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寅 李乾 杨娜 敖朋 姚璐
(宁波市北仑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会,浙江 宁波 315800)
北仑区临港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思路探讨
——以国内主要临港产业区经验为借鉴
江寅 李乾 杨娜 敖朋 姚璐
(宁波市北仑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会,浙江 宁波 315800)
作为北仑的支柱产业,以大进大出为主要特征的临港工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伴随着临港工业的发展,北仑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更好地谋划北仑临港工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内主要临港工业区的相关做法进行分析总结,梳理提炼其中的可供借鉴之处。经过分析对比发现,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干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是一条能较好地实现临港工业生态友好化发展的路径。以此为基础,结合北仑的实际情况,探讨北仑临港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
临港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
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港口区位优势,通过集聚重化工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一种高投入、大运量、大产出的产业组织体系[1]。宁波市北仑区三面环海,岸线平直且水深流顺,同时境内设有5个国家级开放功能区,形成了较强的对外开放引领优势,兼具发展临港工业的先天与后发优势。按照国家和省、市对北仑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该区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重点引进了临港基础产业项目,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目前已初步形成石化、钢铁、汽车及汽配、能源、装备、造纸等为主体的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战略要地。2015年北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规模达2 229.7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
临港工业在带来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产业对各类要素资源需求的高企和对环境容量的持续承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区域内水体、大气等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风险隐患较多,局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存在拖累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宜居、宜业、宜游”需求、与国家、省(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临港工业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借鉴,在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探讨其生态文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期研究成果能一定程度上指导具体的实际工作,为临港重化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东部沿海逐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其中环渤海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迅速发展与其港口区位优势是密不可分的[2—3]。经比较,本文从中选取了大连长兴岛和上海两地的临港工业区作为临港重化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参考对象,归纳梳理其发展经验。
1.1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生态发展模式
长兴岛位于大连渤海岸线中心地段,依托有利的港口区位条件,形成了辐射东北传统工业的开放窗口。该工业区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从资源依托型向交通依托型转变、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创建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力地支撑带动了渤海湾临港工业和整个辽东半岛的经济社会发展。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注重强化规划指引作用,从招商引资入手,依据产业属性和技术特点打造了一条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了产业内、工业园、全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即通过构建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原材料制造和石化化工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内循环,逐步形成在物资利用、能源供给、共享信息、配套设施和技术开发五个方面的园区集成化管理内循环,最终实现了全区域的水资源、能源供给、三废回收、共享配套设施的总循环,极大提升了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
1.2 上海临港工业区的生态发展模式
上海临港工业区以石化产业为主,主要形成了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项目为主,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下游产品为辅的产业结构。该区域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从降能耗、去污染、优产业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强园区产业关联度、打造一体化公用辅助平台、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及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等方式,推动临港产业步入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该区域能耗水平不到石油化工行业平均能耗水平的5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远低于上海市园区的控制水平。
1.3 经验总结和启示
通过对上述两地临港工业区生态发展模式的分析总结,不难发现,临港产业的发展多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天然优势,而循环经济又能确保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4—7]。通过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集群内部节点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产业链循环网络,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由此看来,循环经济不失为一个临港工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完美切入点,具体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生态友好型的临港工业,首先要打造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从上述地区不难看出,节能、节材、节水是产业体系构建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应当严格市场准入,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标准;编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工作的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立足区域资源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经济的区域布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
