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摘要】研究高职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和实践的目的在于找到优化修辞教学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高职语文修辞教学常见问题,阐释了修辞教学的内容,并就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语文;修辞;教学内容;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学家皮特·科德曾经明确表示过,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无论语音、语义或修辞等元素之间彼此都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存在仅仅针对其中某个元素开展教学的可能。且修辞教学是在教人一种语言而非纯粹的语言知识;要培养的是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的人而非专业的语言学家。因此,修辞教学是对修辞这一语言行为的教学,宗旨则是培养学生更好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高职语文修辞教学常见问题
将修辞作为一项纯粹的理論知识教学开展,导致学生对修辞缺乏兴趣是较常见问题之一。由于高职语文容易将修辞教学局限于相对抽象的修辞格范畴,教学侧重于知识性而疏于结合实践,故而学生不仅容易在学习中对各类繁复概念产生混淆,且易对这种相对枯燥的教学形式丧失学习兴趣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高职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
结合部分实用类高职语文教材分析,当下的高职语文修辞教学一般被安排在“职场口语与礼仪常识”等应用型教学内容之中。通常会在教学“职业口语”“口语表达技巧”“口语基础训练”“礼仪常识”“文书写作”之后安排“语言修辞”。由此可见,教材安排上其实还比较注重语文修辞和专业应用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试图在职场口语或书面用语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修辞技巧表达思想、意图等的能力。这样的教学项目与内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职语文修辞教学兼顾语言知识性和职业应用性双方的需求,关注对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修辞技巧的培养,以及通过修辞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正确性等。
三、高职语文修辞教学的实践
(一)要在意识上强调修辞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语文课标曾经有过修辞和语法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故可以随文开展教学,但不必额外集中开展修辞教学,由此导致一些院校对修辞教学在根本上难有重视。然而对于高职院校这类重点培养实用人才的院校来说,语文修辞教学则不仅只作用于阅读理解任务的更好达成,还会涉及各类专业学习,尤其是未来进入职场后使用语言开展工作的成效。
美国曾有名为《你的生活》的杂志针对上千名事业有成的男女进行过一项语言应用与职业发展关联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事业成功者都十分擅长语言表达,其事业发展乃至金钱收入与语言修辞技巧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即当不断提高语言修辞技巧时,其个人物质收入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由此可见语言应用对于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高职语言教学应当不断提醒学生重视修辞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主观上端正学习态度和观念,从而不断完善语言修辞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借当代若干成功人士的演讲或发言内容作为实例,向学生佐证这些职场成功人士在语言表达、修辞技巧方面的丰富性。比如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就曾经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时发表过一段谈话“互联网将会成为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它会像潮水一样漫过传统低效的洼地;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传统的农业加上互联网站起了阳光舌尖……我们一直在帮助用户找到合适行业和企业的‘互联网+。”这段话本身就运用了相当丰富的修辞技巧,比如“它会像潮水一样漫过传统低效的洼地”是比喻,“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是排比,“传统的农业加上互联网站起了阳光舌尖”是拟人等。
(二)情景设置教学丰富语文修辞教学形式
结合各专业学科融入语言修辞教学,采取情景设置教学丰富语文修辞教学形式是让语文修辞活学活用最好的方式之一。比如让学生扮演某网络金融公司营销专业人士向某制造业企业开展业务营销工作,学生可以仿照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的一次演讲内容作为切入点:“‘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非常热,互联网将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
情景设置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更加贴近未来真实职场情景的氛围中理解和认知语言修辞的作用与意义。学生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现实环境,提高修辞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也正是语文修辞教学根本的初衷。
四、结语
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决定了其在语文修辞教学过程中需更加侧重于结合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展语文修辞教学的本质在于通过更好地掌握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各专业的在校学习以及未来现实职场的具体使用。因此高职语文修辞教学须在融合各专业教学的同时提高教学成效,并以此创新教学渠道,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创新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正勇.池水学.孙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2(30).
[2]黄静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J].当代经济,2012(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