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7-03-10 09:24
理论与当代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农业

近年来,六盘水瞄准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紧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发展加快的新路径,不断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矛盾与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梳理六盘水市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面临的现实矛盾与重大难题,旨在努力寻找解决矛盾与困难的路径,为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六盘水新篇章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牢记嘱托走新路

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嘱托,带领330多万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走好“四条”发展新路,走出了四条符合六盘水实际的发展新路。一是坚持走山地特色产业生态路。顺应“绿色化”要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统筹发展,以“5个100工程”“五大新兴产业”和“四个一体化”为重点,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特色产业生态网络,通过产业间生态链的连接,努力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最大化”。二是走山地特色现代农业路。发挥境内生物多样性和立体气候优势,坚持坐山护山、坐山靠山、坐山用山,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严格保护地下水、土壤、空气资源,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抓特色、成规模”目标,以“3155工程”、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种养加、贸工农和农旅一体化,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辐射等功能,打造“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三是坚持走山地特色健康旅游路。以“中国凉都”品牌叠加生态、气候、文化、产业等资源要素,大力发展以“医”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以“养”为支撑的保健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服务产业。四是坚持走山地特色城乡一体路。按照“100年不落后”要求,以市中心城区、六枝、红果和钟山、水城、红桥两个“三地同城化”为抓手,以六六高速、水盘高速、镇胜高速、贵昆高铁为重点,形成若干特色旅游小镇、景区、园区相串联的城镇体系,构建“一轴三城五组团”城镇格局,优化现代都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健康旅游、生态产业等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规划,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

(二)咬定目标奋力突围

全市上下咬定2018年摆脱贫困、2020年同步全面小康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着力打造“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做出“决战三年、摆脱贫困”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33669”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力推进“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211”集团帮扶模式,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正在形成。

(三)瞄准问题重点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好“循环经济、农村改革、山地旅游”三件大事。而抓好这三件大事的逻辑就是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绿色凉都”。仅2016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完成猕猴桃、茶叶、核桃、中药材、刺梨等种植320万亩,建成省级高效农业示范项目26个,粮经比调整为38:62,一产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非粮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94.5%;生态原产地产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成功建成1个国家级及3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国家果蔬检测重点实验室,7个生态原产品通过专家组现场评定;盘州市、六枝特区、水城县、钟山区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市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景区1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4个乡村旅游村寨(点)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26个村寨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8个村寨进入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

(四)聚焦短板深化改革

一直以来,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在市场需求侧刺激下获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粗放型发展而付出了沉重的历史代价,导致农业成为短板之中的短板,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4年以来,为补齐农业短板,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解决长期以来农村资源、资金分散,分户经营的“小生产”模式难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全市努力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六盘水“三变”改革不仅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的认可,写入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而且成为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示范的样板。

(五)勇担使命先行先试

作为省内国土面积最小的一个地级市,六盘水市所辖的四个县区活力迸发,在争比竞位中,盘县(现为盘州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西部十强县,位次逐年前移;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跻身全省经济强县行列。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的安排部署,六盘水再一次站在时代前列,勇担“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历史新使命,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七个坚持和七个新跨越”的蓝图设计,全方位开启了探索实践新征程。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重大难题

(一)自然资源丰富与基础条件差的矛盾客观上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市内夏季月平均气温仅19.7℃,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天堂,拥有四季不同的特色旅游风光。但是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沟深,耕地零碎,山地占97%,耕地中25度以上的占47%。农业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个县区有3个国定、1个省定贫困县。2014年全市贫困人口为50.99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9.55%,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12.55%、1.55%。资源富集与自然环境形成的反差,让农业成为脱贫攻坚中短板的短板。怎么补齐农业短板,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又要保持绿水青山,生态良好,是一个困扰六盘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难题。

