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亮
江苏兴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述
尹 亮
江苏兴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幕墙不仅承担表现建筑形象、构建建筑空间的作用,也关乎着建筑的防护安全、消防安全、绿色节能和室内舒适度,为保障以上各方面效果,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措施,这些措施往往对建筑立面及幕墙设计产生关键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幕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建筑幕墙设计;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减少建筑能耗和解决环境问题已上升到国家标准的水平,绿色建筑将是未来发展方向的建筑,建筑幕墙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作为建筑围护体系,建筑室内和室外能源屏障的最薄弱环节,可以说建筑节能关键在于幕墙门窗,所以建筑幕墙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节能设计的要求。
幕墙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外观,还要考虑施工项目总投资的控制,即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幕墙设计考虑经济的要求,保证业主对资金投人的合理性,以最经济的成本达到最高的建筑外观的安全和美观。
对于建筑幕墙设计,由于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对于其重要性了解相对不足,导致设计意识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正常开展。具体来看,建筑幕墙设计并没有同工程主体设计同步进行,而是放在建筑设计、施工完成后,缩短了建筑幕墙设计时间,造成设计工作量的增加,设计质量由于时间短促难以保证,给后续施工造成麻烦。
对于建筑幕墙设计工作在当前的具体落实来看,其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难以和后续的施工阶段形成理想的协调性效果.进而导致设计价值难以最大程度体现。针对这种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问题进行分析,其一方面是指设计工作较为滞后,难以较好维系整个建筑幕墙施工操作的进行,对于施工操作的知道效果不强,很多设计方案都发挥不了全面的作用效果;另外一方面,这种设计环节和施工操作的不协调问题还表现在具体的设计工作的落实没有充分参考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进而导致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受损,难以在施工现场中得到有效落实,如此也就必然会最终影响其应用价值效果。
对于幕墙设计专业人员而言,首先要提升本身对幕墙设计的了解,及时收集国外同行技术变化、市场动态等信息,增强自身积累,提升自身专业性,为高质量幕墙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其次,需要加强与建筑其他相关行业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加强与设计协会、建筑学会等协会间的联系,将幕墙设计相关知识及时传达给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监理各参与方,增强其对建筑幕墙的了解,提高重视度,为幕墙设计创造良好行业环境。
为了更好促使建筑幕墙设计工作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还需要重点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有效协调人手进行优化控制,这种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协调处理需要注意时间安排以及施工现场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时间安排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工作的落实必须要保障其具备充足的时间,这种充足的时间不仅仅是指预留给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时间,还在较大程度上表现在对于设计到施工阶段的预留时间必须要充足,这也就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建筑幕墙设计的有序性。从具体建筑幕墙设计执行中来看,其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尤其是需要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障碍,进而也就能够在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最终保障设计方案具备较为理想的可行性效果,确保其能够和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过渡。
①了解当前幕墙设计行业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管理标准,对幕墙设计规范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加强落实,保证设计工作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标准;②加强对幕墙设计方案的审核,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规范情况,预防低质量设计情况的发生;③熟悉各种不同类型图纸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平面图需采取建筑制图标准、节点图需使用机械制图标准,避免出现标准图使用混淆的情况,保证设计的合理、规范。
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对幕墙设计水平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实际中:①应当做好幕墙设计基础知识的教育普及,提升幕墙设计人员基本理论水平,深入理解幕墙设计原则、方法等内容;②加强专业技术培训,通过专项培训活动、交流学习等方式,掌握先进的幕墙设计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设计技能水平,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从而作出更为可靠、专业的幕墙设计方案,促进幕墙设计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制约幕墙设计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正是这些制约因素规范了建筑幕墙的标准,保障了建筑的安全与舒适。作为建筑师,在立面设计与幕墙设计中要考虑到种种限制因素,提前判断利弊关系,并运用建筑手法一一解决,设计出既满足各种规范要求,又功能完善、外形美观的建筑幕墙。
[1]郭凡荣.节能技术在建筑幕墙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45.
[2]赵德超.简述高层建筑幕墙的施工技术[J/OL].建筑知识,:1(2016-05-27).
[3]程杨毛强.玻璃幕墙节能设计探讨[J/OL].建筑知识,:1(2016-05-03).
[4]李晓龙.建筑幕墙设计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