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
他的胯下没有追风的烈马,他的天际没有如血的残阳,他手中所持的也不是冷兵器谱中的宝刀,他面对的更不是草莽江湖的豪强,而是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里装填的火药,他用自己锻造、开发的高科技刀具,在极端危险的固体火药上进行微雕整形,被誉为国內业界的第一“刀客”。
他就是徐立平。
1987年,大专毕业的徐立平来到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成为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修工。固体燃料发动机是火箭装备的心脏,而装填在里面的高能量火药无疑是这个心脏的起搏器。尽管火药装填采用了高科技手段,但装填完成之后形成的药面并不平整,而是呈千差万别的凸凹歪斜状,特别是一些边缘部位无法用机械切削。于是,就有了人工整形药面这个特殊的工种。
由于火箭固体燃料发动机装填的都是高能量的“烈性炸药”,在上面用切削刀具进行精度最大误差为0.5毫米的修理、开槽、挖药、修补等整形工作,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因为稍有不慎擦出火花,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徐立平意识到,要成为在生命边缘线上工作的“刀客”,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要练就一身智勇兼备的功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像“刀客”一样,必须有趁手的宝刀,拥有精良的“武器”。
但当时的药面整理刀具几乎停留在原始状态,木铲、铜刀是最常规的“武器”。徐立平与工友们手持这些工具,半跪半躺地在发动机壳体里,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工作效率极低,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才挖出300公斤火药,简直是“蜗牛速度”。
不仅如此,在高度紧张和蜗速叠加之下,还会产生致命的伤害。2005年,徐立平的一位工友,在操作时不慎将刀具碰到了金属壳体,产生的火花瞬间引发火药剧烈燃烧,当场牺牲。徐立平悲痛之余立志要研制出更好用、更科学、更安全的刀具。
一天晚上,徐立平见到儿子正在用削皮机削苹果,那快速转动的削皮机把手,让他灵光乍现,立刻画出草图。经过反复的试验修改,一个半自动固体火药整形专用刀具终于诞生了。这把刀的四周包上了保护层,避免了刀刃与发动机壳底发生碰撞,不仅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四倍多。上级以他的名字将这个刀具命名为“立平刀”,徐立平终于成为拥有自己锻造出锐利武器的“刀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最先进的立式整形机引进到了工厂。但是要让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药面整形,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徐立平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改装吸屑装置、加装连锁装置等二十余项改造建议,使设备性能更好地满足了工作需求。徐立平这位插上高科技翅膀的“刀客”亲自操刀,雕琢出了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的火药药面。
徐立平30年的“刀客”生涯,没有小说中“刀客”的潇洒与浪漫,只有因火药引起的慢性中毒掉了大半头发的头颅,以及长久匍匐工作造成的向一边倾斜的身体,而这些正是他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心跳,每一次雕琢都毫发无差的勇气与智慧、奉献与拼搏的写照。
这份工作,既需要高超的技能、极度的细心,又需要过人的胆识、强烈的奉献精神,全中国只有不到20个人可以胜任。徐立平就是其中的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