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扎西
青海坤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探析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主要特征及其施工要点
才让扎西
青海坤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质量,要想提高建筑质量就必须从抓好地基质量开始。因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地基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处理技术,必须充分了解土质进行施工,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分区,分区后对不同区的土质进行不同处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特征,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重要性;特征;施工要点
地基基础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建筑物竖向荷载,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工程建设中没有严格控制地基施工,使得地基质量没有保障,那么将严重地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甚至会因为地基质量太差,发生沉降,导致建筑物墙体开裂,整个建筑物结构强度性下降,一旦发生微弱的地震将会导致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严格按照相关的地基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确保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隐蔽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流程十分复杂,而且要求每个流程之间要实现良好的衔接。但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强的隐蔽性,给施工质量检测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强化对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监督,有效地提高隐蔽性工程施工的质量。(2)复杂性。我国幅员十分辽阔,使得各地的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地质呈现出多种土相混合的状态。再加之我国许多地区地震频发,这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会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一旦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勘察及设计工作中存在不明确的地方,则会对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施工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1、加强地基勘察。基于各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不同,因此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针对整个工程地区进行勘察,同时按照当地的地质情况设计方案,不仅要全面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同时还要掌握当地的水文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与此同时,针对当地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勘察时,还要基于施工地区地基缺陷进行预防,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2、科学设计工程地基基础方案和流程。地基勘察结束后,就需要根据数据显示做好设计,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那么进行方案设计时,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对勘查的报告进行研究,全面掌握数据情况,以报告为参考,精确计算参数建议值,尤其是地基承载力方面的数据,一定要全面精准,基础实际土压力的计算需要与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对比,如果存在偏差,就需要再次进行真实性试验,进一步做好荷载试验加以实际数据的验证。进行整体施工推进时,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全面负责,施工前需要对地基类型进行对照,对地基承载力设计科学性做好全面的复核,如果发现施工中存在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则需要马上停工分析,向相关单位汇报发现的情况,拿出科学的解决对策,避免后期地基不稳定对建筑物上部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能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整体安全与效率。
3、运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以夯实法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应进行测量定位,由施工单位依据试夯确立夯点布置图并进行逐一测放。同时在强夯开始之前应用推土机进行两次预压,以确保场地平整。接着应对场地的工程进行细化测量,确定夯点的布位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的确定点。倘若地基地下水位偏高,则应在地基表面铺设半米至两米厚的中度或较粗的砂石垫层,也可采用令地下水位有效降低的方式,严防地基开挖设备的下降,并有效抑制强夯过程产生孔隙导致的水压上升。在进行分段施工环节,应按照由边缘到中央的夯实方向,由一边发展向另一边。每次夯实完成一遍后,应再次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整平处理,在放线定位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夯击施工。该施工技术的加固顺序应遵循先深后浅、先对深层土进行加固,而后依次进行中层图及表层土的加固夯实,当整体完成一遍后再次履行一遍低能量的满夯施工,如有条件还可用小锤进行二次锤击施工。在夯击过程中应按照事先实验确定的相关强夯标准参数科学进行,保持落锤的平稳以及夯位的准确性,对坑内出现的积水应及时予以排除。当夯击地段中含有水量较大时,则应先进行砂石的铺设后再进行夯击。在每夯击完成一次后,应用新土或就地取材的用周围土将夯击处填平后再进行后续的夯击施工。在注浆施工环节,首先应对施工现场的钻孔情况进行深入实地的勘察记录,同时在硅化加固涂层之上应预留厚度为一米的不加固层,有效防止浆液的上冒现象,且在必要时还应进行夯填素土或采用打灰土层的施工方式。在浇灌浆液的环节应将其压力控制在0.2至0.4兆帕及0.8与1兆帕范围内。同时,在涂层加固环节中一般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流程,倘若土层渗透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则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方式进行。而当相邻土层拥有不同的土质时,应对具有较大渗透系数的土层先进行加固,并应定期抽查浆液中的配比及其主要性能指标是否合理、注浆施工的顺序是否科学、注浆孔径、孔位、孔深及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值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标准。另外应在孔位平面图中编好相关号码的已完成注浆孔位进行细化标记,注明其钻孔施工的确切日期,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漏孔浇注的现象。倘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表面或位于附近的建筑物出现变形情况,应立即停止注浆施工,并全面核查引发该现象的成因,有效调整注浆参数,确保地基施工各项环节的顺利进行。
地基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结构,并且地基需要承载地上建筑的所有荷载,还要受到来自地下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需要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保证地基工程质量,从而保障整个建筑工程安全。
[1]郭雪.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
[2]张林.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3]徐小娟,江君.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勘察处理方案[J].江西建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