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与思考

2017-03-11 03:58刘祖德肖伟元董宇启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周 欣,刘祖德,张 超,王 伟,肖伟元,董宇启,韦 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

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与思考

周 欣,刘祖德,张 超,王 伟,肖伟元,董宇启,韦 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

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基本成熟,但高等医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对高等医学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是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对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信息化教学;高等医学教师;信息技术

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社会的逐步信息化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教育的信息化提出了具体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需要积极探索、努力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的信息化。传统的医学教学资料有局限性和时限性,而信息化教学资料不仅内容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能长久保存、持续更新[1]。传统高等医学教育理念和模式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需要进行变革、发展、更新。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硬件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而软件方面,即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不能轻易做到。对高等医学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是医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2],因此要成功实现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首先需要培养和提高高等医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1 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全面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领域(例如医学教育管理、医学教育教学和医学教育科研等),利用信息技术对医学教育体系,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组织、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从而达到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全方位医学人才的目的,是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新阶段。医学教育信息化与传统医学教育的区别在于,医学教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将医学知识进行图像化、视频化、网络化等信息化处理,通过信息化工具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对医学知识进行分享、协作讨论和沟通。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医学教师能够使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信息化教学流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 信息化时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变化

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资料的丰富性、多样性、易获性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医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丰富多样的医学图像、医学视频等资料,这样的变化对于处于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高等医学教学目标的变化

传统高等医学教育更多的是要求医学生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考核侧重于医学知识的记忆,教学目标注重使医学生掌握更多医学知识。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医学资料,且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超过教师课堂传授。在这样的变化下,医学教学目标逐渐转变为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教师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3]。

2.2 高等医学教学方法的变化

传统的高等医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带教见习临床病例、指导临床实习操作为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医学生通过在网上搜索、下载模拟教学软件等方式就能得到大量的医学知识、临床病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阶段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已经开始逐步应用[4],信息化教学方法将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更是高等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2.3 医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传统高等医学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讲授、课堂学习、临床见习等。在信息化时代,医学生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医学知识,例如互联网、视频网站、在线课程等,学习方式及学习地点不局限于课堂或医院病房,医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学习地点。

2.4 高等医学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这种模式不仅存在于高等医学教学中,从我国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目前都以这种模式为主,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而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教师除了要传授医学知识,更要帮助医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医学知识体系,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模式引导医学生进行学习,甚至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协助。在信息化教学时代,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领者的角色。

3 我国目前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主要的高等医学院校均已建立数字图书馆、校内网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全国90%以上的医学高校已建有各自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选课排课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但各管理系统大多各自独立运行,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不够;高等医学院校均建立了信息门户网站,内有教学频道、精品课程等在线教育内容,但内容大多疏于更新、缺乏维护、少有互动,医学资料较为陈旧。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高等医学院校中,不同年龄段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存在明显差别,例如大部分年龄在46~60岁之间、教学经验丰富、长期实施传统教学的教师不愿意主动改变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教学,当高校有相关考评要求时才会被动增加部分信息化教学。这类教师具有较强的医学教学能力,但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弱。而大多数年龄在26~45岁之间的教师虽然善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善于使用各类信息化教学工具,但是部分教师教龄较短,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中盲目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忽视了教学重点的突出。这类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接受信息化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部分年轻教师医学教学能力相对较弱。

4 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也是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者。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技术的变革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都需要通过教师来进行。通过教师这个载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才能得到具体实现。高等医学院校的信息化设备、信息化平台需要医学教师来运行和维护,教育效果反馈和评价也需要依靠医学教师来实施。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必须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理念培养、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4.1 培养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

在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要对全体医学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更新,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对医学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等。其学习过程、处理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部分年纪偏大的教师群体,他们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方式,且满足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因此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存在主观不重视、客观有困难的情况。对于这类教师,教学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培训中需要侧重于加强信息化理念的培养,并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冲突的矛盾,减轻教学负担和学术压力,且针对这类教师,应根据其课程特点,制订符合其理解能力的信息化培训课程,由简至繁,逐步深入[5]。通过教学实例、示范课及教学评价,让这类教师亲身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使其自觉主动接受信息化教学。另外,培训课程内容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增加实践操作培训和信息化教学工具培训,让教师通过培训能够独立完成信息化课程备课、讲授及教学效果评估,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便捷性、科学性。

4.2 鼓励医学教师依据课程特点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

不同的医学课程差异较大,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见习实习课程的课程内容、上课形式及评估方法各不相同,不能一概套用相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6],应指导医学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例如,基础医学解剖课中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位置较为抽象,学生记忆较为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解剖透视软件进行讲述,这类软件可以逐层去除人体解剖结构,清晰显示每一部分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及功能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问诊和体检来了解疾病的特征,从而掌握病种的临床特征,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限制和病房收治病种的限制,学生难以见到所有应掌握的病种,教师可以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将患者的疾病特征信息化,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应帮助教师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鼓励各医学课程教师了解其课程特点,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合各自学科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备课、课堂授课及课后评价,最终结合本学科特点、教学重点建立适合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4.3 培训医学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及信息化教学工具

现代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及信息化教学工具。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例如各种通讯客户端、云课堂、微课等,教师可以在网络同步授课,共享学习资料,实时沟通答疑,实现体验式、模拟式、交互式教学,使课程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通过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例如各种图像、视频处理软件及教学软件,使艰深的医学知识转变为三维立体结构、透视图或剖面图等简明的医学资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4.4 帮助医学教师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

传统教学评价系统通过课程测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存在滞后性及单向性,教师和学生均无法得到及时反馈,通常在课程基本结束时才能有大致了解。信息化教学时代,利用通讯软件建立的测验和问卷系统可以实现每节课后测试及每节课后教学评估,教师可以便捷地通过课后测试系统和问卷系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而学生能够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反馈结果随时对教学进行改进。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使医学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评价系统,不仅可以对每门医学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可以记录每位教师的个人教学数据,通过将数据分析整理,可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

5 结语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的战略规划,要建立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形成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关键。通过培养信息化教学理念、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和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多方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推进高等医学院校整体信息化教学改革。

[1]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2]彭南生,刘建清,曹阳,等.信息化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12-16.

[3]黄海林,庄文献,周玉霞,等.美英教育信息化评估标准对建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启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1-2.

[4]李曼.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8):32-36.

[5]王东勇.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7(6):1032-1034.

[6]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5):113-116.

[7]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67-74.

G420

A

1671-1246(2017)22-0003-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年度教师发展项目(JFXM2017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7年度医学教育研究项目(YB170720)

(*

韦民)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医学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