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雅榕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州350007)
从受众视角浅析档案展览人性化服务
余雅榕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州350007)
受众概念的引入为档案展览的举办提供了新的视角。档案馆可以通过展厅布置,展览信息传递方式,展馆接待,展览讲解,展览过程以及线上展览等方面实现人性化服务,使受众在兴趣和舒心中参观展览,赢得社会的认可,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
受众档案展览人性化服务
G273.5
A
2017-06-25
档案展览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主要用于档案信息的传播共享,包括宣传成就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档案馆形象等。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直接对象,档案展览的人性化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档案展览的直观印象。从受众视角出发,对档案展览人性化服务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发挥档案展览的信息传播效果进而提高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
档案展览是受众获得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渠道之一。如2009年北京市档案馆举办的“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主题展[1]将北京市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时代变迁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获得知识,加深了受众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公民休闲时间的增多,公民对于档案利用的方式由办完事就走,逐渐朝着休闲利用的方向转变。公民来到档案馆有可能不针对某一特定事务的办理而只是为了在闲暇时间释放自己。档案展览对馆藏资源加以整合,通过展品陈列、讲解员讲解甚至与受众互动的方式,使其成为档案休闲利用的重要方式。
受众是档案展览策划中的关键点,它影响着档案展览的选题、策划、宣传,并决定着档案展览的效果;其次档案展览重视对受众的人性化服务是提升档案馆形象的重要方式。随着图书馆、博物馆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迎合受众需求,同样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档案馆也要积极应对,不仅要根据受众的合理需求开发馆藏资源,还要主动积极为受众提供人性化服务。档案展览是连接档案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档案馆若能利用好这一桥梁,将会大大提升档案馆的形象,进而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
档案展览的人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以受众为中心,考虑受众的需要,重视受众的尊严和价值,给受众以人文关怀,从而有效地提高受众对档案展览的满意度,进而增加档案馆的形象满意度,最终到达提高档案馆社会影响力的目的。档案展览的人性化服务不仅在展厅设计等硬件上关注以人为本,还要在展览讲解、接待等“软件”上提倡人文关怀。
1.展厅布置。档案馆展厅布置是受众参观展览的第一印象,它带给受众的感受将直接影响档案展览效果。因此档案展览在布展的各个环节都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展厅空间和观众路线最好结合展览的主题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展品的摆放方式应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使受众在感觉舒适愉悦的情况下还能有最佳的观赏效果。如2012年北京市档案局(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展览,从序厅的入口开始用灯片展示的老北京市井生活营造了宛若进入真实胡同的感觉,接下来的每个单元也都巧妙地利用空间构成让人流在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路线依顺序而行,利用空间的隔断、出入口与通道,利用空间的大小、明暗、疏密等对观众进行引导与暗示[2],更妙的是在角落的一堆煤球,使受众倍感温馨,对老北京胡同生活更有认同感。
2.展览形式。展览形式具体解释为档案展览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分为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有声语言以及非语言符号三种方式。文字符号其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演绎性功能。运用文字符号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3]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到文字符号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文字能激发意象和隐喻,使读者能够从想象和经验中衍生出丰富的意义[4]。文字符号的缺点也很明显:作为一种抽象符号它不像具象符号那样易于为受众快速理解,受众需要逐字阅读才能明白其中的完整含义。并且受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同一文字符号所传达信息的理解程度具有差异性。一般情况下文字符号主要针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受众或者其目的为学术研究的学者等。非语言符号具有具象性而非抽象性。比如说图像,一旦看到图像受众的脑中便自动生成了相应的形象,而不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逻辑推理与思考,从知觉这一层面上看非语言符号比文字符号等更容易为受众所理解。当然不能只是从理解的难易程度来讲,尽管非语言符号更易被受众理解,但是相对于文字符号来说受众少了自我思考的过程或者说自我思考的程度被减弱,这样容易造成受众对于档案展览传递的信息虽然理解得快但是理解得不够深入,同样不能达到展览的最终目的。如果要理解非符号语言深层的思想内涵或者审美价值,受众也需要展览者正确的引导。
档案展览传递的信息能够为受众所理解,这是档案展览策划者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策划者不能将受众的理解能力置于一边不顾,以自己的知识水平为参考策划档案展览,受众不能理解档案展览的内容或者受众对于档案内容的理解没有达到档案展览者预期的水平都将使展览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所以在展览策划之前要明确展览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于哪些人群,然后对所要针对的主要受众做足够的分析,进而选择是主要采用文字语言、有声语言、非语言符号或者三者分不同的侧重皆采用。比如,上海市档案馆举办的婚俗档案展览,除了展示不同时代的结婚证、结婚照外,为便于受众理解“36只脚”的婚俗,档案馆还摆放了包括大橱、五斗橱、床边橱、木床、木台等的“样板房”[5]。
3.展馆接待。接待服务是展馆的门面。接待服务人性化表现不仅包括展馆接待人员接待公众时贴心的服务,还包括展馆为接待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而做的准备工作。目前国内的许多档案馆都没有对弱势群体设置特殊的服务,比如一些档案展览的展线较长,但没有在展厅中设置供人休息的椅子,这对于受众特别是一些年长的参观者就显得很不便利,因此合理、有效地在展厅内设置休息椅是提高档案展览参观质量的必要的人性化服务。同时大多数档案馆都没有为残疾人设置专门的车位或者提供辅助设备。而在国外,档案展览十分重视残疾人的接待服务工作,美国国家档案馆展厅门口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轮椅和导盲犬服务,停车场内也为残疾人设置了可伸缩式斜坡、专用停车托架等设施。英国和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内均配有大量的辅助视听设备如放大镜、助听器等,英国国家档案馆内还配备了一支残疾人服务专业队伍,提供手语、唇语等人工服务[6]。因此,国内档案馆应该向国外学习,不仅要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类辅助设备,还要在展厅附近设置轮椅专用斜坡,展厅参观通道也要让残疾人轮椅都能通过,展品摆放的高度在他们的视线之内,洗手间设置残疾人专用洗手间,还可以向社会公开招募接受过相关训练的志愿者为其提供一对一服务等。
