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涛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勤廉仁俭与传统官德文化
胡可涛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勤、廉、仁、俭作为传统官德的重要内容,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状况所决定,且与儒家文化的浸染有着密切关联。从文化生成角度看,“勤”源自传统集权制的客观需要,“廉”肇端于政治主体的角色期待,“仁”是作为传统政治道德的核心价值而存在,而“俭”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美德,它们构成传统官德的应有之义,共同维系着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平衡。深入理解勤、廉、仁、俭的内涵及其关联,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的官德文化,而且对于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腐败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勤;廉;仁;俭;官德
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得以维系两千年之久,主要得益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官德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支撑力量与政治平衡功能。作为儒家道德的重要范畴,勤、廉、仁、俭不仅构成了传统政治之下的政治主体所需具备的必要品质,也理所当然成为理解和把握传统官德文化的重要入口。
中国传统政治,谓之君主专制制度。虽然,这种制度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个人,但它的正常运作则基本借重于发挥官僚政治的力量。在传统官僚政治中,官员只需要对君主或是上级负责,而不需要对下级乃至民众负责。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权力本身的诱惑以及与利益的勾连,很容易导致官员垄断和占据更多的行政资源。因此,传统官僚制本质上就是集权制。这种集权制客观上导致了官员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与行政事务的无限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在此情况下,官员必须勤于政事,迅速而果断地作出行政决策,以缓解这种冲突与紧张,弥补该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否则一旦松弛懈怠、疏于政事,很容易导致行政系统的瘫痪。因此,在集权制之下,官员是否贤良,是否勤于政事,就变得极其迫切起来,“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1]28。
从字面上看,“勤”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为谨慎其事;二为用力其事。换言之,“勤”既包括用心,又包括用力。用心与否决定用力与否,用力与否反映用心与否。换言之,“勤”是官员责任心与义务感的彰显与体现,尤其是当其职业追求突破了私利,而上升到公义的层面,“勤”就成为政治主体一种无上的“绝对命令”。因为,他不是仅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还要对他者的世界承担责任。当然,放到最世俗的层面,官员的俸禄以及养活家庭的物资费用是依赖他者(“朝廷”以及“下民”)的提供。若是荒怠政务,实际上是不配享受现有的岗位与俸禄的,民间流传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这种观念最为直白的表达。宋儒真德秀说得更为详尽:“为士者不可以不勤,况为命吏,所受者朝廷爵位,所享者下民之脂膏。一或不勤,则职业隳弛,岂不上孤朝寄,而下负民望乎?”[2]明儒吕坤也认为:“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高一步,责任更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3]
在传统官德文化中,勤政被认为是从政的最基本的要求,唯有做到勤政方能保障政治系统的正常运转。若是为政不勤,很容易导致行政事务的堆积,最终导致官员对之进行草率处理,降低行政效能。曾国藩将“勤政”总结出五个要点:(1)身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哪怕是险远的环境以及艰苦的环境,官员也应当不畏艰险,进行实地考察。(2)眼勤。在选拔人才方面,需要反复调查,进行甄别选用;在对待公文方面,则需要“反复审阅”,谨慎对待。(3)手勤。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易弃之物,随号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4)口勤。注意进行行政协调与商谈工作。对待同僚,要进行互相规劝,对待下属要注意进行训导。(5)心勤。做事要用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到这五点,官员基本可以做到顺利地履行行政职能。
在诸美德之中,“勤”是作为官员所需具备的首要美德,故历来为传统政治家与学者所重视。勤政是传统社会之下的集权体制的现实需要。官员的勤勉虽然不能解决集权制的根本缺陷,但至少可以部分地弥补集权制本身的不足,发挥调节与平衡政治系统的功能。
在儒家看来,做人的关键就在于摆脱狭隘的自我世界,而能与他者、乃至外在的世界进行沟通与融合。继而,公、私的关系也就成了儒学的重要话题。在儒家看来,政治主体的存在价值仅仅是为了“立公为民”,而非是为了“五斗米”的“稻粮谋”,更不应该是为了以公权谋取私利。“廉”的实质即是不以个人的私欲去玷污社会的公义,不以个人的私利去侵害社会的公利。从“廉”的词语组合也可以看出这种价值导向。“廉洁”以及“清廉”意味着一个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的人,必定是一个清者自清的人、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一个“干净”的人。“廉耻”,则将之上升到道德心理学的高度,即清正廉洁的官员必定具有一定的羞耻感,反之,贪官污吏则多为无耻之徒。当然,在传统政治中,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腐败在官场急剧蔓延与滋生。贪官污吏,多如牛毛;清官廉吏,廖若星辰。因此,“廉”常常成为来自民间社会对于理想官员最为迫切的角色期待。
