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吴和越

2017-03-10 20:21穆涛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南越吴国刘邦

穆涛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伐吴,大败,之后卧薪尝胆,韬光养晦。过了22年,公元前437年再伐吴,取得完胜,夫差自刎,吴亡国。勾践之后又经过了六代,越国被楚灭,“后六世为楚所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楚,越旧部避秦乱散入浙江东部、闽中和闽北山区。汉代立国第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封侄子刘濞为吴王,吴藩国都邑在扬州,初辖三郡:东阳郡(郡治在金华)、鄣郡(郡治在吉安)、吴郡(郡治在苏州),共领五十三个县。公元前154年,刘濞牵头,七个藩国发动叛乱,三个月后平复,吴国被撤藩,至西汉末年,吴地共存置七个郡,会稽、九江、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据《汉书·地理志》)。

越分东越和南越。

东越有两脉,闽越和东瓯,均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东越助汉,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封立闽越王,都邑在东冶(武夷山)。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立东海王,又称东瓯王,都邑在东瓯(温州永嘉县)。吴王刘濞发动叛乱,东瓯王先是随吴,后杀吴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伐东瓯,东瓯王求汉保护,得以解围,后又向汉朝廷申请内迁。东瓯国全国整体移民,分散内迁安置到江、淮之间。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年),闽越反汉,闽越王被诛。武帝下诏,闽越国民全部内迁,也是分散安置在江、淮之间(据《史記·东越列传》)。至此,勾践的两脉后代均返乡,虽然不是回故里,也算叶落归根。

南越在秦朝时设郡,郡治在番禺(广州)。南越王赵佗是河北正定人,秦时初为南海郡的一个县令,后深得郡尉信任继位。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

刘邦时期,汉与南越的关系有点一国两制的意思,南越有完全的自治权,不受汉节约束。“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史记·南越列传》)吕后时期,汉朝廷限制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尤其禁止铁器南运。赵佗宣布独立,自号“南赵武帝”,此后不断北犯,攻掠长沙周边诸县。

汉文帝继位后,委派官员修葺赵佗在正定的祖坟,且按时节祭扫。赵佗大为感动,自撤帝号以蕃臣事汉。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相国吕嘉谋反,杀南越王及汉使臣。一年后叛军被剿,诛吕嘉,南越国灭。自赵佗称王后,南越国经五代王,共93年。

西汉时期,最大的外患是北方匈奴,吴和越则是最大的内患。吴国牵头的“七国之乱”,给国家造成很大动乱,也让朝廷找到充分的理由终结了藩国制。汉的藩国相当于自治区,但比今天的自治区权限大,经济是独立的,而且“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代建国后,封异姓功臣王国七个,同姓王国九个,侯国一百多个,国家一半的区域是由各个自治区构成。而吴国是自治区里的龙头老大,经济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在当时,吴国的百姓是不纳税赋的,“无赋,国用饶足”。“七国之乱”平复后,所有王国裁撤,集权中央,到汉武帝时期,基本上恢复了秦始皇时的郡县国家。

汉代之前吴越的民风,与今天江浙地区差异很大,“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汉书·地理志》),从孔子编选《诗经》时的“楚无诗”,到秦汉的“楚人轻悍,又素骄”(《汉书·刘濞传》),究其根本,是文化上的薄弱所致。这种局面自宋之后,再经明、清,及至近现代,重科举,尚儒养仁,经济上甲天下,文化上也是蔚为大观。

仅仅天养人是不够的,人之大更需自我修养。

选自《美文》

猜你喜欢
南越吴国刘邦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吴国平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南越华文文学的“家”与“国”分离书写
赵佗时期南越与西汉的博弈分析
一所学校 一名老师 一辈子坚守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秦汉南越国包装设计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粮食也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