4.展览讲解。讲解服务是档案展览最重要的服务项目,一个完美的展览必须有恰到好处的讲解为其增添色彩。然而许多档案展览没有将受众群体进行层次划分。展览讲解员的讲解词都相对固定,但讲解对象是由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信息诉求的受众组成。比如对于学生群体特别是小学生,档案讲解词的内容很可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这时候讲解应尽量详细,语速应尽量放缓,语言应通俗易懂,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为了让学生听档案讲解更专心,讲解人员还可以根据展示的内容对外在形象进行设计,在得体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意性。例如以“茶文化”为展示主题时,讲解员可装扮为采茶女的形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展示主题时可以装扮为红军的形象,与枯燥严肃的工作装相比,能够给小学生们带来新奇的感觉,更得他们的欢心,提高他们对档案展览的参观兴趣。而对于学者、研究人员这一类受众,尤其是对展示内容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观众,档案讲解员则在熟悉档案展览内容的前提下,还要广泛了解展览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才能直接就受众关注的某一知识点进行专业化的讲解与交流。现在许多展览可以提供预约,这样就可以根据参观者的职业特点和目的要求等不同需求,创新讲解方式,灵活修改讲解词,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使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讲解的效果也更明显。
5.展览过程。互动性是目前档案馆展览过程中较为缺乏的环节。一方面由于档案馆的馆藏多是以纸质档案为主,声像档案数量很少,使得档案展览以平面展为主,情境展较少,受众与档案展览的互动性也少,受众在参观档案展览的过程中多是沿着展线从头看到尾,不能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如果展线过长或者展品的陈列紧凑,则受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以往档案展览注重档案展览策划时主题的新颖程度以及档案展览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如何做到准确生动,以上都属于增强引导性、提升启发性这样一个客体活动领域范围,没有强调激起观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像对于学生群体,是需要以提高其兴趣,培养档案展览的潜在观众为目标,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使受众融入档案展览之中,从而实现互动交流。
在这一方面,美国国家档案馆就充分发挥自身在展品保存方面的特长,在2013年举办“保藏博览会”,以本馆各类馆藏为例,专门向公众传授各类常见物品的修复和保存方法,培养公众的家庭档案意识。在这期间,观众可以将家中的书籍、稿件、音像资料等带到展厅内,在工作人员“一对一”的指导下学习保存和修复方法,互动性较强。其实我们国内近年来也有档案馆尝试将互动环节融入展览过程中,比如以福建省档案馆的廊桥展为例,档案馆在展线结束的地方提供了廊桥模型搭建的材料,据档案馆工作人员透露,很多家长带小孩参观展览然后参与廊桥搭建,在互动实践的过程中对展览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对于抱着学术研究目的的学者,档案馆可以组织一些诸如专家讲座、学术论坛等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一史馆与潮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清代宫廷传统文化展》,在展览举办期间还组织了明清档案展览与潮州文化研讨会,就明清宫廷文化与潮州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深入研究,为学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7]。
6.线上展览。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展览如果还不及时跟上潮流,可能会失去更多的受众。线上展览又可称为网上展览或者在线展览。及时更新线上展览,可以使受到时间和地点限制而不能到达展览现场的受众及时直观地接收到展览信息,而且线上展览若用户界面设计友好,媒体技术融入得当,会更容易激起受众的展览兴趣引发受众前往实地参观的欲望。比如2012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75周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官方网站展览“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以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翔实地揭露了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线上展览将展览现场直观展示出来,在网络上引起许多关注,激发了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当年实地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人数大幅增长,首次突破600万大关,全年接待观众达到6659959人次,同比增长18.4%[8]。
档案展览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展览效果直接影响档案馆社会影响力。受众作为档案展览的直接对象,是能否实现档案展览效果的关键。而档案展览人性化服务的开展必将给受众带来愉悦感和舒适感,赢得他们的认可,提高档案展览的效果,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
[1]倪永宁.北京市档案局(馆)举办“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展览,北京档案[J],2009(5):17.
[2]吴兰,付鑫.档案展览形式设计研究[J].北京档案,2013(6):20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7.
[5]邹伟农.五一黄金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迎客逾六千——上海档案信息网[EB/OL].[2014-11-7].http://www.archives.sh.cn/zxsd/201203/t20120313_11589.htm l.
[6]高妍.实体档案展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12).
[7]钟其炎.论如何创新档案展览的宣传工作[J].兰台世界,2012(35):80.
[8]http://japan.xinhuanet.com/jpnews/2013-01/13/c_132099413.htm.
Analysis of the Humanized Service in the Archival Exhibition in Perspective of Audience
Yu Yarong
(Social History Colleg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audienc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holding an archival exhibition.Archives could realize humanized service by proceeding with the following respects,such as layout,information transmission,rece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exhibition hall,process of exhibition and online exhibition.The above mentioned measures are able to make audiences feel com fortable and amused in exhibition,w inning acceptance in the society and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archives.
audience;archival exhibition;humanized service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0.09
余雅榕,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