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对运动员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

2017-03-11 04:41董婕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人文运动员素养

□ 董婕(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体育管理对运动员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

□ 董婕(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体育管理作为运动员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性、常态化的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运动员形成完善的体育认知模式,形成核心人文素养。因此在现代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做好体育管理,构建科学化、标准化、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价值认知能力,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完善的人文素养。鉴于此,本文就当前体育管理对运动员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性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体育管理 运动员培养 人文素养形成 问题研究

1、人文素养在体育管理中对运动员培养的主要影响

体育管理作为运动型人才综合培养形态的重要体现,按照科学的标准制定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训练机制增强运动员的体质,提升运动员运能力是其最根本的出发点。体育运动作为运动实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其人文素养的培育形成是影响运动员体育认知形态完善的重要因素。所谓人文素养实际是指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情操,运动员能否以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体育运动,形成完善的体育意识主要来源于运动员是否有着较为完善的文化认知形态,能否从科学角度出发正确的看待体育训练。道德情操作为运动员人文素养的直接意识表现,它决定着运动员是否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怀,能否形成完善的道德认知理念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精神,以完善的价值情态来正确的看待体育竞赛。培养我国运动员的人文素养不仅是运动员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体育科学所要求的重点内容。只有在运动员体育管理机制中以人文素养为核心建设科学化、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有效转变运动员的认知形态,促进运动员以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信仰,形成完善的人文意识形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运动实践中形成完备的体育精神。

2、体育管理中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人文素养作为社会历史形态的客体主观反映,其主要价值内涵包括了体育文化精神和体育运动精神,象征着体育竞赛中拼搏努力、积极向上的坚强意志。现在的体育管理并不单单指培养机制建设,这其中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识形态。具体而言,就是如何运用体育运动精神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何以体育文化精神为引导,促进运动员形成完善的体育认知模式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相对而言运动员的人文素养主要是指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通过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志。体育文化精神代表了一个国家的体育形态,而人文素养作为体育文化精神的潜在引导机制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管理是社会体育形态机制的标准化、科学化的行为动态体系,是运动员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其主要培养方式是以运动员为主体,教练作为引导者带领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让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坚定自身的信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认知水平,以体育精神为引导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所以人文素养也象征着运动员队伍的拼搏精神。拼搏精神是运动员和教练在长期体育训练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象征,它不仅是运动员队伍的精神核心,也是运动员队伍凝聚力的直接体现。人文素养在体育管理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运动员训练机制、人才培养方式广泛联系在一起的,是现代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架构。人文素养为运动员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精神环境,和体育管理中的管理计划、行为机制、组织模式相联系,促进运动员综合发展。

3、体育管理中运动员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3.1、促进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

从现代运动管理的发展方向来看,运动管理中融入人文素养内容可以促进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培养的对策都没有重视体育管理的价值和地位,不能按照科学性的计划和组织模式对运动员进行专业培养,不仅难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更难以促进运动员形成人文素养,严重限制了运动员的认知情态的塑造与成型。我国大多数省级或市级的运动员培养方式只是让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强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注重运动员体育能力的提升,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传授,难以有效发扬体育运动精神。因此要想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精神,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就要发挥体育管理的作用,要在体育管理架构中融入人文核心,注重运动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加强运动员核心价值意识的培养,能够让运动员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能够培养运动员的竞争精神,促进运动员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3.2、陶冶运动员的思想情操

体育管理中运动员人文素养的形成还可以陶冶运动员的思想情操,促进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模式,发展个性。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运动员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独立能力较差,缺少意志力。因此,在体育管理过程中要着重运动员的个性发展,让运动员明确自己的思想目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在体育管理中,教练要根据每个运动员都不同个性,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让每个运动员都可以感受到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的乐趣。在教练的帮助下运动员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与文化知识学习,克服自身弱点,改进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思想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

3.3、锻炼运动员的思维能力

体育管理中融入人文素养内容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思维能力,让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准,形成完善的思想逻辑。人都会思考,思考能力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变化,最后趋向于成熟。对于运动员而言,其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已基本成熟,具有作为独立个体的思维能力。在体育管理中要引导运动员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团队活动中发挥运动员的优势,促进运动员形成完善的情态认知逻辑,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形态。

3.4、体育管理中加强运动员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1)加强运动员的专项训练。

在体育管理过程中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素养;首先,练和管理层就要重视运动员的素养提升,加强对运动员的专业训练,促进其技能提升。第一,教练要针对运动员进行详尽的考察,不同的运动员其身体条件和基本素质有着差异,教练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和训练计划,将各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统一,着重于运动员专业技能掌握和核心素养的提升。第二,教练要针对不同运动员采用不同的教学训练方式,因为运动员的先天身体条件及思想素质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练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提升其人文核心素养,拓展其知识视野。

(2)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

体育管理中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素养就要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加强运动员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素养的重要表现,是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意识认知活动。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体育训练中,要广泛的进行快乐教育,利用教学训练来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兴趣。兴趣是一个运动员力求认知研究获得某种认知对象的积极态度或者思想倾向,伴随着一定的积极情绪状态,是运动员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视野的重要动力。所以在体育管理中要针对强度较大、运动员身体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兴趣淡化的训练项目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强化教学环节,结束这部分训练内容时要选用愉快的放松方法,这样可使运动员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训练,充分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提升运动员的人文情操。

(3)拓展教学方法。

在体育管理中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素养还要拓展教学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人文素养与体育运动的技能关系非常密切,体育技能提高了,也就促进了运动员形成了正确的人文素养。在体育管理中运动员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运动技巧是技能的一种有机表现形式,是通过相应的神经协调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外在协作运动机制。当运动员按照运动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连贯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着运动员熟练的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运动员掌握某种体育技能主要来自于训练过程中思维活动强度和认知能力的表现。因此在体育管理中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学科知识多渠道进行教学,要结合体育文化和其他基础学科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让运动员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均处于积极状态,培养运动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引起运动员对体育的兴趣。

(4)注重训练环境的打造。

体育管理中培养运动员的人文素养还要注重体育训练环境的打造,要综合运用各种训练资源,提升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切实培养与提高运动员的人文素养就要充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首先要重视文化课堂建设,拓展社会实践渠道,采取兴趣性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体育运动员的文化课堂要充分体现健康快乐的教学思想,要根据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造一种快乐的人文教学环境,改变那种死板教条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人文教学应把阳光与空气、游戏与健身、运动与快乐的有效结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训练环境。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游戏化,手段要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练,让运动员体验到文化学习的快乐。

4、结语

在体育管理中促进运动员形成人文素养就要明确体育管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和价值认知观念形成的影响,了解人文素养对运动员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新培养机制,通过打造寓教于乐的文化教学环境来促进运动员积极地学习文化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文素养。

[1]王通.探究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3,(02).

[2]杨虎智,王乐,马卫平.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运动,2011,(15).

[3]李英.运动员的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J].江苏教育,2009,(36).

[4]王凯珍,潘志琛,刘海元,郝亮.深化“体教结合”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新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2).

G803

A

1006-8902-(2017)-11-SY

猜你喜欢
人文运动员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