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师流动问题的解决策略

2017-03-10 03:35裴阳阳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裴阳阳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城乡间的教师流动与教育公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但在我国目前的城乡教师流动过程中存在着流动方向性明显、城镇教师流动不积极、流动过程中“人情”成分屡见不鲜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阻力。在教师流动方面,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对我们具有引领作用。结合日本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应该从提高教师工资、完善立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流动的良性发展,实现平衡教育资本,规范城乡教师流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师流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020-03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而教育公平关系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国民向心力的凝聚。为了加速教育公平,减少城乡差异,我国已出台了各种措施。比如,加大对中西部的资金支持力度;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环境;实施校长负责制;提高教师素质和待遇以及鼓励教师流动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为教育的未来做了更加坚实的准备。而教师流动制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

(一)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

管理教师是日本政府的重点任务之一,出台了“教师定期流动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进行教师管理意义非凡,让人深思。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行的范围相对集中于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等具有基础教育办学资格的学校。法律对教师在同一所学校的任教年限有着明确的规定,最高年限为5年。在区域流动方面,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市际间流动,包括村镇,另一种是属于省际间的流动,前者所占比重很大。同时,政府对流动的对象做了明确又仔细的规定。另外,还规定教育经验不满3年的、年齡超过57岁的以及正怀孕的教师等可以不流动。日本的教师不可能长期在同一所学校任教,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已经具有规范性。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教师流动呈现出生机与活力。

(二)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明显特征

1.教师工资待遇高。

日本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相当大,教师工资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政府规定日本教师的工资收入一般标准是初中和小学﹥幼儿园﹥高中﹥大学。日本教师的月工资一般都在一万元以上,随着文凭的增高,工资相对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高于其他学校。可见教育事业特别是初等教育在日本的重要性。

2.制度保障相对完善。

法律具有强制性,在日本也不例外,“教师定期流动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日本有关教师流动的法律可以追溯到 1945年,但在10年后,才出台了一些法律条文,保证了教师定期流动制的顺利实行。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修订,这才形成了健全且切合实际的法律体系。60年代初趋于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在严密的法律要求下,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而且对农村地区的学校来说,是一次机遇,为农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便于吸收各家之长,提升农村的教学质量,规范农村的教学管理。同时,相对高质量的教师资源流向农村,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有更好的作用,也有利于不同区域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推动日本国民整体素质提升。

3.对流动人员充分考量,彰显人性。

对需要流动的教师做了年龄、教龄以及自身特殊情况的评估,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教师流动的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减少流动过程中的麻烦。对流动的教师来说,日本政府给予各种支持与优惠,不仅包括薪资,还涉及精神领域,教师在日本是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这就减轻了大部分教师的压力,对待流动不会有太多顾虑与担心。以相对轻松的心态进行教师流动,有利于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 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现状

由于城乡经济条件的差异,我国在教师流动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方向性明显、城镇教师流动不积极、流动过程中“人情”成分屡见不鲜等现象。

(一)流动方向性明显

大部分农村教师更希望去城市教书,流动的方向性十分明显。因为农村没有太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获得物质回馈的方式相对较少,相比而言,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农村比城市落后很多。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积极努力做着向城市流动的准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很多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

同时,某些思想开明且具有经济实力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的城市,在农村学习的学生变得少之又少。以某小学为例,十年前,一个班级有45个人,现在只有18个人,还是附近几个村子合并的生源。连孩子都逐渐转移到城市,老师们就更愿意到城市教书。在农村教师流向城市和城市教师流向农村这两方面,显示出不均衡性和巨大的差异。

(二)城镇教师流动不积极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一线、二线这些规模较大的城市,拼命学习,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改写自己的命运。因为大城市机会较多、经济文化也相对发达,因此,一旦在城市中有一份固定的教师工作,考虑到生活状态已经相对稳定,人际关系基本确定,而且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很多人不愿意向农村地区流动。而且由于“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即使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的教师,也不愿意在不同区之间流动。此外,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相对较低,这种流动会扰乱教师的正常生活,给教师的情绪带来影响。

(三)流动过程中“人情”成分屡见不鲜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认识到“人情”是多么重要。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三支一扶”的分配过程中,如果送礼你就可以不被分配到比较偏远的地区,而是被分配到镇上或者是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在招教的过程中,如果关系比较硬,又舍得多花钱,就可以被分配到比较好的高中或初中。不只在我们身边,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人情”可以减少教师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但是也给那些没有关系,没有钱的教师带来巨大的困扰。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没有机会到教学环境更加优越的城市提升自己,展示自己,只能在农村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