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少雄/
我国反腐倡廉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有效性提升
韦少雄/
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与反腐倡廉研究范式的转换息息相关。我国传统“结构-制度”范式关注反腐倡廉研究的应然性、规范性、普适性,成为长期反腐倡廉进程中的普遍选择模式,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传统范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未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理想图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事实或现象不能进行有效解释。“过程-事件”范式则关注反腐倡廉研究的实然性(要解决的是在实践中如何去操作的问题)、实证性(强调知识的获得必须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特殊性(注重具体化的、特殊性的反腐倡廉过程研究),较好地弥补了传统研究范式的不足,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的新范式。
(《理论导刊》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