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17-03-10 19:2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是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世情、国情、民情与社情的变化,重新审视与研究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必然。梳理与归纳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分析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此探讨走出困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农村地区;可行路径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以来[1],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学者们围绕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历史进程与历史经验、传播路径与实施机制等问题展开富有成效地研究。但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2]的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旧是一个崭新命题。梳理、分析学术界关于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可归纳出学术界目前研究的理论焦点与话题热点,并将其概括为“3W1H”研究范式。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农村因其特殊地位与特殊环境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焦点与重点。梳理与概括现有研究成果中有关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与紧迫性的相关论述,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势头更加迅猛,并呈现出全球问题共同探讨、协同治理的趋势。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环境中,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强烈冲击着我国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农民思想文化亦呈现多元、多变与多样的特点。与此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充斥着人们的思想空间,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腐蚀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地区的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和扩大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影响力的迫切需要。[3]

2.破解农村难题的需要

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为其提供思想引领与方法指导。在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帮助农民解放思想和破旧立新,确立开拓进取、奋勇当先的创新精神,还能促使他们支持与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并自觉投入到农村改革与建设当中;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帮助农民立足现实探索农村改革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中所遇到的产业结构升级、利益格局改变和职业分化等诸多问题,并增加农民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与勇气。[4]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村的大众化任重而道远,既要消解封建残余思想和宗教落后思想对农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又要赋予农民因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所蕴含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新使命。

3.农村特殊地位的需要

我国农民是改革的先行者,其伟大创举探索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但同时又是现代化建设改造与变革的对象。[5]毛泽东曾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著名论断。[6]在当代中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农民因平均素质较低、精神文化生活较缺乏和小农意识较强烈等内在因素制约着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理解、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何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以农民为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7]

4.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为我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亦是新农村建设所服务的对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农村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最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的责任意识,汇聚众力,为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反过来新农村建设又为满足农民经济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8][9]

综上所述,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的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从国内外复杂局势与农村发展的角度解读新时期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中可归纳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W”,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区域与原因。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问题困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问题时,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审视与研究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与问题困扰时,既要看到外在制约因素,又要看到内在制约因素。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制约因素

1.基层党组织功能缺失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在詹学德看来,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受到削弱,核心地位受到冲击,并无力领导农村的思想文化建设,这为宗族、宗教以及黑社会团体的重新集聚和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重新滋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部分领导干部受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竞争原则、求利性原则与自主性原则的影响,出现了思想上理想信念淡化、组织观念淡化,行动上滥用职权、行为失范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思想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10]

2.理论传播者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理应促进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朝着专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然而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却呈现“弱化”趋势。由当地宣传部门或组织部门所牵头,以党校教师为主要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队伍却很少深入农村和走进基层,即便是进入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却因对当地经济水平、受众水平和受众利益需求等方面调研不足,以至于采取生搬硬套和简单灌输的传播策略。在某些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在思想上没有重视理论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理论传播者理论水平有限和传播技巧有限,导致理论传播方式的单一化和理论宣传工作非专业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农民群众的逆反心理。[11]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和自然条件较差等多重原因,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难以普照。大部分村级单位没有独立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资料室,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或早已弃之不用,或报刊长期不换。尽管农村小学的图书资料尚可对农民免费开放,但毕竟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加之农民居住的分散性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进而掣肘着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现代传媒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于是农民群众无法共享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成果,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亦无法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去。[12][13]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制约因素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共同富裕与统筹发展是党与国家长期以来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但现实中城乡差距、贫富分化已呈现扩大趋势,农村教育、医疗、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直接导致农民社会心理的扭曲,直接影响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因而,将解决农民民生问题放在突出地位,通过城市反哺、工业反哺等策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范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立足点与落脚点。[14]

2.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和农村教育在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之间存在二元分化等多重原因,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失学率较高和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较重。加之目前我国各种选拔制度绝大部分是以城市文化为主导,严重忽略农民声音。这种非农村化的教育体制和选拔制度既要求农村学生按照城市人的思维与标准发展,又要求农村学生反哺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因此,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和农民及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不平等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制约着农民思想文化水平的提供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15]

3.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文化素质与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基本理论的理解、接受、认同与内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但较之于其它社会群体而言,农民文化素质与理论水平则普遍较低。农村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和重视程度还是难以同城市居民相比较。由此可见,农民文化程度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与接受水平,直接掣肘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7]

4.农民思想观念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农民思想观念与价值理念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所催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相互碰撞与相互影响,导致农民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导致农民社会心理与思维方式呈现复杂化。[14]这无疑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多重思想观念的干扰,农民因文化水平较低和辩证思维有限,极易受到腐朽思想的蒙蔽与欺骗,极易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与毒害,进而在腐朽思想与非科学思想中迷失自己。这无形中加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4]一言以蔽之,主体缺位、载体缺失和渠道不畅等现状与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步履维艰。根据相关学者的理论观点,可将其总结为一个“W”,即哪些因素制约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

