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艺倩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分析和探讨
——以冠豪高新“妖股”为例
祝艺倩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加企业的收益。本文根据公司财报分析冠豪高新2012~2015年间“妖股”产生的原因,结合搜集到的公司在这4年间的情况,分析冠豪高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该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最后给出了改善薄弱之处的对策。
冠豪高新;内部控制;财务分析
1.1 冠豪高新财务报表分析
(1)公司股价波动情况
自公司2013年4月股价达到最高32.24元/股,2014年股价更是一路下跌。2015年上半年股价有所回暖,5月涨至24.75元/股,2015年下半年又继续暴跌,到2015年9月股价仅为6.93元/股。
2014 年下半年,冠豪高新也多次发布重大利好消息,比如拟进军油页岩、高岭土项目等,推动股价大幅上涨,同时各路资金介入使得冠豪高新一时洛阳纸贵,股价狂飙。但之后利好消息被证明是虚空,同时,多位公司高层、大股东被爆内幕交易或者违法《证券法》规定,被证监会调查。
以上种种信息的曝出,使得冠豪高新的股价于2015年一落千丈。也正因为4年中,冠豪高新在股市上价格大起大落难以琢磨,故被称为“妖股”。基于此,分析冠豪高新股价大浮动波动背后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原因。
(2)冠豪高新2012~2015年间财务报表分析
冠豪高新2012~2015年间,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15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百分比甚至达到34.55%,但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却一直是负增长,这说明2013~2015年间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并不出众。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由于原材料涨价、竞争激烈及广铺销售网络所致,但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全被高额的各项费用吞噬的主要原因还是公司内部管理不善。
1.2 冠豪高新与同行业的对比分析
(1)与同行业公司2012~2015年间财务数据对比分析
中国特种纸上市公司比较有代表性的有5家,分别是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民丰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5家上市公司都是特种纸行业里的代表企业,产品结构类似,可以做相应的比较。由上两幅图发现,2012年、2013年冠豪高新的销售毛利率远高于行业佼佼者齐峰新材和恒丰纸业,但在2014年,冠豪高新的销售毛利率又骤然下降。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公司的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第二,产品具有竞争力。第一种情况下,企业业绩不应大幅超过同类企业,第二种情况下,销售毛利率不会在2014年大幅下降,因为这意味着技术大幅退步。从中,可以怀疑2012、2013年财报数据的合理性。
2.1 风险评估不够到位
冠豪高新自2012年来就一直谋求资产重组以及开发不同领域的项目,以其获得重大利好,但每一次重大利好消息的失败往往给企业股价造成重创。例如,2013年上半年拟进军的油页岩、高岭土项目等,在2014年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朱朝阳就公开表示,油页岩项目还未有大的进展,并不顺利,这引发了2014年下半年股价的持续下跌。
2.2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对内部控制概念存在一定误解,冠豪高新甚至认为一旦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阻碍企业的发展,降低其工作效率,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所以,冠豪高新不能及时降低存货和应收帐款,年均应收帐款高达3亿元,导致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减少,其最关键的原因是冠豪高新不重视内部控制,监管意识不强。
3.1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合理评估风险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运用所掌握的先进技术不断扩大盈利空间。但其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基于企业过去和现在已经达成的目标,以及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辅之以企业的使命和愿景,来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
2016 年上半年,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第二轮国资“四项改革”试点。作为冠豪高新的绝对控股方,无疑是一个好的机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3.2 优化组织构架,改善公司的治理情况
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改变公司内的组织结构,完善治理制度,确保公司能够正常经营。现阶段,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上市企业,都按照相关规定成立了董事会、经理团队,但是这些基本上都只是形式上的,因为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是从企业内部提拔的,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在此情况下,董事会将不能有效行驶监督职能,所以,无论冠豪高新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达到事先预计的效果。所以,董事会以及审计部门要明确职责,尤其是董事会以及审计部门要将监督职能落实到位,相关领导要在职责范围之内行使监督权力。各部门之间要保持沟通,确保上级下达的指令能够畅行无阻。
[1]陈汉文,周中胜.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J].南开管理评论,2014,03:103-111.
[2]戴文涛,李维安.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管理评论,2013,01:128-138+176.
[3]戴文涛,王茜,谭有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概念框架构建[J].财经问题研,2013,02:115-122.
[4]吴寿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5]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01:69-78.
[6]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52-55.
[7]朱小芳,周大伟,杨丹.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2,06.
[8]曾文/徐皎.新股“破发”的原因与意义——基于华锐风电的分析[J],商业会计,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