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博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十月革命与中国民主政治现代化
刘 博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十月革命是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争取社会主义国家独立的首个成功范例,这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具有广泛民众参与的、有先进革命思想指导的、拥有伟大理想目标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革命运动是十月革命在东方的继续和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发展。
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是在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下爆发的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向世界宣告一种新制度的诞生,并第一次尝试着建设一个公平正义、无阶级无压迫、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理解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的必然性是学习难点,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现实却是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发生并取得胜利。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在俄国首先发生而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就可以回答以上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西欧资本依赖性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垄断已经控制了各个工业部门。而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 5[1]。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对西方资本的依赖性大,据统计,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就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沙皇俄国为发展资本主义被被迫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但是,政治上保留沙皇专制,经济上实际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到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上流社会过着非常奢华的生活,穷人只能在施粥棚里勉强果脯。在当时的俄国社会状况下,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更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有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列宁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此外,农民较为容易与工人阶级联合。
在帝国主义的争夺战中,俄军的伤亡是极其惨重的,全国有近一半的男性被迫入伍,粮食紧张,灾荒席卷全国,造成空前的危机,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综上可以看出,一战时期的俄国成为资本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这给十月革命的爆发准备了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有这样的论述:“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方针,这是在正确分析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下做出的正确决定,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导下,中国人民才能迎来光明的曙光,才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胜利,另一方面十月革命也直接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现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的胜利帮助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俄国,学习俄国的成功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到中国,并促使他们从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早期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新民主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带给人们以思想上的觉悟,这时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李大钊等人开始有了向俄国学习的愿望,并逐步把自己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第一次竖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深入研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过程后写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等书籍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反人民的本质。
在黎明的前夜往往都得经历狂风暴雨,在当时的中国也是如此,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会遭到一批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反对,于是论战开始,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并逐步占领文化的阵地,一枝独秀。马克思主义在这场论战中得到了传播,开始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各种学刊如雨后春笋,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为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也为以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做了理论基础。至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准备了前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帮助,中国人民迎来了胜利的曙光。[3]
(二)推动了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让知识分子意识到群众的力量不可低估。让他们深深的体会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受帝国主义压迫奴役的中国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改变中国的现状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做出的选择。从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主权丧失、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人民痛苦不堪,无数仁人志士也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并为此付出努力。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他们虽然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社会的发展,但最终都遭受了失败,这就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有天生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止彷徨无助的时候,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结合,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组织武装人民群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4]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并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经济文化,进行三大改造,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历史证明,在中国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走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除此之外,一切道路都是走不通的。
(三)推动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
十月革命对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也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在近代,各个阶级、各种势力都围绕着中国建立什么政治制度进行过探索和斗争,但都宣告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走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得到实践,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真正体现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5]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向世界宣布一种新制度的诞生。以十月革命为起点,世界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新时期,尤其是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使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更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来解决中国当下实际的问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6]在探索过程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失误,但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品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发生失误的时候总能及时改正,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幸福感逐渐增强。国家在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中,增强了人民之间的交流融合,发展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善意,共建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望。
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与磨难,然而磨难的结果却造就了一个无比坚强的政党,我们在生死中把握机遇,在磨难中总结经验,得出了一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理,为我们走好以后的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EB/OL].http://wenku.baidu.c. 2012-11-29.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3]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J].理论视野,2003(06):28.
[4]吕芳.论邓中夏的工人运动思想[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40.
[5]常黎峰.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民主执政的根本要求[J].理论导刊,2013(03):19.
[6]张顺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启蒙运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1):39.
2017-03-01
刘博(1989-),男,河南永城市人,河南大学2016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