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翻译教学探索

2017-03-11 00:29:33李志萍
外国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企高职教学模式

李志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国际学院,重庆 401331)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翻译教学探索

李志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国际学院,重庆 401331)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翻译教学。通过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应用翻译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探索,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应用翻译教学改革,并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的翻译人才。

高职英语教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全面渗入,中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国内企业纷纷加入国际竞争,积极开拓和实施产品全球化战略,而涉外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国际通用语——英语的桥梁作用。目前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胜任沟通的专业翻译人才缺口较大。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主体,特别是与企业紧密联系的高等职业院校,承载着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 办学宗旨是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有责任积极探索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实践能力强的应用翻译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研讨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翻译人才。

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企业中的技能型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探索与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就是企业与学校之间通过人才、技术、资源的整合共享,培养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蔡辉,2013:51)。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化分配。

高职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学生能否用英语进行相关专业信息的获取和交流。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双语交流能力有限;翻译教学仅仅是综合英语教学的一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语言习得,重点在词汇或短语的讲解,很少论及相关的翻译理论;由于传授的翻译教学内容脱节于学生自身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为了实现向当地培养“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的目标,在设计高职翻译课程时,首先需要调研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结合本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1 课程设置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特点,高职翻译属于初级交际型翻译,是与行业相关的双语沟通活动(曾昭涛, 2009:49)。高职翻译课程目标的设置主要应围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掌握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熟悉相关领域的文体特点,驾驭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定位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师通过实地调研相关企业,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翻译人才的职业需求;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企业界精英和业界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授课方案等,强化口笔译双向翻译实践环节。

2 应用翻译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刘和平,2013:51)。

2.1理论依据

功能主义是高职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仅靠语言学难以解决所有的翻译问题。翻译目的决定实践中应采用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译者应首先思考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功能翻译学派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是一种涉及委托人、译者、接受者多方专业人士集体参与的整体复杂行动(Mary, 2001:47)。原文与译文是各自独立的文本,译者可以将原作者提供的信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有条件地选择传递(方梦之, 2003:47)。

从高职毕业生的岗位性质分析,高职翻译是应用翻译,应用翻译注重信息的传递。因此高职翻译课程要基于工作任务、策略和方法,通过内容的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弥补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不足。

2.2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定位对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企业对市场需求有着更为准确的把握,学校应该与相关企业人士沟通交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研讨会等形式,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在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共同制定高职翻译课程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高职应用翻译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与翻译技能,兼备思辨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为学生就业和后续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实现两个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包括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应用文体的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能力目标指掌握应用文体规范及特点,实际操作翻译工具等。

2.3 创建应用翻译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战”,老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应用型翻译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具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模式必须关注如何围绕实践展开教学,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习、感悟、内化并掌握翻译技能。

全球化和数字化为教学带来挑战,我们应该倡导“以实践为核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社会需求和应用翻译职业现实引入教学,不断开拓整合新的学习资源和合作平台。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因材施教,寻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加强翻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资源获取知识,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

高职翻译课程应该强化学习者双语信息的沟通能力。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点在于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可以把双向笔译和口译融合在一起,针对具体的翻译项目开展任务型教学;指导并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翻译能力,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还需掌握翻译工具的使用,以便于更全面地传递信息。

2.3.1“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学习(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种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旨在激活学生内在知识系统,通过布置任务、提供完成任务的途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并探究问题,在挑战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实现以任务带学习,让学生体验“做中学”的快乐和成就感。

高职应用翻译教学中“任务”的设计重点是与真实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不仅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学内容是针对毕业生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岗位所涉及的职业技能,教学应侧重于评价信息传递的准确及完整而非语言技能。课堂教学应强调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导入、任务分工、翻译重难点处理、学生的翻译实践、学生翻译成果展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及总结。

2.3.2构建“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

“翻译工作坊”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Gentzler,1993)。译者们相互切磋以求最佳翻译作品。“翻译工作坊”体现在选用实用性文本,构建基于真实项目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将真实的翻译项目引入课堂,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翻译实践中提高翻译能力。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学习形式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学习、多人合作学习等方式;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充当设计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讲授特定文本的规范和行业术语的翻译;继而提供真实的翻译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翻译。学生依次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译文,推选出小组最好作品;随后各个小组互评,最后老师点评。