二是适当给予政策引导。注重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临港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产业政策应体现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偏好性,投资政策和项目引进上应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对一些发展循环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考虑由政府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作用。采用市场手段促进临港工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采用公共服务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完善产权制度,提升资源利用率,通过明确产权确保资源浪费的降低;形成有弹性的水、电价格体系,激励企业生态成本意识的形成;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支持服务系统和通畅的信息共享体系,保证不同产业和企业间物质交换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是强化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科技进步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降低技术产业化的成本,改变技术开发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状况。开展多层次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同时建立起能综合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指标体系,满足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的需要。
2.1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北仑设立于1985年,位于宁波市东部,三面环海,与舟山群岛新区隔海相望。北仑依港而生、因港而兴,是宁波港核心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省市对外开放的引领优势,成为了浙江省开放时间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加强规划引领,保障资金投入,制定配套政策等系列举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创建机制,大幅度地提升了生态经济水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使得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先进单位等称号,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生态街道、生态村、绿色社区、环保模范(绿色)单位,并成功创建浙江省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系统功能仍有提升空间。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林地、耕地、湿地等生态用地占比达66%左右,虽基本达到了宜居城市的理论生态用地水平(66.7%),但与东京(68%)、伦敦(83%)等国外城市及香港(76%)、苏州(72%)等国内先进城市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林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质量不高,林龄结构有待调整,幼、中龄林面积比重明显偏大,达90.48%。自然海岸开发强度较大,150.2km的岸线中,港口和工业岸线占40%。
二是经济生态化转型任务较重。由于临港产业的固有属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方式仍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存在,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历史原因,北仑区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布局总体呈分散状态,部分工业用地和居民生活用地混杂,缺乏必要的生态安全隔离。此外,产业结构中二产占比总体上大于三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临港工业清洁化水平较低,“三高一低”企业清洁生产和升级改造任务较重。区域单位GDP能耗为0.95吨标煤/万元,远高于全省(0.50吨标煤/万元)和全国(0.80吨标煤/万元)平均水平。
三是环境质量需进一步改善。由于产业结构等原因,区域环境质量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幅改善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不容乐观。2014年以来北仑区水环境质量总体偏差,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差距较大;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4%,尚未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85%)。人口密集的城区、靠近山脉的公路边、工业区等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明显,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系统性的新型环境问题应对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四是生态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决策机制尚需升级。北仑区政府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办公室,但在协调推动方面力量还显薄弱,加大统筹参与力度势在必行。生态红线管控、环境功能区分区准入管理、生态安全风险防控和第三方治理机制仍有待完善。生态考核占比相对较低,基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差异的考核和生态离任审计制度不够健全,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北仑的实际情况,北仑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如下。
3.1 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依据宁波市的总体城市规划、北仑区环境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发展的统筹力度。一是优化布局区内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优化公共服务等多种手段,提升区内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模具及汽配制造等三个产业基地。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构筑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加速形成区域特色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强、配套产业完善的产业基地。二是优化临港产业布局。以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为主要抓手,按照既有大企业的地理位置,布局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集群式发展,进一步完善石化、冶金、造纸等产业的产业链。同时发挥临港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煤炭、矿砂、油品等大宗商品储运交易,LNG清洁能源储备、中转、交易和冷能利用,生态环保产业及海洋工程装备等生态型临港产业。三是强化港口腹地服务业的配套支撑,依托全区产业和港口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港航物流、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大宗物资交易、金融航运等产业和楼宇经济,建成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产业集聚地。
3.2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升级改造。加强能源、冶金、化工、造纸等高耗能行业能耗管理,提升节能降耗水平。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行业为调整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污染源头。充分发挥差别电价的调控作用,对存在淘汰类和限制类的落后工艺(设备)的企业,执行淘汰类差别电价,逐步对未能按要求完成升级改造的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企业实行搬迁。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引入和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智能装备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软件产业以及生命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临港区位和现有产业基础的底蕴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兴经济。
3.3 进一步加强资源高效利用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改造。重点推进综合能耗较高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开展节能改造。钢铁冶金和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特种专用钢材,压缩相关低附加值粗钢产能,淘汰低效率老旧设备,关闭老旧高炉,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序转换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提高燃煤质量,提升锅炉的燃烧效率,开发使用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二是积极推动企业节约用水。以政策倒逼的方式推动造纸业、纺织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多家企业采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来节约用水。
