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升级统计制度的理解

2017-03-10 18:49:06侯晓军
环球市场 2017年3期
关键词:效益升级转型

侯晓军

新乡县统计局

对转型升级统计制度的理解

侯晓军

新乡县统计局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统计监测,引领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转型升级统计制度的意义和特点,阐述了对转型升级的看法和理解。

转型升级 统计 措施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经济建设的重点要逐步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考核再也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为充分发挥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导向作用,为各级政府加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适时推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该制度的建立,是统计系统贯彻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新时期统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志着现行的统计考核评价体系将要发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今后评价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心将逐步转变,即由以往的重增长速度转变为重质量效益。

一、转型升级统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转型升级统计制度中评价指标全部都是相对指标(两个绝对数之比),不再关注总量和增速,而是考核结构、质量和效益,数据之间的协调性将成为决定评价结果的关键。制度共设置十三个核心指标,涉及统计、公安、环保等多个部门,数据原则上在现有统计数据基础上加工计算生成。

在结构优化方面,围绕扩大内需,考核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协调程度。具体设置3项指标,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消费率(即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城镇化质量系数(即户籍城镇化率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重)。

在产业升级方面,突出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具体设置2项指标,分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在质量效益方面,关注总体税负水平、投资实际效果、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业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具体设置4项指标,分别是税收占GDP比重、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即单位投资产出GDP)、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在创新驱动方面,高度重视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具体设置2项指标,分别是R&D经费与GDP之比和每万人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即从事R&D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

在资源环境方面,重点考察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具体设置1项指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

在民生改善方面,突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注居民所得与居民创造的GDP之间的关系。具体设置1项指标,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二、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笔者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工业强县,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曾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示范县、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等荣誉。但另一方面,该县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能耗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如果按照转型升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县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转型升级的任务相当艰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转型升级的内涵,明确“往哪转、往哪升”

首先要深刻理解转型升级的本质。转型是指经济类型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向“三二一”,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主要靠消费拉动、由主要靠消耗资源转向主要靠科技创新;升级指的是由传统产业升级成高新技术产业,由低端产品升级成高端产品;转型升级的目标是建成资源更加节约、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创新型社会。

其次要抓住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标志。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本质要求是以最小的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度,而不考虑付出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有多大,就不可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因此,发展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是经济转型升级最核心的内容。

另外要处理好增长速度与转型升级的关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是说速度不重要,而且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增长。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要符合经济规律、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不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降级。

(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怎样转、怎样升”的问题

一是夯实基础。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一产。围绕农业“提质增效”的目标,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益,为二三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二是抓住关键。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工业,而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辐射带动力强等诸多优点,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一方面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深挖潜力。转型升级的潜力在三产。以商业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重点培育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结语:

转型升级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潮流,谁不主动谁就会被动,谁适应的快、适应的好,谁就受益的早、受益的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向,时不我待,我们必须抢抓机遇,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转型升级,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效益升级转型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4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