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尊云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离经叛道的鲁迅孝文化
李尊云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孝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鲁迅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一方面身体力行着孝道;一方面批判孝文化的糟粕,发展补充着孝文化。在其作品中,孝文化的传承者有以吕纬甫、魏连殳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有以阿顺为代表的平民百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孝道。
孝文化;鲁迅;继承;批判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文化随着历史的演变经历着继承与超越。肖群忠先生说:“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而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广义文化的范畴了。”[1](P3)
鲁迅出生在书香世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父慈子孝的观念深深扎根在他心里。从祭祀祖先到亲侍父母,鲁迅可以说是孝子的楷模。母亲鲁瑞是对鲁迅影响最深的一个人。鲁迅十三岁那年家庭变故,原本殷实的家庭逐渐破败。母亲面对家庭的困境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母亲带给鲁迅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导,尤其是帮助鲁迅树立起面对困难时勇于克服的信念。鲁迅因升学的缘故远离家乡,母亲是舍不得儿子的,鲁迅也不忍离开母亲,可是为了更远大的理想,鲁迅只得暂时和母亲分离。“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2](P437)由于少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衰,几十年来鲁迅把供养母亲和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压在自己肩上。
鲁迅一生孝顺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鲁迅的“孝”,还体现在对母亲意愿的“顺”上,即使母亲给自己安排了违背意愿的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作为进步思想的先驱,鲁迅选择了顺从母亲的心意。鲁迅的内心是挣扎的,是彷徨的,他一次次为民主、自由而呐喊的声音,终于湮没在孝道文化的威严下。作为思想的斗士,作为革命的领路人,鲁迅选择牺牲自己以尽孝道。后来与许广平结合,儿子周海婴的出世令母亲欢欣不已,鲁迅教导儿子要孝顺奶奶,海婴刚会写字就让他给奶奶写信。许广平深受鲁迅的影响,对于母亲以及朱安的照顾可谓尽心了。老家要修祖坟,鲁迅也不说二话,写信告诉母亲,大意是:男已汇去五十元用于修祖坟,如果不足,等细账开来后再寄。[3](P490)显而易见,鲁迅是为了顺从母亲的心意让母亲开心才保持这些旧习惯。作为接受过新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根在自己的家乡,最牵挂的还是他们的家人。尽管他们对于有些旧的习俗早已看不惯,但是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意,令父母开心,他们还是默默恪守着这些习俗。
父亲对于鲁迅来说是一位严父,鲁迅对于传统文化的熟知要归功于父亲对其教育的用心。家道中落,父亲生病,年幼的鲁迅担负起支撑家庭的责任,那个辗转于药房和当铺之间的少年瘦弱的身影,正是对孝道的最好诠释。
父母带给鲁迅的是无边的爱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念,鲁迅也以自己的方式爱着父母。鲁迅将自己对于孝的见解书写在作品中,在其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人世间最普通的孝,也能领略到作为思想斗士的鲁迅对于孝的超越世俗的解构。
鲁迅的作品有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有的以农民为主人公,对孝文化的传承者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吕纬甫、魏连殳、“我”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他们恪守孝道;一类是以阿顺、眉间尺为代表的农民,他们遵守孝道甚至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在酒楼上》吕纬甫给早已逝去的三岁小弟迁坟是为了了却母亲的心愿。小弟的坟墓早已变平,尸骨早已腐烂。母亲让其给阿顺捎的两朵剪绒花终究没有送出去,他为讨母亲欢欣欺瞒着母亲。《孤独者》魏连殳自己生活拮据,但是每次领到薪水,一定第一时间寄给他的祖母。魏连殳自幼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祖母并非其亲祖母而是继祖母,但养育之恩没齿难忘,他侍继祖母如同亲祖母。继祖母去世后,魏连殳作为“吃洋教”的“新党”,家人们最担心的是他不遵守老规矩、弄出新花样,魏连殳回应一切照旧。《父亲的病》中“我”给父亲请医生看病是极有耐心的。父亲的病在“我”看来非常痛苦,可是我们谁也帮不了他的忙。有时“我”竟想父亲还是快一点结束生命比较好,但又立刻觉得这种想法是犯罪,但因为爱“我”的父亲才会这样想。
阿顺的孝行为是农民中最典型的。阿顺因母亲去世早,作为长女自愿担起了母亲的职责。因怕父亲担心,直到咽气前几天才对父亲说自己得病了。在农村很多长子、长女早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们报喜不报忧,哪怕自己身患重病因怕家人担心也绝口不提。鲁迅对于这类孝行为持中立态度,一方面同情、可怜他们,因他们的孝行为而感动;另一方面,鲁迅也经历过家庭变故,深知这种孝行为是无奈之举。鲁迅受这种孝行为的鼓舞,坚定了救国救民的信念。
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鲁迅认为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恩,赡养父母。孝文化成为联系家庭、维护亲情的纽带,年轻一辈将其发展、延伸,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鲁迅以其犀利的眼光,发现孝文化中糟粕的一面并对其进行批判。鲁迅批判的孝文化分为三类:一是以牺牲幼者为代价的孝;二是压迫、违背人性的孝;三是以孝为名义进行欺诈。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狂人日记》《二十四孝图》中对以牺牲幼者为代价的孝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狂人日记》中提到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2](P454)大哥向“我”宣传着这种愚蠢的孝行为,而作为慈爱的母亲竟也没有反对,可见这种孝行为在当时是可能存在的。