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2017-03-10 12:19陈长江张智敏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选项体育课教学模式

□ 陈长江 夏 光 张智敏(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凸”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 陈长江 夏 光 张智敏(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迅猛地向前发展,学者们就高校体育课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涌现出多种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存的高校体育新局面。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各种教学模式体系及教学内容仍然暴露出许多的弊端,不利于素质教育及健康教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现行“T”型、“单一选项制”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凸”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旨在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校 体育教学 体育公共课 教学模式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性教育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迅猛地向前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积极响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措施,学者们就高校体育课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涌现出多种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存的高校体育改革成果,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各种教学模式体系及教学内容仍然暴露出许多的弊端,不利于素质教育及健康教育。据此,笔者提出了“凸”型课程模式的新思路。旨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现行“T”型、“单一选项制”模式的利弊,提出了“凸”型课程教学新模式,旨在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1、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选择了山西省11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其现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情况、教学大纲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和体育教师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68份,有效率为86.5%。其中男生占761人,女生439人;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91%。

2、结果与分析

2.1、现行“T”型教学模式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目前各校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对现行内容安排的态度。结果表明:72%的高校把体育课分为“大一”和“大二”两个时间段的教学大组——传统模式。每周上一次体育课,即2学时。一年级在“身体素质论”的指导下,以班为单位,按照现行大纲要求,进行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武术等项目的普修课教学,旨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进入二年级的专项体育课打下深厚基础;二年级在“体育技能论”的指导下,进行专项教学,学生依照各自的兴趣、爱好及自身身体条件可以自由选择普修课所学过的一个体育项目作为自己的专项,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此阶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某项运动技能。这种“大一”阶段的横向厚基础加上“大二”阶段的纵向重提高的教学形式我们称之为“T”型教学模式。由于该模式的设想和理论基础比较完善,认为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该模式已经显示出许多弊端,且教学效果也已不能令人满意。

2.2、现行“T”型模式的弊端

(1)普修课“厚基”不厚。

在调查中,当问及“教学大纲是否能按计划完成和完成的效果如何?”时,有87%和66%的教师反映,教学计划难以顺利完成,或者完成的效果不佳,对此有90%的教师认为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另有55%的教师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形式以及在执行大纲时的机械、呆板所造成的。有78%的教师认为体育课只安排在“大一”、“大二”阶段,时间过短、项目过多,大学一年级普修阶段,要在一年内(30周左右)完成十多个体育单项的教学,再加上风、雨、雪、军训、运动会、学生劳动以及“五一”、“十一”长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平均每学期实际上课的周数只有不足10周时间,即不足10次课,有些甚至更短,这样是必出现计划与现实脱离的现象,致使大纲计划内容难以完成。这种短时间、多项目,且教学方法与步骤又如此浓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难以掌握所学内容,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极为不利,甚至使其望而生望,常常一项尚未学明白,又换另一项,最终学生学的累,教师教的累,体育课就成了应付达标课,“厚基”变成了“泛基”,对第二年的选修课也极为不利。

(2)选修课“提高”不高。

在进入第二阶段的单一选项体育课后,虽然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但由于受到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能力的限制,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又显得过专。尽管教师运用了多种教法,不断的研究学法,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以解决。在调查中,当笔者问及 “除选项课外,你还对哪些项目感兴趣并愿意学习?”时,结果显示85%的学生想在学好专项之余同时再学一些其他体育项目;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也反映出平时课余学生所请教问题中有许多是在本人专项以外的体育知识。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是广泛的,在提高阶段仅把学生禁锢在一个单一的项目中是不合理的,难以满足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的需要,长期重复单一的项目,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最终使“提高”的口号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形成了“提高”就等于“变窄”的错误思想。

3、“凸”型课程模式的提出

经过对传统的“T”型和“单一选项制”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凸”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受项群训练理论启发,并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相区别。它打破了传统的“T”型和“单一选项制”教学模式的旧格局,继承其优点,弥补其不足,突出了厚基础重专项的特点。

