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总目次分类索引
矿冶文化研究
西泽公雄的《大冶铁矿历史谈》不可信
张 实(1-1)
论有限政府理论视域下汉冶萍公司际变之缘由
曾心良(1-5)
楚国经略鄂东南铜矿资源的考古学观察
——以铜绿山等地考古发现为例
陈树祥 罗晶晶 赵艺博(2-1)
近十年国内汉冶萍公司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李海涛(2-8)
国民政府时期的矿业劳工立法及其缺陷
向明亮(3-1)
关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的思考
谭元敏 李社教 陈树祥(3-6)
互促共进:试论中国的煤铁关系
——以汉冶萍公司为中心
薛 毅(4-1)
定员:建国初期贾汪矿区制度变革的初步尝试
王 慎 向明亮(4-10)
论抗战前日本对汉冶萍公司铁矿石和生铁的掠夺
左世元 刘小畅(5-1)
矿冶名城美国匹兹堡转型发展对黄石的启示
冷雪霜 陈 峰 刘 永(5-8)
大冶鄂王城及周边遗存考古工作回顾和相关问题的思考
陈树祥 席奇峰 余锦芳(6-1)
政府管制与企业发展
——《汉冶萍公司与政府关系研究》读后
耿晓明(6-8)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理念探析
——基于黄石矿区生态修复的视角
梁燕莺 陈 涛(6-11)
休闲文化研究
非洲生态旅游: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骆高远(1-11)
尚闲与尚贤:严陵钓台意象分析
殷学国(1-19)
简论休闲及其价值
——以《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为中心
王世海(1-28)
研学旅行专题主持人语
朱立新(2-21)
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
陆庆祥 程 迟(2-22)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 茜(2-27)
红色研学旅行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吴 涛(2-32)
杭州市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实证研究
陈美爱(3-12)
休闲农业中的生态美学
——以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刘一梅 毕 华(3-18)
工作与休闲的关系辨析
——一种价值论解释的尝试
方 芳(3-23)
我国的“文化旅游地产”及其文化形态
骆高远(4-1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炫耀性消费
——休闲视角下的解读
刘慧梅 陈 恳(4-24)
论大众传媒对休闲异化的强化及其解决之道
刚祥云 甘国莹(4-30)
休闲轮滑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地方感建构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林敏慧 黄琳玉(5-12)
社区休闲参与对改善特殊群体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于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
来晓维(5-19)
休闲因技术而精彩:个体休闲中的技术要素探讨
寇 宇(5-25)
云南诗人普荷的休闲思想与休闲人生
章 辉(6-16)
休闲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王 煦(6-21)
赤子之心:本土语境下的一种休闲审美境界
刚祥云(6-26)
历史学研究
宗教改革运动500周年纪念专栏主持人语
朱孝远(3-30)
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朱孝远(3-31)
茨温利宗教改革初探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简介
肖翠松(3-36)
萨沃纳罗拉与德意志农民战争领袖们的共和理想比较
杜佳峰(3-43)
为德国农民战争提供改革合法性的神法
詹学昭(3-50)
政治学研究
论德勒兹的褶子思想
崔增宝(4-36)
分野与交融:从经济人、道德人走向社会人
——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思想再论
严 海(4-40)
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
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新常态视阈下黄石的实证分析
曹海娟(1-34)
黄石城市生态交通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王培玲(1-40)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汪凌志 刘 清(2-35)
试论未生效合同的解除
杜 若(2-41)
社保经办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何 晖 芦艳子(3-58)
美元利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戴 伟 张雪芳(3-63)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的政府形象塑造路径研究
刘长江 李少斌 李红联(4-46)
银行竞争缓解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偏好的实证分析
石璋铭 费 凯(4-52)
历史文化名街区品牌构建的关键接触点识别
——以福州三坊七巷景区为例
刘少艾(5-32)
黄石市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特征分析
杨 婧(5-38)
基于订单数据选择拣货方式研究
柯晟劼(6-33)
将汉江河谷地带打造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思考
汤尚颖 段鹏超(6-38)
美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特点与后现代精神
邱紫华(2-45)
对一个流行的艺术命题的美学诘问
——质疑“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
毛世福 邱紫华(2-51)
大陆新民谣的民族性特征阐释
魏 嵘(2-57)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摭谈唐君毅《中国文学精神》三味
——舒婉·尚侠·无常
李春光(1-44)
1987—1997年穆旦研究述评
肖 柳(1-51)
《威尼斯商人》中的双重忧愁
——论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忧愁
杨增艳(1-57)
网络流行语的语体属性及形成机制分析
陈振艳(1-63)
试论凌濛初的小说创作及宿命论调
——以《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为中心
熊恺妮(2-62)
二元动词双宾结构成因探析
——以“吃了他两个苹果”与“吃了他的两个苹果”为例
于泳波(2-66)
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方言现象研究
胡 茜(2-70)
吴承恩“复善谐剧”性格的形成
李春光(3-69)
从家庭秩序看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周启华(3-76)
编织艺术的黑色花冠
——颜翔林教授新版《死亡美学》导读与评论
章 辉(4-58)
王渔洋“神韵”说
——以《唐贤三昧集》为中心
李小雨(4-62)
论白领女性的言语移情
邹 琼(4-66)
话轮转换机制下《非诚勿扰》中的权势关系研究
赵小红(5-43)
陆士谔小说建构的城市交通表征
——以两个文本为中心
孙晓霞(5-49)
编辑学研究
英文学术期刊评分标准制定方法的思考
薛宏交 胡 静 李俊姣 何雅娟(6-43)
科技论文摘要常见问题及编辑策略
邓 雯 廖移山 闵爱荣(6-51)
媒体融合背景下建筑期刊的发展探析
——以《华中建筑》为例
张冯娟(6-54)
国际重要检索库工程索引(EI)发展状况及选刊标准
汤宏波 吕新华 李富山(6-58)
文化研究
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现状与提升路径
杨泽喜(5-54)
阅读文化建设: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抓手
张雅光 郝志敏 王泓达(5-60)
文化建设研究
坚定文化自信的传统文化根由论
杨泽喜(1-69)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徐自立 谭元敏(1-74)
体育研究
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李芙蓉 吴新炎 陈月亮(5-64)
休闲体育视阈下的孔门拳传承发展研究
江玲玲(5-70)
大学生健身跑锻炼的现状研究
——以湖北省部分高校为例
赵 芳 王 沂 易定国(5-73)
排球技术中的假动作研究
杨江明 彭彦铭(6-79)
优秀青少年女篮运动员体能测试17次跑成绩分析研究
柯育平 陈月亮(6-83)
教育教学研究
工科高校“文工互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方 红(1-78)
社交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的实态研究
——基于湖北和广西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谢 晨 武 博(1-82)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探索与实践
——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
李明喜 冯运仿 姚俊武(2-79)
地方高校混合所有制教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初探
邓彬伟 吴 鉴(2-83)
论先秦儒家“诚”之内涵及其在医学伦理中的价值
田 莉 闵 锐(3-80)
手机媒体对90后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影响
鲍美红(3-83)
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生态文化培育的路径探究
张斌斌(4-70)
“互联网+”课堂: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高矗辉 欧阳静(4-77)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关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丁 丹 谢灵敏(4-83)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体系”研究
潘 超(5-78)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焦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韦耀阳(5-83)
大学生感化教育的功能探析
余国政(6-62)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感化
张 皓(6-66)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任感化
刘海梅(6-70)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化教育模式的构建
范绪枝(6-75)
(第34卷终)
恭祝各位读者、作者、审稿人、排印人吉祥如意,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