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017-03-11 08:16张芳玲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大学生

张芳玲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视域下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张芳玲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下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的集体认同,即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更能推动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实践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认同;民族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又分别拥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多种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种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濡染其心灵,塑造其人格,使高校大学生切实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二、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涵义

“认同(identity)”本源于哲学领域,后被心理学界接纳,目前已受到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教育人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常见于身份认同、自我认同、公民认同、职业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概念中。根据《社会科学大词典》,“认同”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体现为群体中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需要、目的和利益,形成相同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取向,并能自觉地保持这种一致性。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之总和。[2]《中华文化辞典》将“文化认同”界定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文化群体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按照多元文化理论,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以分为若干种微观文化和共同的宏观文化,微观文化指某个族群自身的文化,宏观文化指各族群文化之间的交集部分。因此,本文中的“文化认同”特指中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几千年特定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下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优秀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集体认同。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强调对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非“文化优越论”思想的传播,亦非“民族主义”观点的体现,因为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单指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而是我国56个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国家层面上各民族共享的普遍文化和集体意识。在当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并非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弱势文化,各民族共同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内核。因此,在民族地区加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会消减各民族大学生对其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反,它是形成中国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有力保障,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前提与基础,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发展,维护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生活秩序。

(一)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倡导的是自省克己、诚实守信的做人态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体现的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主张的是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认同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原因不仅在于拥有共同的辽阔疆域和公民身份,更重要的是拥有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用之不竭的民族精神源泉,是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依据和精神保障。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歌颂和弘扬先国后家、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精神,塑造各民族学生共同的心理基础和价值导向,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推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既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与核心领域,承担着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之后的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与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要强调大学坚守大学精神和自身使命,通过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授给学生,将高尚的价值观和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传递给学生,使得他们永远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和推动文化发展的先行者,用自己的力量重塑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四、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一)实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课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3]。各高校应当适当改革课程体系,在通识课程中适当增加中国历史、文化、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模块,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和公选课程。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打造一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品课程,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与道德品质。

(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校园活动

大学本身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而这种文化积淀则蕴藏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通过组建中国传统文化社团,在校园中开展沙龙、报告、讲座等传统文化学术活动,开展古典音乐、戏剧、艺术等传统文化欣赏活动,开展基于传统文学作品理解和认知的读书、朗诵、演讲等竞赛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室布置、楼宇规划、校园环境中,既可以营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塑造高雅和谐的大学文化,又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濡养大学生心智,对于大学的校风、学风建设也不无助益。

(三)加强社会学校合作,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与社会的互通与合作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开辟新渠道,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延伸。目前,大众传媒机构已出版了不少普及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报纸、期刊和杂志,新型媒体同样也提供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网络资源。高校可以凭借以上资源向学生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使大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价值和表现形式。同样可以安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游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考察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五、结语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基于包容和尊重的新型文化观下的教育活动,要努力消除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心理隔离区,建立包容“他者”的文化认同观,提供各民族学生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通道和机制,保证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一方面要培养各民族学生共同的文化意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思想,另一方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才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的和谐共生,使得来自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构建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观,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力践行者。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4-04-01)[2017-09-01].http://www.jyb.cn/info/jyzck/201404/t20140401_576454.html.

[2]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高校中的传承与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3]人民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6)[2017-09-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29049653.html.

G641

A

1673-7725(2017)12-0122-03

2017-09-25

本文系2016年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对宁夏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NXYBCDG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张芳玲(1977-),女,宁夏固原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周丹】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