瞩目的衍生词,它重点体现在我们的小学校园篮球活动的丰富上,比如学校和大学区内的校园篮球课交流活动的增多,同时开展集体备课和评课,针对我们教师在上篮球课时应该如何做的更好进行研讨,不仅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交流,同时在大学区的层面上进行公开的示范课、评优课、研讨课等。增加针对篮球课的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课程和相关的讲座,大大的提升了篮球课的上课质量,学生对于篮球的相关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明显改善。
2.2、校园篮球课程开展方式日益丰富多样化
现在的小学体育课上增加了单独的篮球课,以教育局的名义给各大学区聘请了篮球专职的教师,每周进行三个课时的篮球兴趣培养和简单动作的教学,但毕竟是大班的教学,因为每个班都在55-60人之间的,所以给篮球教学也提出了很现实的要求,包括对学生器材的分配、教学的设计、学生兴趣的把握和整个课堂的纪律管控来说,都给篮球教练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小学篮球比赛的增多对于小学这一运动基础阶段的篮球兴趣培养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篮球比赛的形式有校内的比赛,包括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年级之间的比赛,校级之间的比赛,甚至区级之间的大型比赛,这些不但丰富了校园的体育生活,而且给那些热爱篮球的孩子展示的平台,通过比赛学生充分的感受篮球运动的快乐,在自己的努力中一点一滴的成长,体会这种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感觉。
3.1、校园篮球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的发展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技能,其必然有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密切联系。虽然在平时的理论书上讲着许多固定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但真正比赛时,技术动作和同伴之间战术配合的运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在比赛配合过程中,篮球场上的跑位和选择投篮的过程中,都体现出小学生个人的处理能力,突出的体现了人的智商运用上,虽然说球商是建立在身体素质之上的,但是其两者可以互补融合,同时在篮球活动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篮球活动中,神经系统会不断的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的能力,实际上是从多方面有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的。
3.2、校园篮球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现在家长和社会普遍认为小学应该多学习基础阶段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利用业余的时间兼得其他的知识技能,实际上对于学生的来说是超负荷的,体育锻炼特别是篮球运动充当着学习和生活的调节剂,篮球活动能使人身心舒畅,当期望实现时或满足时使人感到欢快、自豪、敬佩等情感,使人失衡的心理得到调节。这些可以培养参与者灵活、机智、沉着、果断、开朗、豁达和善于自省、随机应变的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3.3、校园篮球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渗透
篮球活动是同场多人竞技同时充满身体对抗的项目,拥有很多规则的制约,在校园开展篮球首当其冲的是篮球规则的教育了解,所以说对于小学生的规矩,规则意识的建立是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的。篮球训练是动作的不断重复再重复,然后达到强化提高的目的,那么在篮球运动的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的毅力和耐心要充分培养和发挥,提升学生的主体提高的意识,渐渐地学生就会拥有很多良好的品质基础,形成了个人的在篮球场上的“球德”,品质是相同的,在球场上便会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这是从实践当中得到的真知,所以更加的刻骨铭心。
4.1、校园篮球给小学篮球课带来的机遇
在各地教育局宏观上对篮球活动的政策支持下,首先有利于各学校体育教师篮球相关教学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本来专业就是篮球的体育老师,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要把握这样的机会,体育教师首先要研究如何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好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篮球课上有所提升,教师在提升教学质量上要产生深刻的思考。同时把握篮球的公开课,增加相关的业务交流,不管是区上组织的名师之路的听评课,还是大学区交流的篮球课,或者是我们本校校内其他老师的篮球公开课,都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养,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能够从中获得一点教学感想总是好的,所以在校园篮球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当下,把握机会认真的提升业务素质,必然有体育教师的用武之地。
4.2、校园篮球给小学篮球课带来的挑战
(1)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对于篮球课的重新认识。
很多小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但是迫于学业时间紧张,课外的文化课辅导大多占据生活,所以篮球活动的开展不是那么的理想,同时影响到了学校篮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他们的放松时间,而教师在面对一个60人左右的小学生集体的时候,往往一节课所能教授的关于篮球的知识很少,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生难以管控,很难一直让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之中,教师在管控的时候又耽搁了教学进度。在针对这样的情况时当然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提升自己对于篮球课的认知,业务能力必然要强,而且必须不断的丰富和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同时教导学生充分认识校园篮球课,保证学生最起码一点,认真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来上好每节篮球课,思想上首先要重视,生活不仅是文化学习,体育活动是必要的调节剂,体育教师要以严格的态度对待上课,对待学生要循序善诱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发挥篮球在小学生体育课中的重要作用。
(2)如何解决学生兴趣导向,区分篮球教学的重难点。
小学阶段分为三个教学段,分别为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水平一是指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个学段学生年龄6-8岁,每周有4个课时的体育课,体育老师在上篮球课的时候把握以引导学生,激发兴趣为主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关于篮球结合游戏为主的活动,重点是保持上课的注意力和兴趣。水平二是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年龄是8-10岁,这个学段的篮球教学是篮球游戏结合篮球技术并重的教学,在保证参与学生的热情同时,还要渗透相关简单的技能培养,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简单的篮球动作,比如高低运球、体前变相、直传球和击地传接球等,总之要寓教于乐。水平三的学生是五六年级,学生10-12岁,这个学段的学生训练动作的比重要大很多,一定是侧重于技术的培养的,同时要学生要参加对抗的比赛,要明白基本的规则和犯规的概念,教师为篮球裁判,把控整个的场上情况,学生在比赛中巩固兴趣,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篮球技术水平。小学生求知欲的增长就是学习兴趣的增长,而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长,求知求新是很好的良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动作标准,必须经常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然而完成这一动作过程时间长,单调的练习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这一感觉恰恰与求异好奇是相悖的,而好奇与兴趣似乎同时存在,解决了好奇心,也就解决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始至终关注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的关系,产生很多新的不同的过人方法,从而使其感到新鲜、好奇、无束缚,提高了自觉积极学习的兴趣。由于兴趣所带来的饱满热情,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尽而技术的掌握和提高速度加快了,时间缩短了,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校园篮球对于小学篮球的发展必然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篮球运动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充分发挥篮球热情的平台,对于广大的体育一线的教师来说更多的是面对常规篮球教学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挑战中得到真正的成长才是关键,校园篮球作为篮球发展的主阵地,广大的体育一线教师在推动篮球发展,提升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篮球的水平和认知方面责无旁贷。
[1]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03).
[2]袁耿,刘抗英,杨杨.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J].才智, 2014,(06).
[3]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03).
[4]陈冬亮,周文凯.篮球文化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3).
[5]张国钢.对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04).
[6]哈斯图雅,周庆柱,青格勒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和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7]王畔领,李小和.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08(03).
[8]苏世勇.浅析中小学篮球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策略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1(09).
[9]宋广成.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生态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09).
G807
A
1006-8902-(2017)-04-SY
陈健(197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篮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