三、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维路径与载体优化

基于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主体缺位、载体缺失和渠道不畅等困境的分析,探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路径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提供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是极其必要的。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唐学文看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应从三方面着手:加强县级党委的统筹协调以统筹全县的理论工作力量与重大理论宣传活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论宣传方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课制度与完善“三课两会”制度,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领导与思想引导;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良好形象来增强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16]在郭艳英看来,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与决策的战斗堡垒,具有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重大作用。因此,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由替民做主转为让民做主,加强农村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对于转变基层干部管理方式与工作方式具有重大意义。[17]

2.加强理论宣传队伍建设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理论宣传队伍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包括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和宣教人员等。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其理论修养和文化水平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实际效果。因而,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和作风正的高素质理论宣传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这不仅要严把入党关口,对于入党动机不纯的人员坚决反对其入党,还要注重基层党员和农村干部的培训,提升其文化水平和整体素养。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和青年骨干的培养,使其成为宣传队伍的中坚力量。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宣传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18]

3.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扫除马克思主义传播阻力的重要渠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最为根本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在实现农村繁荣与农民富裕的前提下,农民有能力和有需求学习科学文化与先进理论,亦能主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开展农村工作。[19]除此之外,加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积极意义。这不仅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新思路;要加大农村普及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优化配置县乡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和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20]

4.力求传播内容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通俗化是农民理解、接受与认同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理论来源于群众实践,又指导群众实践,理所应当地要用大众化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表述,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1]可见,创造通俗化的生活话语是实现理论与农民有效沟通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既不是主张刻意迎合农民的低层次需求,又不是否定理性解读与“经院式”研究马克思主义,而是依据农民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而构建通俗的、感性的“话语体系”和平等的、互动的“言说方式”,从而将“理论逻辑”转为“生活逻辑”。[22]

5.提供理论传播的环境配套

提供理论传播的环境配套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在黎欢看来,相应的环境配套不仅包括制度环境的配套,即建立完善的理论宣传机制、上下级联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构建多方机制联动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投入的配套,即加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思想重视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道路、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时期利用新兴媒体宣传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而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则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根基。[23]

6.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

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创新学习方式、宣传方式、培训方式与教育方式,既要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理论学习与实用技术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采用制作光盘、影碟等音像制品和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又要采取突击培训与系统培训、理论培训与常规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采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非典型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24]另一方面要采用立体式的传播渠道,既要利用图书、报纸与标语等传统媒介宣传马克思主义,又要利用地方戏曲、山歌和民歌等多重文艺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还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与方法,既调动农民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更多的农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21]

概而言之,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仅凭单一路径所能实现的,而是依赖于多重路径协同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兴载体形成传播合力而实现的。笔者将其概括为“how”,即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目前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来看,学术界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重心是围绕大众化含义、必要性与意义等基本范畴展开的,旨在建构一套理解大众化的学科话语,并显现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初始性特征。尽管如此,目前研究仍存在着尚待突破的问题。

第一,理论性研究居多,实用性研究不足。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缺乏细致地调查研究与整理分析,因而提出的相应对策流于空泛,难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传播发挥指导作用。

第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缺乏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教训是可以借鉴与利用的有效资源。但目前学术界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乃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大众化的尝试没有给予重视。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其实质而言,其目的可归纳为两个:其一马克思主义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借力于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以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创新与发展;其二人民大众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以达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当然,追求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故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研究应落脚于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3] 范春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观察,2012(1).

[4] 钟小林.农村变革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4).

[5] 李培文.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化的特殊性[J].农业经济,2001(11).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7] 张雅光.关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1(9).

[8] 崔军伟,孙念超.当前农村社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2(6).

[9] 刘花茹,徐嘉祥.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3).

[10] 詹学德.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文化制约性因素分析[J].襄樊学院学报,2010(9).

[11] 张尚兵.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新疆社科论坛,2013(4).

[12] 李世勇,巢宗明.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其路径探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3] 谢霄男,刘婷.我国农村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4] 张红云.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黑河学刊,2011(5).

[15] 胡雪萍.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研究:基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周边农村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16] 唐学文.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途径[J].湖湘论坛,2011(3).

[17] 郭艳英.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机制建构:以陕西农村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3(4).

[18] 孙明丽,王长海.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24).

[19] 朱嘉欣,张伟.对当前中国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11(8).

[20] 孙秀芳,彭恩胜.论农村马克思大众化的实现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21] 马明,王燕晓.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J].前沿,2011(7).

[22] 王宏兴,汤传平.新时期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3] 黎欢.新农村视阙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探析[J].喀什大学学报,2016(2).

[24] 唐学文.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人民论坛,2011(17).

责任编辑:仲耀黎

Research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Rur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LI Hua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rural areas should b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and the practical need of era changing and practic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global, nation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t has become necessary and inevitable to take a new look and research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rural areas.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should be arranged and summariz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in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ar should be discussed,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t present should be analyzed and the feasible path to walk out the dilemma should thus be discuss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rural areas; feasible path

2017-02-26

黎欢(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1;G122

A

1671-8275(2017)03-0005-05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