由于“工作坊”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中,学生们会逐步领会翻译技巧。

3 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承担着传递课程理念、表达课程内容的使命。目前高职英语教材大多侧重语言基础知识,语法、词汇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低,难以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于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课程几乎没有开设; 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翻译技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发应用型、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专业特色的翻译教材已刻不容缓。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好地接轨社会需求,高职翻译课程内容应打破原有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模式,在教学文本和翻译技能两个方面的编写上进行优化改进。基于市场需求,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内容。教学内容要以传递信息为主,使用的文本要体现行业与工作过程的文本内容。在选材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原文文本和实训形式,被选择的翻译文本应是相关行业的文本,如日常工作文本、真实项目资料等。为体现市场需求的导向性,按照翻译工作的实际需求编写教学章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和审定工作中,教材编写的主要力量应该是来自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双师型”教师。

翻译实践的多元化翻译标准为高职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服务,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倡导任务驱动翻译教学

高职翻译教材的编写要淡化理论重信息表达,突出英语文本的应用性,淡化技巧,重案例分析。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和任务驱动为编写理念。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 设计任务型项目,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摸索习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2突显职业特点

高职教育的主旨是不断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翻译教材的内容必须与毕业生日后所从事的就业岗位衔接。教材编排应选择与行业相关文本,重点介绍行业核心术语及句法结构等,以突出高职翻译教学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3.3 体现翻译工具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推广, 高职翻译教材编写中还应包括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能力既包括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也包含利用工具协助完成任务的能力。高职毕业生语言运用能力较为有限,借助翻译工具完成翻译任务,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增强工作信心的有效途径。

4 校企双方共建“双师”队伍

英语教师一般从事语言学、文学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即使接受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也大多缺乏翻译实践操作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囿于教师为主体,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语言基础差,双语转换能力弱,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限,片面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怀疑、厌倦心理,继而失去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机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能力培养,解决翻译人才供需矛盾,校企合作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把人才需求市场和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有针对性,师资合作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学校要积极组建翻译师资队伍,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并承担过翻译方向科研课题的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翻译教师应定期到企业进行翻译实践,积极参与企业的商务活动,了解行业需求以储备翻译教学素材。同时,学校应聘请翻译学者、企业家及资深技术人员到学校通报业界最新发展走向,企业将翻译职业现实引入到学校,通过向学生做讲座,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为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双师可同上一门课程,校内专任教师负责准备相关教学常规文件,企业教师为专任教师提供企业一线资料和经验。

5 评价体系

评估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的有效性。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翻译能力,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翻译教学实践中去,教学评估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改善教学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课堂表现、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良性变化;终结性评价则以期末测试为载体,采取笔试、口试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主体不再是教师主导,而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企业相关人员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立体评价方式。课程考核内容由企业提供真实的翻译技术文本,考核涉及到双语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本处理能力、技术术语掌握能力等(苗菊、高乾,2010:37)。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结语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对专业化翻译人才的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共同需求,只有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由基础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切实培养出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和企业方要紧密合作、定期沟通,以双师型教师为先导,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合作方式,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实践能力。高职翻译教学不仅要立足于与行业的合作,而且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信息传递的重要性,通过内容选取和采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来完成工作任务。此外,校企合作办学也为企业提供了最新的人才信息,为企业挑选合适的岗位人才提供充足的资源。

Gentzler, Edwin.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

Newmark, Peter. 1988.ATextBookofTranslation[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 Ltd.

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nell-Hornby, Mary.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Vermeer Hans J.1989. 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G]∥Andrew Chesterman.ReadingsInTranslation. 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蔡辉,张成智.2013. 论翻译专业硕士培养中的校企合作[J],中国翻译(1): 51-55.

程晓堂.2002. 英语教材分析和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方梦之.2003. 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J].中国翻译 (6):47-53.

葛建平.2008. 网络技术辅助下的翻译能力[J].上海翻译(1):62-68.

刘积源.2009.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教学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1).

贾文波.2007.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1):49-55.

陶友兰.2006. 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英汉汉英翻译教材建设[J].外语界(5): 33-46.

苗菊,高乾.2010. 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论和内容[J].中国翻译(2):35-38.

曾昭涛.2009.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 (1):49-55.

责任编校:陈 宁

On Applied Transla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LIZhiping

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appli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GeneralEnglish. Its purpose is to expect a refor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benign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ho can adapt to the society quickly after gradua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form in terms of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goals, applied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teacher teams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ode

H319

A

1674-6414(2017)04-0145-04

2017-05-10

李志萍,女,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国际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校企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