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呈现低龄化,从原先基本上是大学本科出国读研、高中毕业出国读大学,发展到现在很多小学毕业出国读中学。这些“小留学生”出国后发展的两极化明显。有的留学生能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就此成才;有的在国外则深感受挫。
有些家长以为美国教育的灵丹妙药可以让人脱胎换骨,以为中国学生到了美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从天资平平的学生变成天才儿童,进入哈佛耶鲁这些名校毫不费力,或者从普通的艺术爱好突然变成了翘楚。其实,这种想法是个误解。
对《小离别》的思考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小别离》,剧情围绕三个家庭在“究竟要不要初中就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上挣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内家长对低龄留学的想法。据了解,《小别离》小说原著的作者鲁引弓,正是一名将女儿送出国留学的家长,就是因为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才成就了这样一本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热播电视剧。在谈到为什么送孩子出国时,鲁引弓说:“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孩子而言这叫进退皆有路。你特别能干特别聪明,那么学成归来,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丛林穿越,在激越的中国热土大干快上。你特别老实特别淳朴,那么你就努力留在国外,因为福利健全,保护弱者,你活得健康又快乐。”他认为,中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之一,而留学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恰恰是对这种竞争的告别,向单一的价值标准告别,向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告别。
鲁引弓也意识到:“和清末民初第一次留学潮,上世纪50年代留苏、80年代出国热相比,这一次留学潮有着显著差异。从曾经色调明快的报效家国、洋插队捞金,到如今纠结惆怅的两难选择,理念在变,年龄段在变,这一次留学潮来自家长对未来生存的焦虑。 ”在资深教育专家看来,低龄留学热产生的一个原因,是部分家长对于现有教育模式的焦虑。 《小别离》中,女主角童文洁有句对女儿反复念叨的“名言”,让观众听了感慨万千:“你今天进不了前100名,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这辈子就完啦!”孩子没有如愿上到理想的学校、升学压力巨大等等,家长就想着换一条路,出国留学,避开这些矛盾。
中西教育的差异
不可否认,美国教育有不少方面比中国先进。比如,美国有一套让天才学生出头的系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这套系统脱颖而出。美国有鼓励学生创新的土壤,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无忧无虑地发挥。最重要的,是美国的高中老师大部分拥有硕士学位,很多拥有博士学位,在学术水平方面平均比中国的中学教师要高得多,因此,某些在国内学业平平的学生,来到美国,可能受益于这些因素而变得成功。中国很多大学教师都只停留在“高手匠人”的阶段,距离美国大学教师的“理论创新指导者”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更不用说中学教师了。
然而,美国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方法跟中国完全不同。
首先,美国的公立教育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升读四年大学,更加不要求学生进名校了。学生的“升学率”从来不是考查学校是否有名,或者老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
其次,美国的公立学校是没有“班主任”這个职位的。学生一般的学业和心理问题,由“顾问”(counselor)负责;学生的严重纪律问题,比如逃学之类,由“训导主任”(dean)负责;更严重的问题,由校警 (resource policeofficer)负责。普通不交功课,每次测验都不及格这种小问题,没有专人管,也不会管。有些学生到了差不多毕业了,才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学分,不要说进不了大学,甚至连高中毕业都差很远,才发现根本就无法补救了。
第三,美国的中小学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家长的重视,对学生的成功要起一半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来到美国的中国家庭,可能因为工作关系,双亲一天要工作十几小时;可能因为语言问题,家长完全无法参与,无法要求学校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照顾和服务;也可能因为文化差异,不知道在美国当家长的义务,以为把学生送进学校一切就搞定了,自己则当起了撒手掌柜。
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如果自律性低,英语又不好,也没有家长对学校事务的积极参与、全力督促,学生变坏的可能性要比变好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如果学生在国内学业平平,而家长寄望他到了美国就能轻易进入名校,无疑是注定失望的。
独立是首要能力
“小留学生”群体多数尚未成年,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在生活、学习和人格成长中他们更需照顾、引导。他们不但要面临和国内同龄人一样的精神压力,还要适应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除了现实的学习生活问题,心理问题也不容小觑。所以,在留学之前,不妨先做出自我评估。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学生能够独自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在哪里,然后组织各种资源和人来帮助你解决问题,这才算是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顺利实现目标,学会预想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解决时,就要思考可以调动多少资源、调动多少人来帮助自己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
沟通能力。中学生到国外读书,首先要学会怎么跟人打交道。外国人不喜欢只是在家里读书、完成作业、考出好成绩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办法进入到国外教育的精英体制。国外教育需要学生团队合作,讲求研究性和协作性。国外的老师喜欢学生以报告的方式,把作业呈现给老师听。和国内不同,上课时如果学生插话,国外的老师会非常开心,然后请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合作精神。目前给国际学生开设的基本是职业类课程,希望学生能组成团队做调研、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和团队所有人合作,并一同上台呈现团队的研究成果和报告。一个人讲一节,以表现出这个工作是大家一起来完成的。在这之中呈现的合作精神会影响到学生成绩。
在国内的学习表现。这并不是单指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的积极性,是不是偏科?是不是有因为不喜欢那个老师就不好好听课的学生特性?等等。如果学生是不想学习的那种,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兴趣的话,千万别送出国。试想,在国内连用母语都学不好的学生,送出国用外语学习,能学好吗?
自控能力。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两回事儿。自理能力是很容易教会的,但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和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的教育背景有关。如果你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看,他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包括没有主见,很容易跟风,缺点屡教不改等等,那么也不要冒险让他出国留学。这就是为什么家长担心没有了监管,不放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