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

2017-03-09 23:32李发兰
环球市场 2017年33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水资源

李发兰

西宁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是指城市在应对大规模降雨带来的灾害以及水资源的供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降雨过程中,能够吸水、蓄水、净水,需水时可以将存储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的城市雨水集蓄与利用系统。西宁市的气候特征属于高寒干旱,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不仅干旱少雨,且年降雨量也分布不均:合理利用降雨等水资源迫在眉睫。本文旨在创新城市雨水再利用理念,完善城市雨水合理再利用的政策法规与实施办法,创建适合本地区的雨水再利用的技术与方法。

1.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一直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理念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

2.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领域

海绵城市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基础技术,它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延续性的高度关切。海绵城市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社区(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完成地上地下的循环。除水资源利用外,海绵城市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社区生态、农田水利、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型机场、重金属土壤污染、河道治理、农田水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技术也是治理热岛效应和雾霾的最佳手段。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3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要点

3.1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原则

全面贯彻“均衡空间、优先节水、治理系统、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秉承海绵城市建设为目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谐统一。

首先,规划统筹,兼顾远近。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前期的规划与统筹,做到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在确保建设目标实现的前提之下,把程序合理化,做到项目的实施评估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确保海绵城市的持续性建设。其次,优化生态,注重安全。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的开发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和水循化。提高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城市水安全。之后,因地制宜,合理坏,科学化。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内湾、水系发达但生态条件不足、新建道路和公共建设等诸多条件。主要针对海绵城市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壤下渗难度大,盐碱地分布广泛蒸发强烈,进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改善。最后,全面协调发展,综合提升。统筹城市基础设施,与道路、绿地、竖向、水系、景观、防洪等相关内容充分衔接。基于“海绵”理念,全面协调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4.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措施:

4.1 要扭转观念,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4.2 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4.3 要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4.4 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4 结束语

总之,海绵城市发展规划是国家需要注重开展建设,对于我国水环境问题治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相关部门同意步调,一起努力推进城市项目规划。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城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位置作为重中之重,必须及早完善相关工作,做好启动实施,对于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海绵城市具有关键性作用,务必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占据地域优势,合理选取技术措施、投以资金保障、统筹合理规划,共同缓解水资源问题各城市发挥各自的作用。

[1]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

[2]徐振强.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申报策略研究与能力建设建议[J].建设科技,2015(3).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水资源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海绵是植物吗?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