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焕岩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市东陵区供电分公司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
徐焕岩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市东陵区供电分公司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今后我国电力系统主要发展趋势,由于老式电网无法可靠接入新型分布式电源、电能损耗较大、难以和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互联,与现阶段经济发展严重脱节,无法适应社会对于供电质量、可靠性与节能环保提出的需要。作为自动化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充分融合产物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将来输配电目标的最佳方案,也是现阶段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功能及通信,具体内容如下。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作要点
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项适用性比较强的技术,能够与多种生产活动以及建设活动契合并融入,自动化技术主要是为了减少人力操作,降低劳动量,并实现精准操作、在现代用电系统工程建设之中,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可以减少建设人员原本工作量,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放置在用电技术研究方面。而在开展配电以及输电工作的时候,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之中出现的隐患情况,还能实现快速输电以及配电的需要,在相同时间之内,满足更多用电需要。
第一,对输配电运行过程进行优化,减少能源损耗。在输配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传输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传输效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能够对电力设备技术和电网线路等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对以往电能消耗情况进行合理改善,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及节能环保的目标,可以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第二,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控,能够对输配电系统中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观察,并且可以对各类输配电元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监控过程可以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供电质量。
第三,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具有安全可靠性的特点。众所周知,电能既能够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险。假如用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事故,将会严重损害正在进行电力工作的电力工作者以及正在使用电能的电能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假如供电企业在进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时,减少使用人工,这样就能减少或杜绝因为人工的疏忽而出现的隐患问题,这就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安全使用电力的可能。
支持和调度系统、MIS系统与AM/FM/GIS系统的稳定互联。其中,AM/FM/GIS是以GIS为核心的图文交互系统。(1)为了满足数据交互方面的要求,应包含:MIS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并配置相应的数据平台。(2)数据交互方面:需要切实满足下列要求:提供以SOA为基础的接口服务;系统接口要满足现行服务标准;利用IEC标准要求的方法对图形与模型进行导出或导入,同时提供可缩放矢量图形服务。(3)与 MIS 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①自动化系统需要向 MIS 系统提供包含统计计算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等在内的各类数据; ②MIS 系统需要向自动化系统提供生产计划方面的基础数据。
DA功能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集成电网的运行信息、结构信息、设备信息与用户信息,形成一个自动化系统,对电网实际运行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管控,DA功能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管理水平,为各级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实时监控线路负荷及运行方式,发现故障后立即定位故障区段,并迅速隔离,避免故障造成供电中断。
SCADA即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的简称它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满足监视、控制及调度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能根据具体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充,例如数据处理功能包含模拟量处理和状态量处理等。
为了将有效解决此种情况电力企业需要将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作为依据对高温应对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加大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检查及维护力度,每周进行两至三次的检查,通过检查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合理措施进行解决,减少因电力线路或者电力设备损坏出现停电的情况;其二,根据所在区域的用电量对管理重点进行明确,减少盲目管理的情况出现。
一方面,从外界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在公共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需要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及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选择以上几方面均比较优秀的人员加入工作队伍,对现有队伍整体专业水平进行提升,进而为自动化运行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做好工作人员培养工作。当今时代瞬息万变,为了更好的应对时代变化及满足相关要求电力企业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定期对其进专业化的培训或者为其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
大力引进自动化相关的专业技术。国内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应用的发展举步维艰,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得不到技术层面的支持。电力企业需大力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相关技术,加大对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力争在引进的基础上研发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技术,实现输配电系统及相关设备的突破性发展。
总之,为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笔者提出扩大自动化运行技术应用范围,提升落实度、对专业化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产生足够重视、推广标准化管理、对高温应对措施进行合理制定等措施,希望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对文中措施进行合理应用,进而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运行效果。
[1]黄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