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凯彤
在农业高度机械化电气化的今天,互联网+农业、高科技+农业屡见不鲜,但你可知道还有一个地方保留着上千年传统的农耕习俗吗?那里的农民种着古老的稻种,不使用化肥,不喷洒农药,用水牛耕作,生产着比“绿色”更牛的稻米。你能理解一个公务员,辞掉镇党委书记的职务,专心从事古稻种保育工作,带领乡亲辟出致富新路吗?让我们来聊聊“有牛哥”的那些事儿吧。
抢救古老珍惜稻种 刻不容缓
“有牛哥”本名杨正熙,虽然是地道的“侗族崽”,但是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又先后担任国营林场副场长、贵州省黎平县林业局副局长,岩洞镇镇长、镇党委书记等职,他已经被乡亲们认定,绝不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沉寂在大山间的稻田里。然而,2012年,杨正熙毅然脱离现有的人生轨迹,他辞掉岩洞镇党委书记的职务,主动申请成为黎平县的一名科技特派员,专职从事地方农业物种收集、选育和推广工作。
这让一直以他为傲的父母大失所望。“不好好的当官,你收集那些种子干啥?你还要种地?我们省吃俭用送你念大学,是为了啥呀?是为了让你今天干这个的?”一辈子靠种稻为生的父亲,理解不了杨正熙的决定:“脑袋坏掉了!”
“就是因为书读多了,我才能知道咱们的稻米有多好,多珍贵。咱们的米是药、食兼用的大米,营养价值非常高。乡亲们一直是自己留种,从祖宗那儿继承下来,再一代一代往下传,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外面买种子了,再过些年,就没有人留种了,那咱们这些珍贵的老稻种不就彻底没了?我是学农的,眼睁睁看着这么珍贵的稻种在快速地减少,我觉得保护稻种这事儿等不了,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杨正熙坚持道:“只要能救一个珍稀物种,不当镇党委书记也值!”
也许是儿子的态度坚决,也许是侗乡人对传统稻种的特殊感情,杨正熙的父亲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
2012年,杨正熙在黎平县高屯镇八舟村成立了地方农业物种保育场。真正开始物种收集工作后,杨正熙后悔了!他后悔自己行动得太晚了:“许多吃过听过的好稻米,种子已经没有了。太可惜了!要是早点儿开始的话,能多找到好些品种。”为了减少遗憾,杨正熙加快速度,马不停蹄地跑遍了黎平县的400多个村寨。2013年,他采集到地方农业作物种子500多份,90多个品种;地方家养生禽13种。
收集稻种 活化保育在民间
物种收集回来了,可怎么保育又成了问题。杨正熙动员了妻子和家里的几个亲戚来帮忙。保育需要资金,可杨正熙的收入微薄。不到两年的时间,妻子省下来留给家里老人看病的钱、准备给女儿读大学的学费,相继被用光了。这样下去,不仅无法继续收集物种,连已经收到的这些物种也难保住,杨正熙陷入了困境。
“2013年夏天,家里在耕地,我爸爸住在牛棚。我去看他的时候,看到水田,突然就想到了活化保育。”杨正熙回到保育场就陷入了沉思,“我就想,现在收集到的这些品种中,有没有一个可以重新种植,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这样借市保种,才能让种子流传下去。”他想到了山里的紫色稻米,这种紫米口感好,有异香,老人管它叫“长寿米”,因为山村里一直以紫米为主食的人都能活到90多岁。杨正熙还上网做了功课,紫米中的花青素含量特别高,“欧洲人管花青素叫‘口服的化妆品。”杨正熙决定就先拿紫米开个头,尝试一把。
这紫米虽然好,但亩产太低,很多人家都不种了。正在杨正熙为紫米种子着急时,意外得知距他稍远的小山村里,有一家农户还种植紫米。“当时特别的巧,我再晚上一天,都收不到了!”杨正熙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慢慢地讲起这紫米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黎平小伙儿杨老根凭着踏实勤劳获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老根把家乡的紫米当作定情信物。婚后,按照侗族的风俗,女人不仅要做家务,还要负担所有的体力活。老根舍不得心爱的姑娘受苦,所有的农活都自己干,夫妻十分恩爱。好景不长,儿子秀川降生的喜悦还未淡去,老根就因病去世了。2013年,93岁高龄的秀川妈去世了,去世前老人反复叮嘱儿子,一定给自己的寿衣缝几个口袋,装满紫米。她说,有了这紫米,就算已经50年了,也不怕老根认不出她。
清明节的时候,秀川准备把家里最后的70斤紫米当成祭品,放到父母的坟前,以后再也不种紫米了,这意味着紫米将从黎平县彻底消失。就在秀川准备上供的前一天,杨正熙来到了他的家,说明来意,买下了最后的紫米。
“我能收到这个种子,当时特别高兴,有种如有神助的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杨正熙将收到的紫米交给父亲种植,得到了第一批种子。
以“牛”为中心 采用传统耕种方式
种子已经准备好,交给谁来种,怎么种?
