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研究

2017-03-10 02:00马郓杰邓喜道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意识人类科技

马郓杰,邓喜道

(1.衡阳市第一中学,湖南 衡阳 421000;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具有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研究

马郓杰1,邓喜道2

(1.衡阳市第一中学,湖南 衡阳 421000;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科技的发展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成为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因此,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尤为重要。将环境意识注入科技发展观,从而形成新的科技发展观,对于我国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科技发展观;环境意识;更好的生活

人类近代以来构建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和发明的技术,以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自身,人类社会及其活动的内容和对象。科学和技术不但是人类认识自身,改造自身及其环境的手段,方法和工具,而且逐渐成为现代人类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设想一个不懂科技,不应用科技而能称为现代人几乎是不可能的。科技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一种文化内蕴,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创立科学理论,发明技术并且能把自己所创立的科学,发明的技术应用于认识改造人和环境世界。人类的发展史进步史与科技的进步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同步一致性,因此,科技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科技的历史意义和强大的现实力量使之赢得了美好未来开拓者的桂冠,使得科技至上主义成为近代以来人类意识形态的主流,它已经深入到人们的价值观之中,且日益强化。人们高举”向科技进军”旗帜,满怀科技乐观主义的精神信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不幸的是,科技的发展并不总是给人类带来幸福,不幸和灾难几乎与科技的发展形影相随,它集中表现在科技发展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农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科技发展引发的工业革命,将传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彻底反叛,人类手握科技之剑,以主人,主宰和征服者的姿态,横扫人类的整个环境。其结果是耕地锐减,资源匮乏,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过去的科技发展观缺乏环境意识。随着人类活动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单纯的科技发展观已经无法适应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赋予科技发展观以新的内容。这就是树立具有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内蕴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区别于旧的单纯的科技发展观,它要求将科技的创立发明,应用和效应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并且与人类生活得更好相联系。

科技发展的环境意识并非古已有之,而是随着科技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人们对科技发展观反思而逐渐认识到的。古代也有科技,但那时的人们并未形成一种有自觉意识的科技发展观,古代人类尚可与环境和谐相处,但并非过着更自由,更自觉的生活。由于科技基于个人自身的修养,兴趣而形成,古代科技尚未形成一种现实力量,人们的生存和生活严格受制于自然力和环境条件,科技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古代有科技无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它对人类环境干预力的弱小,因此,古人没有面临象现代人所遭遇的环境问题,其科技也就不具备环境意识。

近代以来,人的理性地位的绝对确立,人类高举理性的大旗,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科学和技术,科学技术在人类活动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类挟科学技术之力量,俨然世界的主人,肆无忌惮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人类利用科技作为有力的工具和有效的手段,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开始了愈来愈广泛而深刻的相互作用。科学技术的利用对环境的开发和改造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确营造了一个相对于古代人更好的环境,但是,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严重的,而且令人类日益担忧,有人甚至断言:如果不改变我们的科技发展观,人类就有可能被自己创造和发明的科学技术所毁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今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全球问题,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主要原因。自工业化以来,在科技的引导下,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环境及其资源,同时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其结果恩格斯早就有过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存器。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南山坡把那些在北坡得到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区域里的山区牧畜业的根基挖掉;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样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泄到平原上来。”[1]“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对科技在农业和工业活动中的运用造成的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已经给出了警告。不过,当时科技对环境的破坏只是局部尚在环境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并未引起人们的警觉。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和能动性,人类加快了科技发展和利用的步伐,结果是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具有全球性。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工业经济的影响,耕地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等等;工业科技的滥觞,导致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而且在南北极上空出现周期性的空洞;先进的科技对环境资源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其结果是资源的匮乏和枯竭加速,很多环境资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耗殆尽;更为严重的是,科技支配下的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仅仅是使生态环境恶化,而是使之退化甚至不可逆转。如果我们致力于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运用反过来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基础,使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如履薄冰,面临深渊,这肯定是人类不愿意面对的,因此,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我们今天所坚持的科技发展观了。