“不取不义之财,不贪无道之物”是廉洁的首要条件。拥有权力的官员,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面对这样的诱惑,必须明确公权与私利的界限,提高抵制物质诱惑的能力,禁止利用公权谋取私利,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要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与之同时,官员不仅需要管好自己,而且还要管好自己的家人,过好“人情关”。家族文化固然为传统社会提供了温情脉脉的面纱,却无形中消解了政治理性乃至法律制度的客观力量。因此,官员保持廉洁除了能够抵御物质利益的侵袭之外,还需要应对人情世故的考验,不徇私情,大公无私。
“公生明,廉生威”——官员的公正无私可以规避政治的暗箱操作,增强政治的透明度。而廉洁奉公,则能给官员增加政治的权威。“廉”是从政之木铎,为官之宝玉,它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升华的人格。守住清廉,就可以培养一身“浩然正气”,进而能够理直气壮、心胸坦荡地应对世间百态。自然,当廉吏开展行政工作时,就可以因为得到民众的尊重和拥护而少有阻力,可以更好地有所作为。借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权力与权威并不是一回事。在传统政治中,权力是“自上而下”所赋予,而权威则需要“自下而上”来获得。一个无能的官员往往是空有权力,而无权威。而一个有权威的官员往往通过自身的能力或者美德来获得下属以及民众的自发认同,进而无形中有利于提高其行政决策的执行力。“廉吏”之“廉”是在彰显其并非为一己之私利而活,而是为了社会公义而活,故而容易获得他者源自内心的尊崇与敬意,从来形成韦伯所谓的“道德型权威”。
儒家之德治主义是影响传统官德文化的支配性因素。儒家倡导王道政治,主张施行仁政、以德治国。“仁者,人也”——在儒家看来,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人”。进而言之,一个称得上是“人”的人才有资格从政仕进。当然,从政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古代官员称之为“大人”,平民百姓称之为“小人”,大抵是出于道德层面的考虑。“仁”的出现根源于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这种社会格局将家庭内部的血亲关系延伸到社会领域。“社会”无疑是“家”的放大。因此,在儒家伦理中,一方面固然需要强调“爱有差等”的“差序”,另一个方面,则需要发挥“仁”德的力量,“推己及人”,营造社会大家庭的温情脉脉,弥合等级制的裂痕。譬如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的一维——官民关系,就被血缘化为父子关系。“官”被视为“民之父母”,这就要求官员必须像家长一样,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1]10
“仁”实际上反映了儒家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仁”的道德境界,才能够对人、对事、对物无怨无悔。孟子则直接将“仁”置于“四端”之首,将之作为人性善的立论根据。“仁”对应的是“恻隐之心”,这种“心”具有先验性,是“人皆有之”的。孟子进一步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说,发挥到政治领域当中,提倡民为邦本,施行仁政。孟子认为,作为合格的官员,必须对民众的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并想方设法使其脱离苦厄。具体而言,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所谓“正经界”,继而通过有效的行政措施,使民众获得基本的生活和安全保障,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最后则通过重视教育,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使之“成人”。诚然,官员作为特殊群体更容易在权欲与利欲的侵蚀下丧失本心,拉开与民众的距离,变得冷酷、贪婪、狭隘与自私。对此,孟子则高度提高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他认为,一个真正的仁者,必须不断地反求诸己、剥落物欲、发起本心,以现实的行动去拯救民众出离水火。显见,在儒家看来,做官的重点不在于拥有多少行政能力与政治手段,而在于开掘内在的仁心善性,以之扩散到普通大众中间。先“内圣”(“圣”可谓“仁”之极致),后“外王”,由“内圣”而“外王”,是儒家对于“官”存在价值的基本理解,或者是处理“学”、“仕”关系的一般路径。
“仁”德作为传统政治的核心价值,不仅要求官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进行人格砥砺,更要紧的是需要官员“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在儒学世界,不论是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还是孟子的“推恩”、“与民同之”,抑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深刻地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热情。