鲁迅在文章中还提到“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2](P447)鲁迅由小及大,由吃子女的肉来为父母治病这种无知的孝,透视整个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从而揭露愚孝的虚伪性和残忍性。《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一反人们传统观念里推崇的孝道,针对二十四孝中不合理的孝行为进行了批判。鲁迅对《郭巨埋儿》这个故事极其反感。鲁迅面对每况日下的家境,常听到父母为柴米油盐的叹息声,再加上自己的祖母又年迈,竟联想起自己的父亲会不会也像郭巨一样为了生计将其埋掉。今天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但是可以看出《郭巨埋儿》这个故事是深植人心的。鲁迅认为郭巨的儿子实在值得同情,假如没有掘出一釜黄金来,鲜活的生命就要被自己的父亲亲手葬送,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命的延续本身就是孝行为。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对父亲的责任进行了详细地阐释:“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2](P135)在《祝福》《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针对压迫、违反人性的孝行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倡导尊重人权、符合人性的孝行为。中国的孝文化起源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祭祀祖先不仅是团结家族的一种行为,也是表达对先人缅怀的一种孝行为。祭祀祖先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是值得保留的,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的祭祀行为有待改良。《祝福》中祥林嫂因年轻守寡又丧失幼子遭到鲁四老爷的歧视。鲁四老爷家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是祭祀。可是祥林嫂是个寡妇,又丧子,鲁四老爷认为她是极其晦气的,不能让她碰到祭祀的器具。祥林嫂终于没有事情做,从此变化非常大,最终死去。就连祥林嫂死去了,鲁四老爷非但没对祥林嫂的去世表示同情,甚至觉得晦气。因为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以提起死亡疾病这类话语的。鲁迅认为这种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孝行为压迫、违反了人性,甚至导致像祥林嫂这类人的去世。鲁迅认为,《老莱娱亲》《苦竹生笋》和《卧冰求鲤》典故中的孝行为不符合人的天性,甚至有点不近人情。《老莱娱亲》中一个中年男性装作婴儿来让父母开心,这在别人看来是不舒服甚至恶心的一种行为。《苦竹生笋》带有神话色彩,纵使有万般能耐也不会感动天地的,于现实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一种孝行为。《卧冰求鲤》是一种带有生命危险的孝行为,不值得提倡。《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中的孝行为还是可以做到的,鲁迅认为孝顺的做法就是“听话”,以及长大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
鲁迅还对以孝为名义进行欺诈的行为进行了揭露。《阿Q正传》中,阿Q因摸了小尼姑滑腻腻的脸蛋想起了女人,想起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竟想和吴妈“困觉”。阿Q认为女人是红颜祸水,自己的思想是合乎圣经贤传的。阿Q作为成年男性,性的潜意识压抑在身体里,不然他不会去摸小尼姑的脸蛋,想和吴妈“困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是他的一个借口。谈恋爱结婚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的必经过程,可是他却似乎不应该有这种权利,身份的低微让他的表白都成为一种错误,他是不该有这种想法的。《肥皂》里四铭在大街上看到两个讨饭的“孝女”,听见混蛋肆无忌惮地说道她们虽然脏但是买来肥皂洗洗也好得很,四铭于是买了一块肥皂送给太太。四铭太太识破了他的心机,他却道貌岸然般教训起自己的儿子,批评他既没学问也不懂道理,应该学学那个孝女。《理水》中禹主张“导”,其父鲧主张“凐”,一个白须白发的大员竟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来反对禹的主张。鲁迅对这种将孝挂在嘴边,实际是为自己谋私利的孝行为进行了揭露。
鲁迅倡导爱护幼者,尊重人性,合乎人情的孝,其对落后孝文化的批判更是对封建迷信礼教的批判。在那个大部分人都还恪守落后孝文化的时代,鲁迅的批判具有前瞻性,对于现在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孝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源、悠久的历史。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传承着。孝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且也是家庭成员团结友爱的纽带。鲁迅作为孝文化的传承者之一,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孝文化中的糟粕,并对其进行批判、创新,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使孝文化历久弥新。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思 动
LuXun’sRebellingIdeasonFilialPietyCulture
LI Zun-yu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81,China)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Lu Xun,as an inheritor of Chinese culture,on the one hand practiced filial piety and,on the other hand,criticized the dark sides of it and made addition to it. In his novels,there are inheritors who are intellectuals,such as Lv Weifu and Wei Lianshu and also plain folks for example A-shun. They interpret filial piety with different manners.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Lu Xun;inherit;criticize
I210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0.021
2016-12-08
李尊云(1992-),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004—5856(2017)10—00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