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志
“探访武汉工业遗产”系列之武汉轻型汽车总厂的校区工厂建筑
侯红志
【编者按】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地,汉口开埠外商投资建厂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发达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三线建设时期,武汉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2011年,武汉市启动了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至今已公布工业遗产95处。近日,武汉市从95处工业遗存中遴选出27处,作为首批工业遗产正式目录,这是我市首次专项保存城市工业的记忆链条。
为彰显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脉、留存城市记忆,笔者于2006年起陆续走访调查各工业遗产旧址,采访相关人员,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最终创作出“探访武汉工业遗产”系列文章。本刊将陆续刊载这些文章,以飨读者。
在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硚口区路段,古田一路至古田五路是从上世纪70年代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老地名,“古田”地名源出于对土地革命时期“古田会议”的纪念。“古田”路段曾是武汉市地方工业企业集中区域,随着城市格局的变化,许多老厂区变成了现代高层住宅小区,这使得位于古田五路17号的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旧址更是显得卓尔不凡。
在计划经济年代,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曾经是武汉汽车工业的佼佼者,当年,造汽车是受人羡慕的,如果还是行业“领头羊”,则更是令人自豪,原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副厂长田巧生、罗家其老人提起往事,至今还留有这种感觉。
田巧生老人至今还住在汉口古田五路,原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职工宿舍楼里,1949年他参加工作是在汉口水塔旁的一个厂子里做工匠,这个厂属公安部管,生产消防器材,厂长叫周传孝,是解放军的战斗英雄。1954年,这个厂搬到永清街三元里,改为生产汽车零件,1953年与陈荣昌、汉昌、顺昌三个私营企业合并,改名为新明机器厂,1955年12月被国营武汉消防器材厂接管。
当年,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是全国28家轻型汽车制造厂家之一,主要生产WH213型客货车、WH120型轻型载货汽车及其系列产品。总厂是1982年调整武汉市汽车工业生产格局时,由原武汉汽车制造总厂和长江汽车改制总厂(武汉消防器材厂)合并组建而成。早在1964年,长江汽车改制总厂的前身——武汉消防器材厂就开始生产CB22型轻便消防车和210型扬子牌轻便汽车,到1970年底,这个厂迁至古田五路17号武汉机械学院现址,同年累计生产消防车600余辆,后来,他们开始生产211型越野吉普车。1976年,在211吉普车基础上,开发出213型客货两用车新产品,为武汉轻型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于1980年获机械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当时,罗家其老人便是213型车的设计者。
罗家其老人记忆力非常好,谈起过去,可以将时间精确到年、月、日。1976年至1977年,消防器材厂试制213型客货两用车时,罗家其和同事们一起赴海南岛搞过五万公里行驶实验,后来,该车于1980年定型生产,这是他这辈子搞汽车的一大亮点。
1985年,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有职工39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9人,拥有各式生产设备960台,年工业总产值达9097万元,占当时武汉汽车工业公司总产值约1/3强。至该年底,这个厂累计生产各种轻型汽车68747辆,累计销售收入达到99249.99万元,累计上交利润达3391.4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总厂效益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承接东风汽车公司部分轻型汽车配件业务,后来更名为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1995年,企业实行改制,职工算断工龄回家,到年龄的办理了退休手续。
1957年,汉口机器制造学校门楼 黄明忠/供图
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改制后停产,位于工厂大门口的办公楼引起了人们注意,这是座具有前苏联建筑特点,揉和了中式风格的楼房,主楼楼高五层,两边副楼高三层,正面主体四层由四根立柱间隔三面大窗户,天沟以上为一层中式大屋顶亭台式楼宇,正立面立柱间镶嵌苏俄风格花饰。从武汉市政府行政管理岗位退休的黄明忠先生,向作者提供一张汉口机器制造学校的老照片,照片显示,当年办公楼前建有一座高大的中式牌坊,从牌坊立柱上的“反右”运动标语推测,该照拍摄于1957年。
1970年,在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的前身——长江汽车改制总厂搬入古田五路17号之前,这里曾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汉口机器制造学校校区。
汉口机校是一所工科院校,1953年由湖南工业技术学校(含楚怡工业学校)等中南五省工业学校的机械科合并组建而成,初名汉口汽车制造学校,1955年更名为汉口机器制造学校,归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1961年改名为汉口机械学院,1962年更名为武汉机械学院,1971年11月并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机械学院当时有教职工300人,学生2600多人,设置的主要学科为压缩机、焊接和制冷。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的图书馆内、书库的书架上还有“武汉机械学院”标记,这些是当时并校时的产物。
在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时期,厂里的这栋“豪华”办公楼曾让在里面办公的人很提气,在那个“先生产、后生活”的年代,一般工厂的办公楼都很简陋,外来办事的人,都说这办公楼有派头。
2002年,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拿出部分房产,与硚口区科技局、武汉老三届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在此合作成立了武汉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2008年东风轻汽开始改制后,厂区地块由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硚口区政府经营管理,现在内驻企业100多家,整个大楼由物业公司管理。
原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为16.7万平方米,厂区内除了行政办公楼,还有5处老车间、两处50年代建的两层宿舍楼、一处食堂建筑,这些建筑均出租给外来企业使用。在厂区,还有“文革”时期“搞战备”挖的一条防空洞地道纵贯地下。
原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办公楼,已经引起各方关注,2009年3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中显示,这栋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已被纳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属工业建筑及附属物类别。2012年9月,在武汉市规划局公布的29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武汉轻型汽车厂办公楼被列为一级工业遗产。
文献索引:
1、2012年12月6日《长江商报》
2、《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
(作者原系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
责任编辑 温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