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在8月10日的《中外管理》上发表文章说,人从中年进入老年后就步入了“思秋期”,需保养、调理以减缓老化。如今,中国老龄化速度惊人,经济也将告别“人口红利”。中国能否以“思秋经济”来抵挡、平缓经济增长衰落大势呢?这绝对值得考虑。提供5个建议:1.大力发展针对“思秋人群”的体检市场。2014年,中国健康检查市场总量突破4亿人次,市场规模达到700亿元。“思秋”人群显然有着最大的体检需要,而近年来基因、互联网等检测技术的突破,将使得市场供需趋于对接。2.大力发展针对“思秋人群”的个性化医疗定制,以及包括基因修复在内的全面保养产业。体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必然是保养和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不是传统的公费医疗所提供的一般医疗服务,而是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时代对“思秋人群”的量身定制的全球定制,以及“大数据+”的精准医疗。3.大力发展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以及与信息科学相关的基础研发,在大健康基础产业上“弯道超车”。4.更加注重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与国家整体人口变化趋势、经济发展趋势相协调。过去,一国人口衰落,经济几乎注定日暮途穷。然而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这意味着技术进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抵消劳工增长下降带来的消极经济影响。5、重视养老市场的细分研究,不断打造和升级各类“思秋”产品。“思秋经济”不应仅满足于吃、住、行,还要向个性化、多样化、高科技的服务上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