我们认为,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之所以会给环境造成如此广泛而严重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观不具备环境意识的内蕴。近现代科技发展观在对待环境问题上采取的是科技与环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我们通常给科学下定义时往往诉诸“观察”、“检验”、“理论”、“演绎”等词汇。这实质上就是把科技与环境对立的思维方式。吴国盛先生总结道:今天占支配地位的是近现代西方科学,即数理实验科学,既讲求数学,又讲求实验。在这种科学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存在论是世界的无限化、时间的线性化、自然的数学化以及人的主体化和意志化。控制、支配的动机,数学化、还原论的纲领,是近现代数理实验型科学的基本特征。具体考察,现代科技具有如下特征:1.机械自然观。现代科技深受主客二分思想的影响,它把非人的一切都看作机械性的对象,看不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联系,看不到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2.还原论的方法论。现代科学认为只要认识了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就彻底认识了事物,于是,社会学、哲学、文学等都是不必要的或次要的。3.重分析,轻综合。现代科学过分重视对认知对象的分析、“解剖”,但不重视事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与这种科学指导的人类实践密切相关。(参见卢风:生态危机与科技转向——“新发展观与环境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

现代科技发展观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体现为将科技与环境相分离,科技与人相分离并且逐渐走向对立。从现象上看,人与科技关系密切,这与科技的属人性相关;但科技与环境的分离和对立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与近现代以来科技发展观始终缺乏环境意识有关。人创立和发明了科技,利用科技之剑与环境对抗,科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化,在某种程度上凌驾于人之上,造成科技与环境的对立,环境意识逐渐从古代有机论科技观中被驱逐而出。缺乏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从历史和现实的层面看,既不利于科技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环境的发展,更不利于人类对更好生活追求。因此,在整个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被强大的科技力量所裹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谨慎地反思我们今天的科技发展观,充分地意识到环境意识对于科技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并且自觉地建构具有环境内蕴的科技发展观,把环境意识和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科技发展观。其必要性,科技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历史负面效应和现实的各种危机有足够的理由来回答,这也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客观要求。其重要性表现在,如果科技发展观不注入环境意识,不把环境意识作为科技发展观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任由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继续下去,不要说人类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恐怕人类的生存也成问题。其实,古代人的科技发展观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毁灭的先例也不少,据考古学家考证,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的消失与环境的关系密切;玛雅文明突然之间无影无踪也与环境破坏和环境恶化有关。唯有中国古代文明得以保存和承传并且绵延不绝,延续至今。究其原因,中国古代文明非常强调人类的活动与环境协调一致,科技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之一,自然不例外。正是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环境意蕴,保证了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正相关,科技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协调一致,才使得中华文明自其诞生形成之日起,一脉相承,没有间断。

发展科技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然而过去的科技发展观并不能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走向更好作出绝对的承诺,这已经为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严峻形势所证明。事实上,很多思想家已经注意到科技发展观环境意识缺乏的问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出现了一批从环境角度反思科技发展观的思想家,最有影响和最深刻的思想家当推尼采和海德格尔。尼采以反理性的方式,重审包括科技思想在内的一切价值观;海德格尔则深刻揭示了科技的本质以及科技的缺陷;这为后来生态伦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及其发展作了哲学上的准备,而环境伦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最根本的内容,我们认为就是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和生活的关键词。因此环境意识有必要也应该成为新的科技发展观内容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置于最重要和最核心的位置。

科技发展观中应该内蕴环境意识这一新的科技发展观,随着人们对既往科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历史解读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要求的考虑,已经在不同程度得到认同。新的科技发展观的确立和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科技必须内蕴环境意识。过去我们高喊要河水让路,要高山低头,结果经济没有搞上去,环境也遭到破坏。现在我们反过来又进行着退耕还林,退湖还田的工作。可见,科技发展观必须秉持环境意识。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对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科技发展观,形成具有环境意识的科技发展观,由此我们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虽然科技的运用必定会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但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科技的环境意识而对发展科技有丝毫的动摇,甚至否定科技的进步作用陷入悲观主义。第二,坚持科技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贯彻和落实环境意识于科技发展观之中的带有根本性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指导原则。第三,科技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在科学研究中,应重视环境因素;在技术的发明创造过程中,应具有环境意识;在科技的应用过程中,应有环境保护的理论指导和环境工程设计内容。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552.

Research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ception with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MA Yun-jie,DENG Xi-dao
(1.Hengyang No.1 Middle School,Hengyang 421000,Hunan;2.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00,Hubei)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adly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ocial life of mankind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life.It is related to the reality and future of mankind,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ncep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our well-off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at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s integrated in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ception and a new concep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form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onception;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better life

G322.0

A

1671-5004(2017)02-0069-03

2017-3-28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项目“理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应用”

马郓杰(1999-),男,湖南衡阳人,衡阳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喜道(197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理论。

猜你喜欢
意识人类科技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科技助我来看云
意识不会死
科技在线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