2014年,杨正熙将第一批种子交给当地有耕牛的12家农户,种植面积70多亩。同时,借鉴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让农户以“牛草+牛粪+牛耕+放鱼+放鸭”的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都是以牛为中心的,杨正熙给紫米取名叫“有牛米”。
为什么一定要用牛耕?杨正熙解释说:“种子是老稻谷,给它上现代的化肥,也不搭调,所以最适合的就是用传统的牛耕。”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侗乡山村的真实写照。侗乡的高山梯田十分窄小,山高坡陡,自汉朝以来,农户就一直采用牛耕。“很多人看照片的时候,都很兴奋,说你看那个梯田好漂亮的。他們不知道在这种高山梯田里种地的农民的辛苦,从家里走到地里就要1个多小时。没法机械化,只能肩扛背驮。”杨正熙说:“你听着用牛耕地,可能会感觉很落后,它的确是没有机器方便,但它的好处可多着嘞!”
在传统的牛耕种植里,牛不仅可以耕作,牛还担当除草机、有机肥生产者的角色。田间的杂草与稻草都是牛的食物,喂养一头耕牛,每天需要割两三担牛草。草被割掉后,害虫无藏身之地,田间地角得以免受除草剂之害。此外,每头牛每天能产生几十至上百斤的牛粪,每年可以给6亩稻田供应充足的有机肥。有牛的田地从来都是有机土壤,根本不用上化肥。“初春的时候把牛牵到稻田边牛棚里。等秋收之后,再牵回家。这样,运牛粪就轻松一些。”杨正熙解释说。
“再有就是因为有牛的人家都相对比较贫穷。有钱的要么搬到市里去,要么出去打工了,只有家里条件不太好的,还养着牛,耕地。”杨正熙虽然不再是“父母官”了,但心里一直还记挂着他的父老乡亲。
丰收后,杨正熙将“有牛米”送到上海交通大学检测中心和贵州省粮油质检所,检测结果显示,“有牛米”质量指标极好,各项化学和物理指标都远胜一级米指标,农残与重金属检测多项“未检出”,营养物质含量极高。与对照种植的“机耕化肥米”,其稻草、稻谷、稻米表现的质色完全不一样,“有牛米”饭如胭脂,异香扑鼻。
当年,“有牛米”作为新品上市,被几家企业看好,直接采购了大部分,余下一万多斤米在春节前夕被抢购一空,种植农户收入翻番,杨正熙也小有所获。
2015年春节,李克强总理在贵州省黎平县考察时见到“有牛米”,总理问:“为什么叫有牛米?”
杨正熙回答:“有牛是站在有机种植的肩膀上,所有质量指标要求都高于有机种植,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养牛,种稻不用除草,不放化肥,不打农药,生产的稻米比市场上的有机米更牛!”
之后,杨正熙“有牛哥”的称呼不胫而走……
成立合作社 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许多购买“有牛米”的顾客都向杨正熙建议,这么好的米,一定要多种一些,让大家都吃到。附近的农户见到了效益,也纷纷主动联系杨正熙,也想种植“有牛米”。
“老乡们都没读过什么书,也不知道种什么能赚钱。我现在搞的这个紫米比他们原来种的要赚钱多一些,我就尽量带着他们一起种。我也考虑了,侗乡目前的条件,也许只有走高端农业,还可以让老乡们在小面积的土地中获取高一点儿的收入。而且这样种地,零污染,对生态也特别好,不会破坏我们侗乡的山山水水。”
经过深思熟虑,2015年3月,有牛哥带头成立了贵州有牛农业专业合作社,865户农户申请加入。规模扩大了,为了确保生产质量,有牛哥草拟《守农有牛生产律》,规范农户的种植。
《守农有牛生产律》摘要
社员:长年喂养有耕牛
耕地:上游水源无污染源梯田
种苗:指定的地方传统品种
整地:耕牛犁耙
施肥:施绿肥、牛草粪肥和秧青等
除草:人工除草和放养动物辅助除草
病虫害防治:传统生态方法防治
质量保证:社员以自家耕牛作质量担保。凡违反质量规定者,按约定款约罚处:300斤米,300斤酒,300斤肉。并开除合作社,取消社员资格和分红积分。
“侗族人特别重视约定,一个人要是违反了,儿子娶不到媳妇,女儿嫁不出去,一家人根本没法在村里呆下去了。这样,米的质量就保证了。”杨正熙说,单就这一点,“有牛米”就不需要什么认证,绝对可信!
