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金灿
无锡一棉的9万多个传感器
本刊记者 陈金灿
智能制造正给传统用工密集性产业——纺织业带来新的生机。
前不久,由国家工信部主办的“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举行,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无锡一棉集团作为江苏省智能制造阵营中示范引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也备受关注。
让传统企业焕发了生机,智能车间的推广应用就是很好的例证。49岁的徐亚娜已经在这家百年企业服务了30年,从一名值车工成长为技术能手,也见证了企业由粗到精、由大变强的过程。
“正像老电影里演的,纺纱过去可是个体力活,车间里忙忙碌碌站的都是人,管的事情又多又细。”徐亚娜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一名值车工只能照看两三台纱车,一台有五六十个络筒,机器一开人就得像上紧发条的机器,精力高度集中,眼到手到马不停蹄。现在建了智能车间,人整个轻松多了,她一人能“对付”30台纱车。“时代真的是不同了。”她如此感叹。
变化始于千禧年,看好智能化生产的前景,无锡一棉下了一着先手棋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经历了从单项应用、开发ERP、组建传感网感知生产的过程,前后投入近亿元终于瓜熟蒂落,2015年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工信部评定审核,并入选全省首批示范智能车间名单。
“现在大多数同行万锭用工在100人左右,我们只需要25人。” 无锡一棉董事长周晔说,智能化生产直接给企业带来了减员增效、节能降耗和质价双升的优势,由于面料质量过硬,尽管价格高出同业均价10%以上,不少国际一线大牌依然是他们的长期客户。
和2000年相比,无锡一棉的纱锭由11万锭增至60万锭,职工数由5000人减至1800来人,而今天的无锡一棉已成为年产值20多亿元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基地。
在无锡一棉纺织厂长江车间,湿热和嘈杂一如往常,但纺纱机前的工人数量却非常的少。无锡一棉建设“传感网上的纺织企业”,投资建成由9万多个传感器、28套信息系统组成的智能车间,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能耗情况。
“企业又引入了新的设备——络筒成品质量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大屏幕,可以让每一个员工根据产品实时监控来调整工作状态。”无锡第一棉纺织厂长江精密纺主任季承表示,目前车间现在有三块屏幕,有1900多个监测点在一块屏幕上。在后期的发展中,我们计划把13.5万锭纱锭节点全部显示在屏幕上。
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纺织行业量大利薄,销售高利润少的特点明显。固守“红海”打价格战是企业现在极力避免的,通过技改上高端项目,优化管理提高效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效方法。这也使得企业在复杂经济形势下,仍然拥有销售同比增长超10%的能力。
“2016年我们重点放在创建四化工厂:生产智能化,管理要精细化,贸易要做到国际化,产品特色化。目标朝着打造一流的纺织工厂而努力,通过内部的管理创新和市场不断地拓展,来提升我们的品牌,为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周晔表示。
熟悉棉纺业的人都知道,现在生产100S以下的纱线,技术及工艺比较成熟,国内用单纺技术生产200S以上的企业很少,300S以上基本都处于实验室和小样试验阶段。无锡一棉依靠多年的不断创新,向纺纱的极限冲击,通过与江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成功突破特高支纱纺纱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纱线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提高了我国高档纱线的市场竞争力,为棉纺产业升级换代树立了标杆。
目前,无锡一棉创建的“TALAK”品牌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共55个国家注册,今年又开发了印巴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品出口全球纺织高端市场,精梳纱线出口欧盟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许多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都是无锡一棉的长期客户。“未来,无锡一棉将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加入到企业‘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全球化贸易’的队伍当中。”
目前,无锡一棉已获得江苏省的智能示范车间,同时获得了工信部的管理体系的评审,获得了纺织工业部的卓越能效奖,给企业持续绿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同一起跑线上,无锡一棉已然开始为企业赢得下一个五年积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