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蕊
哈尔滨金融学院投资保险
投资连结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妍蕊
哈尔滨金融学院投资保险
自从我国衍生出投资连结这类保险服务之后,便令既有的保险产品体系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不过因为长期经受传统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公司等因素交织化作用,涉及投资连结保险的发展历程也变得愈加艰巨,尤其是在保监会针对这类保险项目的销售渠道进行约束之后,对于投资保险事业来讲明显属于一类巨大的挑战危机。与此同时,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处于回暖趋势,又令投资连结保险的需求空间全面扩张。所以,笔者决定针对当前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以及日后富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等内容,加以有序地论证解析,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参考之用。
投资连结保险;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所谓投资连结保险,即在融合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特性之后形成的特殊性产品,包括投保人日后获取的身故赔偿、满期给付,以及现金价值等,都会在投资账户变化基础上接连出现波动迹象。因此,投资连结保险主张将投连账户与普通账户的资产独立开来,进一步设置独立化的账户并加以妥善性监管。所以说,投资连结保险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式和基金没有太大差异,其间保险公司主要扮演着托管和投资等不同类型的角色,至于投保人则负责进行一切投资风险承担,在此类条件下,开始对保险公司提供的账户管理能力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所以说,预先理清当前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中遗留的问题,并规划出协调性的应对策略,显得十分必要。
(一)投资连结保险营销队伍的业务实力不佳
纵观我国传统的投资连结保险销售工作人员,发现它们基本未曾预先接受完善化的专业培训,即大多数属于一般形式的保险代理人员,业务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他们在销售产品环节中过分关注短期受益,而忽视相关风险的特征。正因为销售人员对于投资连结保险的风险隐患,以及相关特征认知不够深刻,许多投保人员在产品保单份额上出现明显地下滑现象,主要就是怕会因此受到欺骗,随即出现大规模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赎回状况。而如今我国购置投资连结保险的人员大多数属于经济条件不够丰富的工薪阶层,这类人群通常拥有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相比之下,投资连结保险原本属于一类高端化的寿险产品,其想要得到理想化发展就必须要业务水平较高的营销人员加以科学人性化地指导服务,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国目前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营销活动中根本未能衍生出上述强调的专业化队伍。
(二)投资连结保险没有保底收益且需要投保人独立承担一切风险
如今我国既有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基本上不会设置保底的固定化受益,许多投保人的保单价值必然会在投资账户价值波动前提下产生适当的变动迹象。尤其是和股票市场关联较强的产品,一旦说遭遇到大熊市之后,有关投资账户的价值便会出现极速的缩减迹象,在此类条件下,保单持有人的保险保障条件就会变得愈加不够理想。市场之中可以视为单纯投资标的的产品类型极为纷繁多样,包括公募与私募基金,以及券商理财产品等,而投资连结保险和这部分产品相互对比之后,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保证功能,在此类条件影响下,如若说保单价值出现极速削减迹象时,便难免会和其具体产生的保障功能背道而驰。
(一)创建专业化的投资连结保险销售团队
自从我国发布进一步强化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文件之后,便第一次针对我国既有的投资连结保险销售模式进行一系列严格性的规范控制,具体就是主张投资连结保险销售工作人员预先通过统一化的资格认证考核基础上,及时参与到妥善性的销售团队业务实力和综合素质培训活动,保证日后精确化锁定相关代表客户群体、精确化讲解诸多保单条款,为日后整个投资连结保险市场愈加健康和稳固性的改革发展,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与此同时,作为保险公司,需要与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及时建立可靠的合作关系,力求在理财中心和试点的券商营业网点等支持作用下,令这类保险企业的投资连结保险销售路径得以持续性拓宽。
(二)积极地设计和沿用变额年金保险的服务模式
这里所强调的变额年金保险,实际上就是年金和变额保险诸多特性交互式融合所衍生出的产品,简易地来讲,就是主张将变额年金保险视为投资连接保险、最低保障条件、年金华支付形式相互结合的产物。这类产品的优势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单单保留了投资连结保险应有的信息透明、受益潜力高等优势特征,同时又可以像万能和分红险等进行收益数量保障,因此可以视为现有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改良结果。正是由于上述诸多特性影响,有关变额年金保险形式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体系之中的主要投资类保险。而我国正式引入这类保险服务形式是在2011年之后,因为其间同步融入了投资连结保险、万能险、分红险等特征,因此会被视为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改良结果;而在后期愈来愈多保险公司进行变额年金保险凸显之后,作为投资连结保险投资人员将独立承担当中的一切风险,涉及以往无保底保障的消极现象将得到妥善性控制。
再就是考虑创建由保险和证券监管机构合力工作的监管体系。因为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属于保险产品与投资工具的融合产物,本身保留投资类金融产品既有的特性,作为一类现代优质化的保险监管机构,应该保证将证券监管机构丰富的实践经验借鉴过来之后,针对以往投资性产品监管工作中的诸多弊端加以消除。而在投资账户管理和评价认证层面上,涉及保险和证券两类监管机构要尽量协调合作,重点任务是维持独立账户对应投资基金单位价值的精确和公允性,目的则是为日后保险金额与保单现金价值确定,提供可靠的指导性依据。
综上所述,关于目前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后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分析工作,原本就是极为繁琐的。笔者在此阐述的意见十分有限,希望日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持续加以完善。长此以往,真正令我国投资连结保险事业得以可持续性的经营与发展。
[1]吴迪.我国投资型保险之投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李健炜.我国投资型保险的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刘晓晖.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问题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4(02):77-89.
刘妍蕊(1996 -),女,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族:汉,学历:在校大学生,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投资保险,研究方向:投资与保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