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虹
摘 要:本文以《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为例,对高校文化育人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文章从课程的文化性质IT文化入手,分析了对该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文化育人的契机及地位。并介绍了该课程当前的建设基础,分析了对该课程文化育人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方案与预期成效的探索方向及落地方法。
关键词:文化育人;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116-02
一、 建设之初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IT技术越来越深入大众的生活、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基础办公方面日益深入。学校开设《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正是顺应这种社会需求及文化倾向,来给全校同学普及IT文化和感受IT文明生活。
面向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最初开设于2011年9月。目前该课程已经开设了26个班次,涉及学生将近一千人。该课程涉及各种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无线路由器、监控摄像头、3D打印机等32种常用办公设备。目前外设实验室有两个,供专业课和拓展课共同使用。实验室目前共有设备工具30余种,约200套(件)。多年来,本专业一直与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CompTIA公司保持合作,还与联想公司开展了校企合作,为我专业学生提供公开课。
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提升空间:(1)课程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体系化;(2)课程实训单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系统;(3)实训室设备管理及故障处理流程梳理和完善;(4)实验用设备更新有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尽量缩小;(5)更适合的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的进一步探讨和积累。
针对这些问题,在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施中,不断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深入思考,探寻一些核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目标,创新性地解决各项主要问题。
二、 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调整目标定位
本着“文化育人示范课程”,坚持人文与科学高度有机整合的课程价值取向,厘清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课程功能。
(二)教学模式
根据文化育人的理念和需求,我们将在学生素质提升方面加大比重:首先,在课堂上以一线企业为依托,进行新产品、新理念、新文化的引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可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现实社会更具参与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设备为引导,以实验为手段,以市场为拓展,以企业人文为外延,以实训单为载体,构建完整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交互的立体课堂;第三,经过学习,对学生进行分层选拔,适度提升,进入适合的提升通道;第四,利用课余增加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项自主学习任务,如在相关课程课题的引导下,进行个人感兴趣的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探讨以及介绍,以此主动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发展,关注企业行为,完善表达自我观点,从而达到课程需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并达到文化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更新内容体系
按照“文化育人示范课程”的“以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定位和功能构建课程内容体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增、删、并、简,进一步凝练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对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知识进行整合,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于一体”的要求,可以有:1.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进行精简,增加企业代表当前IT文化发展的产品演示或实操供学生体验,增加极具代表性的企业文化介绍或讲座,增加企业人才素质需求的介绍和对学生的日常要求和培养,争取企业相关人士进校园、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的技术和素养上的熏陶和触动;2.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实训单的要求进行梳理,使其能起到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并夯实课程内容的作用;3.随着课程目标的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改变,既要有技术、技能的考核,也要增加人文方面的考核,需要探索合适的考核方式,不断积累和调整,最后达到合理成熟有效;4.厘清实训室设备管理的各项流程,制定设备故障报修处理流程,提高设备管理及使用的可靠性和效率,实训室设备更新有限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尝试解决。
(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目前的授课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式、互动式教学。今后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邀请企业员工走进课堂,带来新产品、新文化、新思路;2.可以更多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安排,活跃授课形式;3.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市场,开阔视野,使学生更贴近社会,更熟悉市场,拉近课堂与实践的距离;4.建立学生兴趣平台,使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自主讨论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项目,并能得到一线优秀企业教师的亲临指导;5.针对该领域优秀的同学,可以提供进阶的机会,参与Server+的培训及考核,取得行业认可并得到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规划。
