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内涵及提升路径研究

2017-03-10 12:19大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实力武术

□ 孙 波(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内涵及提升路径研究

□ 孙 波(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本文将通过以中国武术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提出相应提升路径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武术作为我国特有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便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在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中,武术能够促使人们自觉从事武术思维与实践活动,能够增强文化凝聚力;此外,无数还能够帮助人们敏锐捕捉自身价值优势;而且在众多文化潮流中,武术具备着坚守自我、兼收并蓄的整合力;此外,武术还具备这相当的传播能力以及满足民族精神需求的能力。

武术文化 软实力 提升路径 构成内涵

1、前言

软实力这个概念的提出极大的提升了各国对于本国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整理、挖掘、推广和交流程度,众所周知,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等在国际潮流中已然显得愈发重要,如何将本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起来,传播出去对于国家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是各国对于自我的全新审视,而我国的武术文化,在近些今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大,已然成为我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虽然武术作为非奥运比赛项目,其文化魅力早已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可,但在国内却在逐渐被诸如跄拳道、拳击、终极格斗、泰拳等武技文化排挤,文化软实力日益下降,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主体构成进行客观剖析和理性反思,以此来提升我国武术文化的软实力。

2、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内涵

就我国的武术而言,能够促使人们不断对此进行钻研和发扬的动力不外乎四个方面,即武术在生活实践中具备的实用性特征,在获得武术技巧之后能够保障自身特殊权益,概括而言即为强烈排他性特征,还有武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多种社会功能,即武术的工具性特征,此外,武术还具备着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功能,即武术的教化性功能。

武术最为原始的价值体现在于其发展的初期阶段,简单有效的武术格斗技巧能够极大提升存活几率,并以此获取更多的资源,当人们在明白武术的优势并体验到武术的好处之后,自然会对武术进行深入的揣摩研究,以丰富武术技巧,诸如电视剧中的挑战赛之类,通过不断地挑战,不同武术技巧相互之间冲击排斥,又相互交融,促使武术的不断更新,这就是武术的排他性特征。

我国的武术门派众多,风格各异且体系庞杂,人们在追求武术的排他性以及实用性时,还会秉着强身健体的目标,来达到修身养性、消遣娱乐的目的,此外,武术还能够实现惩恶扬善、捍卫主权以及凝聚意志力的目的,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武术还能够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这些无不体现出了武术的工具性价值。

我国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囊括了百家思想,诸如儒家的礼仪文化、仁爱思想,教化习武之人成为向善的君子,有些武术则贯彻了佛家的“禅定”思想,以明心见性立身,教化人们时时关照自身心性的善恶曲直,此外,还有道家“天人合一”和“守弱处雌”思想,培养习武人和谐、内敛、含蓄、不争的人文性格。武术所囊括的百家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道德教化的目标,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之下,凸显出了不一样的张力,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迁移,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愈发激烈,武术文化的软实力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原有格局被打破的同时,武术之间的差异之争成为了时代热议话题,武术具备着的促使人们敏锐捕捉自身价值优势的广泛认同力在此展露无遗。

我国的武术文化经过了长达30年的推广,无疑在国际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如果人们一谈到武术就能够敏锐地感知其价值优势是什么无疑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最佳证明,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武术文化做到了,这种国际认可,不止是文化上的认同,更是文化的升华,对武术文化内涵的高层次认同。

我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特质突出看,其中既有着借鉴儒家思想中的人生视角,侧重于强调主体责任,表现出了武术中的刚健有为的内涵特质;还有着吸收了释家思想中的人性思想,告诫着习武之人当将人心修炼与体魄同行,以此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此外还有着到家思想中的辩证统一哲学思想、墨家思想中的“兼爱非攻”思想等等,正因我国武术文化底蕴丰厚,故而我国武术文化才能够在国际上享誉盛名。

我国的武术还具备着观赏性的价值,例如武术表演中精湛的动作美、力量美、协调美等等,在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出了演武之人内心坚定的神情、气质和信念,这种武术特质与其他武术特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独有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武术,我国武术文化中还不乏“随曲就伸、舍己从人、点到为止、止戈为武、尊师重道”等己经远远超出了武术技击范畴的思想。

