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小平 2.郭 歌
1.许昌市气象局 2.河南省气象局
浅谈基层气象机构如何立足实际推进气象现代化
1.杨小平 2.郭 歌
1.许昌市气象局 2.河南省气象局
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需要气象综合实力达到现代化要求,需要软硬件同步发展。本文着重从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软、硬件两个方面,阐述基层气象机构立足当前实际,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一些思路和手段:以“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打牢气象现代化建设基石;以综合气象业务布局为引线,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实力;以气象科技为支撑,引领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以融入式发展为纽带,增添气象现代化建设后劲;以气象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内涵。
气象现代化;一流台站建设;综合气象业务
2012年5 月,中国气象局下发《关于推进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此,全国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帷幕拉开。根据中国局指导意见,河南省气象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河南省气象局确定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4地市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市,并与试点市政府签订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备忘录。河南省政府、试点市及全省多数市、县政府先后印发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或实施意见,成立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气象与发改、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联合印发年度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形成“政府主导、齐抓共管”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局面,为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1 首要任务是做好“一流台站”建设规划
规划先行,可以明确事业发展的方向,凝聚干部职工的意志,指引气象工作优质高效地运行。为加强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气象局于2011年印发《河南省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试行)》(豫气发〔2011〕115号),从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基础保障设备配置标准、业务用房及附属用房建设标准等多个方面建设进行规范。为加快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步伐,基层气象机构的领导班子和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考虑内、外部发展环境,认真谋划台站发展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就台站实施整体搬迁,还是台站分离?是原址征地扩建,还是原地基础设施改、扩建?都要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发展思路,要做一个科学规范的高起点、高标准的“一流台站”建设规划方案,并取得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以规划引领事业发展,稳妥有序地推进项目进展,“一流台站”建设目标一定可以得到尽早实现。
1.2 重点任务是实施好“一流台站”建设工程
基层气象机构“一流台站”建设规划设计,既要满足当前日益扩增的气象业务服务需要,又能满足今后5-10年业务增长需求;既要体现气象文化建设内涵,又要体现当地经济文化特色;既要适度超前,又要符合国家关于楼堂馆所建设的有关规定。根据上级气象主管部门批复实施的规划方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设配套资金支持,加强项目运作和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一流台站”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2.1 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建设,强化系统应用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是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最直观的显现。河南省气象局推广应用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全面、服务快捷等特点。县级气象机构要加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本地化建设,这是展现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布局和工作流程的重要平台,是体现气象科技水平的重要形式,是彰显气象现代化建设“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日常工作中要强化系统应用,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查询、图文生成和图片制作等功能,增加决策气象服务内容,增强气象服务内涵。
2.2 推进县级综合业务骨干人才培养,健全保障机制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迫在眉睫的是骨干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气象预警、预报、农业气象、信息网络、人影、防雷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县级气象机构受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批批气象专业的专家人才队伍。其业务人才定位,可以不是一名气象专家,可以是一名气象杂家,除自身气象专业知识外,对气象相关专业知识都有一定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能够很好地解释上级指导产品,并应用于本地生产生活,提供与本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决策服务产品或农业专题服务产品。因此,要对县级综合业务人员开展定期的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等知识轮训,建立健全县级骨干业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其培养交流力度,带动整个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团队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之尽早适应岗位需要,更好地发挥岗位作用。
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先进的气象科技实力。近年来,气象监测预警技术实现自动化、现代化,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为有效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防灾减灾提供及时、有效、针对性强的气象保障服务,构建多元化、自动化、立体式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布设格距细密、布局合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是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有力手段,可以实现对气象灾害无缝隙、连续的监测预警,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化监测手段的应用,为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能力突显气象科技优势。
气象文化建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是建设“四个一流”气象台站、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气象文化建设,提高气象干部职工凝聚力,提升气象部门内外部形象,展现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内涵,对提高气象“四个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层气象机构气象现代化建设要立足当前实际,推进软、硬件同步建设,提升气象综合实力。
1.以“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打牢气象现代化建设基石。
2.以综合气象业务布局为引线,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实力。3.以气象科技为支撑,引领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4.以气象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内涵。
[1]甘启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J].新疆气象.1996(06)
[2]李露.浅谈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相关举措[J].农技服务.2016(02)
[3]翟国庆.依靠气象现代化建设 开启绿色增长新时代[J].杭州(下旬刊).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