(二)传统种植观念与新产业新业态的矛盾,直接影响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前六盘水境内虽然有部分产业园区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农民过度依赖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特色农业经营收入很少。全市总人口为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56.34万人,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仅为3860人,2015年仅为4086人,稍微有点文化和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基本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普遍缺乏现代农业意识和现代农业技术,很多地方处于耕作粗放,自然经济状态。全市探索推进的“三变”改革,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农村资源,唤醒了部分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但是由于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业技术普遍缺乏的现状与新产业新业态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造成当前市内部分农业产业园区有项目缺技术、有产业缺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形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到脱贫奔小康的现实进程。因此,转变农民意识,留住并培养壮大新型职业农民,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从新产业新业态中获得更多红利,成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破解的根本性难题。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路径突破的矛盾,一些体制机制的现实障碍,直接影响着农业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一是农产品供给端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优而不多与多而不优并存,时有供不应求与积压滞销并存的情况发生,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显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二是长远产业与短期产业结合不充分。比如经果林种植和发展旅游业需要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而养殖业需要的周期相对较短,部分乡镇在产业布局上长短结合、远近兼顾不够充分合理。三是产品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一些乡镇在大面积种植经果林之前由于缺乏对气候、土壤、环境条件的科学论证,导致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情况;有的乡镇对该种什么、最适合种什么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严谨的科学论证、准确的市场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社会风险,导致种植的一些产品丰收后无市场,成为烫手的“山芋”。四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缺乏有效的销售平台和路径。如有的村按规划种植了短平快的有机蔬菜,但缺乏市场对接和销售渠道,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既伤了财又伤了心。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零效益。由于缺乏成本意识,加之对市场预期与经济效益缺乏科学有效的综合分析与研判,出现种植出来的产品效益与投入成本基本持平甚至呈现倒挂情形。如个别乡镇虽然采取了订单销售的模式,但对种植产品未实行成本管控,导致销售效益与种植成本基本持平的状态。这些矛盾与问题成为农村主体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情不高最直接的原因。

(四)优势特色产业与规模化经营的矛盾,直接影响农业供给的体量和实效

近年来,六盘水市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市场前景好的山地特色优势农业,具有六盘水“标志”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初步形成。但是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部分乡镇的大宗农产品与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不相匹配,不仅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农业供给的体量和实效。比如猕猴桃、核桃、刺梨等大宗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对接大市场,并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带动规模化经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大宗农产品覆盖不到的如养蜂、红米、土豆、蔬菜等这些零星、小宗的特色农业,虽然有广阔的潜在市场需求和现实需要,但是缺乏规模化经营,形成不了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往往是缺乏及时有效的市场供给而失去市场占有率。这些问题值得重视,并需要在实际中加以解决。

(五)准确的市场预期与风险防控不足的矛盾

在一些地区、部分乡镇,依然存在着对大宗农产品、规模型产业缺乏准确的市场预期,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等各种风险,因此,如何准确进行市场预期、有效加强风险防控,切实维护好农民主体的积极性和财产收入利益,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集体资产,是当前政府在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及时应对的新问题。

三、推进六盘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思考

(一)聚焦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业结构

一是优化特色农产品结构。因六盘水市自然资源禀赋的独特性而出产的红心猕猴桃、刺梨、小黄姜、茶叶、红香蒜等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具有附加值高、营养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需求量大等优势。推进猕猴桃、刺梨等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深加工,打造符合市场需要的中、高端产品。二是优化特色养殖结构。水城、盘州一带山区放养的凉都黑山羊因主食野草,饮山间溪流清泉,毛色光滑,肉质细嫩而远近闻名,可以此为主导产业做优养殖结构,做大养殖规模,做强养殖产业。不断提高草食畜牧业比重的同时,大力发展蜜蜂、虾、蟹等特色养殖。三是优化区域结构。以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在最适宜的地方生产最适宜的产品,在现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基础上,科学划定水稻、小麦生产功能区和烤烟、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二)聚焦区位优势强化园区建设