中国武术文化在历经多年的文化洗礼之后,仍能屹立不倒,与其坚守自我、兼收并蓄的整合力不无关系,在众多武术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武术文化做到了取长补短,并不断发展,凸显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学习力,方因如此,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在各种文化的冲击融合之下,中国武术教会了习武之人如何从“莽夫”变为君子,蕴含着的“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等人文传统在古代具有特殊教化意义,在当下社会,着这些特质也显得弥足珍贵,然而我国的优秀武术文化由于在各种社会文化的冲击下,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承,虽然学校中有武术类的课程开展,却也仅仅局限于武术的形似上,精神文化的底蕴已然开始缺失,武术文化也渐渐没了“魂”,故而,武术文化的传承需要得到重视。

武术文化的整合对于传承而言有着莫大的好处,但武术文化的整合绝非是将武术罗列统一,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武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未来,以满足社会对于武术文化的需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庞杂的武术文化既是优势,亦是劣势,当今社会已然没有多少人有足够的精力再去钻研武术,故而资源的整合对于武术的传承有着莫大的意义。

各类杂志刊物对于武术的记载宣传多数只是流于表面,赛场上的比武,亦是将“厚德载物、止戈为武、点到为止”等文化内涵抛诸脑后,市场化的今天,武术也被严重的市场化,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一面是表象的武术文化蓬勃发展,一面是实质的武术文化濒临灭亡,如何打造武术文化的整合力成为了我国武术文化必经的生存探索之路。

如果武术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武术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精神文化需求还是文化内涵需要?例如NBA的文化软实力,不会有人去质疑NBA能带来什么,都感叹于人类竞技的巅峰状态有多么精彩绝伦。

中国的武术资源因华夏文明的久远而丰富异常,例如少林寺、武当山、峨眉山、青城山等武术旅游资源,还有着现代社会中电影里诸如《黄飞鸿》、《少林寺》、《叶问》等等优秀的影视作品宣传,这些都是武术的有效素材,普及了武术的认知度。

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播,不能仅仅局限于媒体报刊杂志的片面宣传上,最为直接有效的宣传推广方法莫过于武术比赛以及电影推广,这些不仅体展现出武术在肢体动作上的魅力,更能够深层次传达武术的底蕴以及内涵,在宣扬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3、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中国武术文化的硬实力在于其技击实力,本质上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虽然今年来我国武术比赛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都只是奔着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快餐式推广,不仅不会对武术推广产生良好的助益,还会消耗武术文化多年累积而来的名誉,武术比赛中,赛场上的肢体技巧展现无疑足够吸引眼球,硬实力的魅力毋庸置疑,但却绝不能因此而抛弃了武术文化的软实力,因为软实力才是武术文化的魂魄。

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展武术教育课程,在各大高校设置武术类课程以及武术类专业,其中最大的目的在于实现最大程度上对于武术文化的认同,通过这类教育让学生群体明白武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更深层次的价值,通过武术文化的教育建立起学生们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如何为青少年群体提供“见则喜、练则迷、勤可进、久可为”的武术内容是武术教育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想要提升武术文化的软实力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武术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还需要依赖国家政策来对武术进行推广宣传,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是一项国家战略,它需要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单位的同心协力。中国的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了儒学、佛学、哲学、美学、医学、书法、舞蹈、戏剧等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洗礼,在我国古典文化中随处可见武术文化的身影,故而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当是站在国家、民族高度上进行探索的,我们必须摆正态度,齐心协力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武术文化的休闲与养生功能早已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修习武术能够修身养性,同时还能够强身健体,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由于身体条件的缘由而选择修习武术,武术的优势又一次展露无遗。而修习武术能够帮助人们保持最佳状态,我国目前过半人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此形势之下,武术以休闲和健身养生价值为实现社会效益的突破口,无疑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文化软实力。

4、结束语

在如今的时代潮流之下,软实力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现下社会充斥着现代与传统、国际与国内、强大与弱小的角色对抗。而武术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在于人们自发投身到传播者行业,而非国家行政力量主导的推广宣传,武术文化是否能够在武技文化泛滥的社会环境之下突出重围,关键在于其能否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坚守住本色,展现出不一般的生命力。文化软实力不是自吹自擂能够提升发扬的,真正的软实力在于其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的软实力终将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1]王岗,吴淞.“大武术观”视域下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

[2]张鹏,孟凡强.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时代特征论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5).

[3]李吉远.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

[4]李源,闰民,梁勤超.社会转型期武术文化的现代角色转换与话语权的重拾[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

G852

A

1006-8902-(2017)-12-ZQ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实力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实力抢镜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