(五)调整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该课程的评价重点,还是放在“以计算机外设及计算机相关知识技术的掌握为主,兼顾职业素养养成为辅”上,相对于“文化育人示范课程”的“以职业素质评价为导向,围绕课程功能定位和课程目标要求,建立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评价体系,将知识性评价和能力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构建多种形式、多个阶段、多种类别的综合性考核方法”的评价要求,对“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中的素质方面的评价有待加强,需要增加对职业素养方面的理解、感悟、认识强化与评价机制。从对课程各项内容的参与度、实验完成度、调查报告、学期总结汇报涉及的广度及高度等四个维度进行考核,分别涉及到知识、技能、素养、综合四方面进行评价。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需要一直持续的重要工作。对于《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的师资建设来说,应该重点考虑:1.教师分期、分批走访企业,及时关注企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及人才需求,从宏观上把握课程走向;2.教师系统进行市场调查,IT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市场变化周期越来越短,新的相关产品层出不穷,从微观上提供学生紧跟时代的意识和熏陶;3.通过与企业合作,针对课程需要,深入企业,进行短期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准;4.资深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学习授课经验,答疑解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以期增加团队业务技能和授课技巧。争取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文化素质强、教学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文化育人团队。endprint
三、 建設方案与预期成效
针对上述建设目标及内容,可以从以下方案入手实施:
(一)加强现有校企合作,拓宽合作渠道
本学期开始,我专业已与联想公司进行校企合作,设立联想公开课,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最新联想产品的开发。联想公开课是联想与高校建立人才资源整合的一部分,意在加深了解,选拔人才,拓宽合作。
与联想的合作,未来可能的形式有:1.联想产品众测。这是与联想合作初期的企业需求。就是面对联想研发阶段的产品计算机或外设产品,邀请对产品线完全不了解的人士参与测试,从而了解到未来的使用者全新的感受。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提供给学生计算机硬件的一线测试内容方法及经验,与《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非常匹配,是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2.学生社团的建立。围绕联想一线测试技术,可以针对感兴趣的同学开展社团活动,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系列培训,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部分,持续进行;3.企业文化培训内容融入课堂。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选择与该课程匹配的内容进行引入和扩展,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企业人文要求;4.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在引入企业最新产品进行学习的同时,争取引入企业员工走进课堂,企业一线员工现身说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熏陶;5.教师下企业学习。在师资建设方面,希望能争取相关老师参观企业,加强沟通和了解,互通有无,达到企业、学生、教师三方共赢;这是源于联想新产品的测试,与《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有较强的关联。
另外,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学生的专业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和CompTIA公司的合作也将进一步拓宽,主要表现在:1.通过CompTIA公司与行业其他企业进行联系,寻找合作机会,找准共同关注点,达到多赢;2.有条件的同学,准备冲击更高级别的证书Server+,该证书是提供服务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具有完备的职业链条,该证书也是当前多家公司服务工程师定级的条件之一。
(二) 团队作业,提炼和积累教学材料
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更新内容有:1.课程内容。随着拓展专业的授课进行,发现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与本专业学生差异极大等特点,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使之更注重实操和素质培养,淡化计算机理论学习;2.实训单。在原有实训单用来记录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调整内容,增加实验设备的市场调查内容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帮助同学们回顾实验设备介绍、实验经过、故障解决、复习备考的好帮手;3.考核方式。针对拓展专业,更多地要从文化育人角度出发,对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讨论和梳理,尽可能减少理论考试的比重,增加实操和内涵要求的考核,并反复提炼不断积累。
(三)依托学生,尝试全员共建共创新模式
课程建设的目标群体是学生,可以从学生入手方面有:1.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点,从中寻找恰当的课程切入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与关注,从而增加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加兴趣;2.根据自主学习原理,给学生一定的范围,提供感兴趣的问题或设备,甚至企业,做成开放式的调查或研究课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主参与组织,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合的指导和建议,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今后的规划能更加科学。
(四)开展教学研究,对课程建设进行横向借鉴及纵向量化和推动
在进行以上几项的同时,可以在横向上不断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增加新的企业和文化的认识和攫取,增加新的建设依据和突破点;在纵向上不断总结归纳,拔高夯实,使该课程建设达到需要的质和量。
参考文献:
[1]李楠.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3-04-07.
[2]刘洪一.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
[3]蒙晓梅.浅谈《办公设备应用与维护》课程的一体化课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
[4]王晶.“办公自动化”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14).
[3]侯琳.对高职院校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的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