一是狠抓国家机遇,优化产业园区总体布局。国科办农〔2015〕76号文件已经批准六盘水市为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六盘水可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的方式进行总体布局,分为“四园一带一中心”,包括盘州刺梨产业园、凉都猕猴桃产业园、水城红豆杉产业园、六枝魔芋产业园、哒啦仙谷—娘娘山高原生态湿地养生观光带和高新科技孵化平台及产业服务中心。整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预计投资1014900万元,规划面积112万亩,其中核心区12万亩,示范带动区100万亩,形成的技术、品种、产品辐射推广到六盘水市及贵州其他地区和云南周边地区。二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按照“科技兴园、创新发展”的设计思路,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以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核心,围绕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目标,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以科技创新转化能力、科技创业服务能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和农民增收致富为工作重点,推进科技研发、技术培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工作开展,在全市乃至全省开启一段反贫困的新征程。三是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促进农村综合改革。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可以进一步让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可以让农村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更加清晰化、集体的资产资本化,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农业经营、农村社会治理和农村金融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过产业园区建设带动,可以让更多贫困户参与、更多农民增收、更多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更多农村资源增值,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向百姓富、生态美的方向健康有序迈进。

(三)聚焦制度供给优势深化“三变”改革

一是“三变”改革需要国家层面的总结提升。有学者指出,“三变”改革在理论方面的总结提升还不够,对其深层次的价值意义思考不深、内涵外延挖掘不够,在实践上升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上还有差距,需要国家层面帮助总结提升。二是加快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需要国家层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三变”改革中重要的一环,但由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性质在法律层面没有得到确认,土地经营权、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关系和入股、交易等方面相关配套政策还未完善,这些都给改革的实践者造成一些困惑。有专家建议,“三变”改革需要从法律上明确土地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明确细化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内容,建议修订和完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农民和土地经营权权利人的权益分成,对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都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三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三变”改革涉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和现代化农业体系里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有效保证“三变”改革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稳步前进,保障好农民各项权益,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如期精准脱贫同步小康,有效建立农村“三变”改革风险防范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等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制度层面的有效供给和推进。

(四)聚焦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品牌体系

一是全面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贵州省质监局将六盘水市列为2016年有机产品认证重点推进区域,水城县荣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全市已经初步制定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等重点优势产业在种植、管理、加工、贮藏、包装、销售等环节的生产规范和技术规程。全市已共有217家企业、合作社获得“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证书308个,农特产品地理标志2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84.56万亩。这些为全面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动力。二是集中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六盘水市于2014—2016年已连续三年举办了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成功打造“生态凉都·高山珍品”公共品牌和“弥你红”猕猴桃区域品牌。凉都“弥你红”、“天刺力牌”系列刺梨产品、“水城春”系列富硒茶、盘县火腿、“信友牌”核桃乳、“宜枝魔芋”等知名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有一定的提高。六盘水市可依托现有的品牌优势和基础,打造集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母子品牌结构,形成一个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农产品品牌体系。三是大力扩展优质农产品营销渠道。当前六盘水市已建成了以“中国网络菜市场”、盘县西部电子商务、六枝郎岱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电商127家。但是随着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的产出,传统的营销渠道和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供给,需要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这就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纽带,加强“中国网络菜市场”等电商平台建设和管理,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生态凉都·高山珍品”更好地出山出海。

(五)聚焦农村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加强教育供给,剪断贫困落后思想文化意识复制链条。约翰·梅尔认为:“教育在激起农民思想变化方面作用显著,因为它不仅能够拓展农民自身和子女的视野,还能引起其消费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为农民及其未来提供实行变革的方式,进而激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始变革。”因此,要阻断贫困落后思想的代际传递,首要路径就是要加强教育供给,斩断穷根,从而激活农民的改革意识,激发农村改革的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引入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实现人才城乡双向流动。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六盘水市也正处于这种现状。据笔者在农村走访,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单向流入了城镇。因此,农村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率都是值得担忧的。为此,应该设定在不损害农村居民财产权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相关特定的条件下放开在农村居住的相关制度限制,并营造有利的环境让有市场理念、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有带动能力的城镇优质人力资源进入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尤其是鼓励新乡贤回乡反哺家乡,合理引导已经出现的逆城镇化行为,为农业改革发展助力。这也是六盘水市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重要突破口。三是分类推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由于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对象有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普通农民,应该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侧重培训,把课堂培训与生产现场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普通农民与典型带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效明显的培训,真正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现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猜你喜欢
改革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