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孟志宏 景梅石
学习领会课程设置方案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姚俊 孟志宏 景梅石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省教育厅制定了《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省教育厅将于2017年上半年举办系列专题培训活动。为帮助各市、县(市、区)和学校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我们组织部分专家撰写了解读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省颁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修订)》(以下简称课程设置方案),是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方案,全面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我省新修订的课程设置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突出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基础性、时代性、综合性、灵活性。这既是我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顶层设计,又是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设置方案,强化课程意识,增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自觉性。一是要强化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核心作用的意识。只有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才能从根本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二是要强化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基本途径的意识。有人认为,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这是缺乏课程意识的一种反映。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标准和基本要求。三是要强化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基本依据的意识。学校中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各类各种课程实施得以完成的。认真实施课程设置方案,就是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深化课程改革,就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意识是校长和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纠正“课程就是教材”的错误认识,明确和正确处理课程总体设置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和正确处理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科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只有认真学习领会课程设置方案,强化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才能增强校长和教师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修订的课程设置方案,不仅体现学科课程安排的变化,更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我们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课程设置方案修订坚持的“四个原则”和课程设置方案的“六个突出”。
(一)课程设置方案修订坚持的“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在认真总结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省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增强深化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系统设计。统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间、学科内的联系与整合,实现国家课程学校化、地方课程综合化、学校课程特色化。三是坚持重点突破。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范围之内,优化德育课程,强化综合实践课程,增强课程安排的灵活性,扩大学校的自主权,焕发改革活力,凸显区域教育和学校办学特色。四是坚持继承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注重制度建设,增强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辽宁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方案的“六个突出”
1.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强化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结合学科特点,把德育目标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强调把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班团队活动、各类专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学校文化建设、重大纪念日及传统节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2.突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加学科实践活动
强调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以主题教育等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科学普及、公益性劳动等活动,保证课时不挤占,防止出现实践环节弱化虚化等问题。
3.突出“健康第一”原则
不仅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贯彻,而且全课程、各学科都要贯彻落实,与“健康学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保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正式纳入课程设置方案,在时间上予以保证。
4.突出整体综合性,充分发挥课程综合育人功能
结构产生功能,整体发挥效益,重组形成优势。统筹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注重课程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打破各类课程及学科之间的壁垒,提炼课程主题,积极探索“全课程”整合教学、“主题式”学习活动等,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交叉、脱节错位等问题。
5.突出选择灵活性,下放权力,扩大地方及学校的自主权,为学校课程改革创造条件
一是坚守“底线”,在不增加周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不减少品德、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平均周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课程实施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积极探索长短课、周课、跨学科课、跨年级课等多样化方式,实施各类课程及学科课程。二是为了促进不同学段课程衔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初中阶段生物、物理、化学课程可选择不同的课程安排。
6.突出配套关联性
关注课程实施相互衔接、整体配合。要制定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或指导意见,保证我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有序进行。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方案,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又是新的机遇。关键在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保证课程设置方案全面实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校长课程改革的执行力和领导力
在建立课程实施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学校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主体。因此,要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校长的课程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实施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校长课程执行力,真正把课程设置方案转化为学校实施的具体行动。强化校长的改革意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不放松,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发展规划,落实学校在课程整合与开发、课时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的自主权,研究和解决实施课程设置方案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校长课程改革的领导力,实现国家课程学校化、地方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二)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统领课程设置方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先进理念,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先进理念,用先进理念引领改革实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紧紧围绕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动力。
(三)坚持制度创新,建立课程与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理念靠制度落实,制度靠机制执行。要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学习借鉴质量管理科学和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紧紧抓住教学质量生成的各要素和各环节,建立和健全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整体优化教学质量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建立全面、全程、全员的课程与教学质量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实现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要树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发展即成果”的教研理念,立足学校、基于课堂、针对问题,着力组织教师个人进行教学反思、教师集体协作、学生有效参与、专家指导引领,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网络教研,建立开放性教研平台,为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创造更大的空间。
(四)开发课程资源,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许多学校和教师反映缺少课程资源,这已经成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因此,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活动场地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使用率。要加快“数字校园”“书香校园”“健康校园”“美丽校园”“文明校园”等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和办法,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课内外、校内外各类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共建共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为有效实施各类课程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五)把握话语主动权,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要积极把握课程改革的话语主动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经验、典型、成果引领各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宣传课程改革;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厘清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定与权限,促进家校合作,促进社会与学校协调,增进家长和社会各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营造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辽宁省学校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辽宁省学校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锦州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