3.4 进一步构建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构建三条循环产业链:一是工业温排水余热循环链。依托临港产业带动电厂、石化、钢铁、造纸等工业的发展,遵循先高温后低温、先工业后农业的利用顺序,加强高温排水类企业与其他中低温需求企业的对接,加大温室大棚、水产品、海产品养殖余热利用力度,构建工业温排水余热循环利用链条。二是构建钢铁产业循环链。构建以两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主体的“铁矿石、废铁冶炼→普通钢板→特种钢材→金属制品→废钢回收”的钢铁循环产业链、“水渣、钢渣→水泥”循环产业链、氧化铁皮回收利用产业链,重点向不锈钢下游加工业、钢铁副产品加工业延伸,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三是构建工业废渣循环利用链。依据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主要分布位置进行链条构建,形成电厂及钢铁行业产生的固体废渣为其他企业提供原料,发展“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水泥、新型墙材”产业链,同时进一步拓展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发电产业链。
3.5 进一步强化环境维护支撑体系
依托区域内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观测站,一是处理好污水问题,提升水体环境质量。按照强化源头控制的思路,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整治,重点加强COD和氨氮排放量较大的造纸、纺织、冶金和能源等行业的监管和污染整治。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审批时,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力争增产减污。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力度,逐步淘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发展节水、节能、污染小和用水效益高的工业项目。在重点污染监管企业在线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搭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管理平台,利用交易应用价格杠杆激励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减少排污。二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和废气治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强化园区集中供热系统建设,稳步推行“多热源串供”“煤改气”工程及大电厂集中供热模式,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技术和装备。强化大气主要污染物治理,加快火电(热电)、石化、钢铁和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脱硝工程,实现超清洁排放。三是强化污染场地土壤治理。加强“退二进三”过程中被污染的工业场地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管,强化服役期满工业用地、污染搬迁企业旧址等土地开发利用的风险管理,确保土地转换用途后的安全利用。同时强化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等重点行业周边区域的土壤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
3.6 进一步完善监管保障机制
一是系统完善环境监测设施。依托区域内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观测站的技术力量,加强环境监测、应急和信息化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区域之间、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速建成河流跨界水质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环保数字化平台,全面监控污染源、产业园区污染排放和城乡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以强化污染源协同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区环保数据中心,完善监测监管数据共享和智能化应用,推进移动执法、移动监测、污染源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建立健全环境应急体系。提升环境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化工园区的规范化管理,降低化工行业聚集区域化学品环境风险,逐步实现化工园区封闭一体化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仓储,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处置体系。
本文以宁波北仑的临港重化工区域为例,在分析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对比、借鉴国内较为成熟的临港化工区域(大连长兴岛和上海)临港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完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环境维护支撑体系、完善监管保障机制等六大普适性举措来提升临港重化工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1]Porter.M.E, 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77—90.
[2]Circular economy vital for balanced growth[N].China Daily. October 4, 2004.
[3]A K Gupta, S K Gupta, Rashmi S Pati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 for ports and harbors projects[J].Clea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Policy, 2005,7(2):133—141.
[4]周宏春.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J].煤炭经济研究,2006(1):17—22.
[5]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1(s1):48—52.
[6]冯薇.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论综述[J].生态经济,2007(3):107—110.
[7]刘禹宏,敖明山.产业集群视角的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优化及模型的建立[J].集团经济研究,2007(32):122—123.
责任编辑:李增华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Idea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Beilun——Reference from Major Domestic Port Industrial Zone
JIANG Yin, LI Qian, YANG Na, AO Peng, YAO Lu
(Beilun High-tech Enterprise Promotion Association, Ningbo 315800, China)
As a pillar industry in Beilun, port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industr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ilu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analyzed the major port industrial zones and summarized useful experience.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the developing circular economy is a good metho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s in Beilun, w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Beilun.
Port indust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ircular economy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3.003
2017-02-28
宁波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A10036)
江寅(1986—),男,浙江宁波人,理学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政策产业转型升级。
F
A
1674-6341(2017)03-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