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017-03-09 23:32:23
环球市场 2017年33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机电方向

吴 鹏

宁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

1、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水平与其他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的机电自动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还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到机电领域当中去。另外,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当前主要是集中在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两个方向,而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紧密,我国的机械技术发展较为缓慢,许多先进的理论都是从其他国家中引入过来的,而我国目前对机械理论的研究依旧较为薄弱,机械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足等,从而使我国机电自动化发展受到了机械技术发展速度的制约,而这也是机电自动化水平无法提升的因素,还有,虽然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民众对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机电自动化领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民众对产品的要求。因此,机电自动化领域必须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要有一个更高的标准才行。

2、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测温仪表的实际应用

在进行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度控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体的来说,利用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温度控制主要是通过热电偶温度计(主要是发挥对于反应温度和生产温度的显示功能,发挥的是感官性的作用)和继电器(主要发挥智能的控制通电和不同电的功能),判断出实际的生产温度之后,就可以进行对于生产过程的温度进行智能控制,并根据温度控制仪器的控制精度的控制,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作为进行控制生产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应当大力加强对于热电偶的控制,保证温度控制过程的精确性,以便于再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好热量,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2.2 测压仪表的实际应用

探析在进行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的波纹管压力计、电阻应变式等仪器进行对于生产过程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控制反馈,并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将进行测量的工作物质传送进入相应的测量容器中,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压力介质会让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进而让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指针轴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偏移,最终有效的控制好生产设备中的压力数值。与此同时,在进行波纹管压力计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工作介质从接头接入管道之中,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可以根据传动机构的带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保证生产过程可以在相应的参数数值的变化下产生变化,进而有效的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进行。在进行电阻应变式压力变送器的使用过程中,则是利用了机电自动化技术之中对于应变电阻的有效处理,并在研究电阻数值的实际变化率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工作生产过程中的压力数值的参考研究,为机电自动化技术之中的弹性数值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3、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机器具有很多人类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机器是不会进行思考的,只能按照人类所编写的程序去运行,而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思考会创新。所以,以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要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一直话题不断,世界各国的高科技领域都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所谓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机器也可以像人类那样思考,甚至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如果将这一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融合,那么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工厂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3.2 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电子产品几乎都有上网的功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更要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网络化,那么可以想象到的是:在将来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够操控整个工厂设备的运行,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3.3 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多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而这些进行工业生产的设备大多比较庞大,运输困难而且占据了极大的空间,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必要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微型化的设备可以极大的减少制造设备的成本,而且会为工厂节约更多空间,以前放置一台设备的空间,可以放置多台设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4 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过去,机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整体,每个零件或者设备之间是相互联系以及相互依赖的,这就造成了机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着较高的耦合性。机电自动化技术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机电自动化技术模块化是一项繁杂而又庞大的工程,但是其具备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各个设备与零件之间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可以起到降低耦合性的目的。其次,如果某个某块出现故障或者问题,对该模块进行修复或者升级并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的功能。最后,随着机电自动化的模块化,设备之间的接口等无须执行同一个标准,生产厂商无须使用同一家零部件生产商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的目标。

总之,于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其优势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显现出来,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1]尤再进.试论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科技资讯,2015,13(09):39.

[2]马伟.关于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通讯世界,2015(05):191.

[3]董玉泉.试论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03):101.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机电方向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2022年组稿方向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3:42
2021年组稿方向
计算机应用(2021年4期)2021-04-20 14:06:36
2021年组稿方向
计算机应用(2021年1期)2021-01-21 03:22:38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21期)2016-05-17 03:53:01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