由于紫米的亩产较低,为了鼓励社员的种植信心,有牛哥给每个农户先支付了每亩300元的定金,共赠送了2250公斤种子。另外,为保证让农民每亩增收800-1000元,亩产如果低于250斤紫米,赔偿500元。
质量虽好 打开销售市场也很难
转眼就到了稻谷飘香的季节。秋天的梯田格外美,鱼在田中游,鸭在埂上走,牛在山坡行。有牛哥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满怀希望地忙碌在田间地头,期盼着即将到来的收获。
“有牛米”迎来了大丰收,1400多亩稻谷共产40万斤紫米。可是丰收却没有给有牛哥带来长时间的喜悦。“当时想法很简单,只要我的米够好,种出来了,肯定会有市场。可是2015年增加了那么大的量,没法像2014年那样卖了。我当时真的没有任何渠道去卖,完全没有推广的能力。”
压力不仅来自突然的增量,还有变高的成本。当初鼓励社员的各项补贴直接导致本来预计12元成本的“有牛米”,最后核算为15元一斤。
没有市场,农民们急了,有牛哥愁了!但他没忘记和农户签订的回收合同,一个月的时间,他举债收购稻谷40万斤。“真的是把能卖的都卖了,又跟银行贷款,又四处找朋友借钱,就是一定要收,得给农民信心,不能失信于民。”
为了打开市场,杨正熙开始奔走。他跑到北京米展论坛上讲述老谷种的忧伤;领着社员侗族大歌队到深圳参加美食文化节,诉说黔东南生态的惆怅;跑去上海做“志愿者”,到广州,到武汉……他一直对城里人说:“请你们有时间去看看,我们种的水稻真的很好,水源都是饮用级别的,土壤一直是天然有机的,不用化肥和农药”,可是却很少有人相信。
生活从不亏待努力的人。一天傍晚,苦恼的有牛哥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我到你的种植基地去看了,现在正在黎平,想帮你卖点米,你能过来吗?”他兴奋地一路飞跑着去见客人。当晚,一篇题为“为了让好人继续做好人,让农民愿意继续种高品质的紫米,必须要让好人有好报”的帖子在朋友圈热传。随后,在闻讯而来的媒体和电商平台的宣传和支持下,“有牛米”成为小有名气的品牌,在市场上打开了一小条路。
然而,在各方的努力下,40万斤的“有牛米”最终还是只销售出一半。有了2015年的教训,有牛哥坦言,以后不会再如此大面积的种植单一的品种了,“酒香也怕巷子深,还是要先把市场打开。”
不忘初心 只为古老稻种有传承
“有牛米”给经销商的价格是15元/斤,经销商的出售价格是30元/斤。截至到目前,“有牛米”已销售出37万余斤,产值超500万元,社员等面积增收50%。2016年,申请加入有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不下3000户,自发种植紫米这个品种的达2000户,仅就紫米这个品种来说,已经实现了“藏种于民”的梦想。有牛哥这回真值了!
有牛哥说:“初心不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稻种流传下去。”目前,有牛哥已经将包括紫米在内的56个稻种交给合作社的社员种植。“现在市场还没有到供不应求的程度,所以每一户的种植面积都不大。就目前看来,这些种子至少能存在20年。”
尽管市场窄小的压力一直在,但有牛哥对未来充满希望:“一直动员买过米的顾客,来到我们这里親眼见证有牛紫米的诞生,做见证农业,让这些游客了解‘有牛米,相信‘有牛米,然后再帮助我们推广,一点点地打开市场。”现在,有牛哥不仅玩微信,还在网络上跟很多做有机农业的组织联系,不断学习他们的经验。有牛哥考虑在见证农业的基础上,开发侗乡的旅游资源。“以前都是我们费劲儿地要到山外面看看,现在让城里的人来我们山里面转转。如果资金允许的话,我想资助几个农村的小伙子,让他们去专门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杨正熙是我上初中学了汉话后,自己起的名字。我的侗族名字叫守农,是我伯父给取的。前两天有人采访的时候和我说,我做这件事情和我侗族的名字正好相符了。我觉得有意思。”不论是曾经的镇党委书记杨正熙,还是如今的有牛哥,他从来都只是一个普通的侗族小伙儿守农,他想做的也只有一件事,就是把古老的稻种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