3.1、“凸”型模式的内容

在“凸”型模式中,“▌”为学生自选主项,“▄”为若干副项,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以主项与副项相结合的项群体。学生一进校就按该项群进行选项上课。该项群根据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合理科学的配置,更好的体现全面发展与突出特长的特征。具体操作为:学生进校后首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的身体条件自主选择项目作为自己的主项,然后,由教师给出与其主项相配的其它2-3个副项,类似于运动处方锻炼法,以俱乐部的形式对整个项群进行学习,可以先对1个主项和1个副项进行学习,随着学生专项技术、技能的不断提高,经过测试合格和教师认同后,学生可转入下一主项与副项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主、副项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此可见,“凸”型教学模式就是“主项+副项”的处方性教学模式。

3.2、“凸”型教学模式的优点

(1)项目集中精炼、重点突出、合理搭配,是“凸”型模式的最大优点。

“凸”型模式中,一般只有3-5项,相比“T”形模式中项目的数量要少的多,项目减少了,教学时间就有保证,充足的时间使教师可以较为宽松的安排教学活动,而不必压缩教程,如此以来,每一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深入。而与“选项制”相比,既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符合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后,就会形成比较集中的兴趣爱好,渐渐地他们就能在运动中体验到体育的乐趣,这将剌激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同时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学生会迫不急待的在课后主动练习,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使得课堂与课外自然结合。

(2)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学生选其所爱,学其所想,自然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真正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并由此产生了成就感、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进取心,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师减轻了压力,自然会以更饱满的热情去督导学生,这样也使教师的所学、所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质量、效果也就逐渐提高,素质教育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3)阶段性提高。

在“凸”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有在一个项目的学习完全合格后才能进入另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十分强调“真正掌握”及“阶段性提高”,切实改变了传统模式中“贪多难图”的弊端,使学生踏踏实实,真正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凸”型教学模式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充裕的时间。

据笔者对该10所高校大三、大四年级学生的调查统计,有90%的学生认为应在高年级继续开体育课,72%的学生认为高年级开体育课对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益处较大。长久以来,大部分学校只在“大一”、“大二”开体育课,而高年级的学生因为没有体育课的督促,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就会逐渐放弃体育锻炼,到毕业时,又回到身体素质差、身体机能差、锻炼意识差的状态中去,而且学生工作后更缺乏终身锻炼的意愿,致使高校体育的终身化成为一句空话。可见,在高校推行四年制体育教学是迫在眉睫的。同时,四年大学体育教学也是推行“凸”型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此模式下,通过四年的体育课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在充裕的时间下,把所学技能真正的消化吸收,并成为自己进行终身锻炼的工具。这样才能使“凸”形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2)教师应合理配置学生的副项。

教师在给学生的主项配置副项时,首先要尊重学生体质客观情况,考虑教学目标;其次,还要考虑到强对抗与弱对抗项目的搭配、上下肢项目的搭配、有氧与无氧项目的搭配、速度、耐力、力量项目的搭配等等,要使各项目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又能弥补彼此的不足。例如:游泳、网球、篮球三项构成一个教学模块,游泳侧重于耐力,网球侧重灵敏、反应移动,篮球侧重身体的对抗及比赛中的配合。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协调体质较差、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和体质较强的学生。例如,体质较强的学生一般爱好过于广泛,没有重点,运动习惯很不合理,教师要通过合理的主副项搭配对其运动习惯起到矫正的作用。

(3)学生要积极配合老师。

“凸”型模式可以达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的最佳结合,学生有自主性,可以选自己爱好的项目,但是绝不容许回避教师制定的有针对性的选项搭配方案,而应积极配合老师,使自己的体育能力进一步提高。

4、结束语

“凸”型模式是为了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克服传统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所造成的不足,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体育教育目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1]刘岩,程鹏,杨可.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初探[J].体育科学,1999,19(1).

[2]张洪潭.体质论与技能论的矛盾论[J].体育与科学,2000(1).

[3]肖焕禹.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启示[J].体育科学,1999,19(6).

[4]于莉,汪敏.体育教育实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0,(5).

G807

A

1006-8902-(2017)-12-ZQ

陈长江(1979-),男,汉族,陕西汉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猜你喜欢
选项体育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体育课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