“俭”作为官德文化的应有之义,根源于传统小农经济特殊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的最大特点即是自给自足,所以生产力水平较低。同时,农业经济还受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农产品的产出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资源条件的有限性客观上要求社会成员需要厉行节俭,注重农产品的储备,以便应付饥荒乃至战争年份的不时之需。对于社会主体的两级而言,尽管社会财富主要为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但是却主要为占人数较少的官僚阶级所占有与支配。在此情况下,官僚阶级的物质资源消耗情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物质补给水平。因此,“俭”作为官德的存在实际上是传统小农经济的必然要求。儒家提出“正德、利用、厚生”的道德经济学可以看成是对“俭”德最好的注脚。“正德”所正的乃是“生生之德”;“利用”乃是“用之以为利”,“厚生”乃是厚待生命。换言之,“俭”不仅仅强调的是资源的节约,也注重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美德,还可以成为一种孵化美德的必要条件。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从另外一个角度道出了“俭”作为官德的特殊意义。节俭,本身意味着对自我欲望的克制与约束能力。一个厉行节俭的官员,通常能够具备较强的对于物质欲望的抵抗力。当他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控制之后,就能更好地划清公私的界限,合理地使用公共权力。与之同时,如《论语》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138只要官员能够带头倡导和厉行俭朴,这种风气很容易自发地下移至民间社会,移风易俗,醇化社会风气,正如南朝学者沈约所言:“清心矫世浊,俭政革民侈。”[4]
“俭”德除了要求官员自身洁身自好、厉行节俭外,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更为深刻的含义,即“俭政”。这类似于道家(道教)所提倡的“无为而治”。唐代道士谭峭在融会儒道思想的时候,就提出:“夫仁不俭,有不仁;义不俭,有不义;礼不俭,有不礼;智不俭,有无智;信不俭,有不信。所以知俭为五常之本,五常为俭之末。”[5]俭政,除了要求官员个人洁身自好外,还需要在政治实践中下功夫。大体说来,首先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行政效能,淘汰冗员、精简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以最小的执政成本求取最大的执政产出。其次,需要做到尽量“不折腾”,少扰民,注重发挥民间社会自身的力量。再次,注重“休养生息”,减免和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减轻民众负担。最后则需要官员重视道德教化,推动社会风气的改造,杜绝虚假、浮躁、奢侈、攀比等不良现象。一句话,“俭”德之于官员,更需要官员重视“无为而治”。
在传统官德文化的四大范畴之中,“仁”既可谓主德,也可谓之总德。“勤”、“廉”、“俭”则可谓“仁”之发散与体现,是内在之德形之于外、坐实于行的产物。四德之中,“廉”与“俭”关系又更近,可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深入理解勤、廉、仁、俭的内涵及其关联,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传统官德文化,而且对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腐败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真德秀.真西山先生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19.
[3]吕坤.呻吟语[M].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142.
[4]沈约,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446.
[5]谭峭.化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70.
责任编校 王学青
Diligence,Probity,Benevolence,Frugal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fficialdom
HU Ketao(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
As traditional ethics with the officialdom,diligence,probity,benevolence and frugality were not only determined by real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on of cultures,“diligence”originated from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raditional centralized power system;“probity”started from the expectation imposed on political subjects;“benevolence”existed as the core valu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morality;“frugality”is the virtue compatible with the small peasant economy.These four were the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official morality,maintaining the stable and balanced sta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se four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will prove to be beneficial for mastering the traditional ethics with the officialdom,and it will be of some practical referential values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culture with Chinese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diligence;probity;benevolence;frugality;ethics with the officialdom
D64
A
1674-9170(2017)02-0085-04
2016-11-20
胡可涛(1979-),男,江苏灌云人,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